天赋异禀,南京交通逻辑有多强?

理论上南京的地形在交通层面非常有优势,它整体是一个被山脉包围的小平原,而山与山之间的缺口就成为城市向外蔓延的条状带,因此实际上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出现非常臃肿的,一环套一环摊大饼模式的城市模式,个人觉得南京在交通层面具备天赋异禀的实力。但目前南京构建的交通系统却不太理想,最大的问题或许就出在环线逻辑上。

如果南京是一座没有山脉,没有长江的城市,那么环线的布置实际上不需要太多考究,但南京偏偏是一座各种地形要素都较为丰富的城市,平原虽有,但不够大,实际上也不够整体,因此如果南京想要构建核心环线系统,就需要更为考究的布局。

01 环城墙

以现代人的眼光往回倒30年,如果南京想要构建一条环线,较为理性且长远的做法应该是以围合的山体和长江为边界,取较为中心的点,大概是老城南中华门偏东双桥门立交一带的位置,建一条穿过老主城但并不仅仅只框住老主城的环线。

而外绕的部分实际上更好的覆盖如今重点发展的河西、南站以及南部新城等,如果南京的内环是这个范围,江南三大中心的联动将变得非常高效且直接。而后在这个圈之外再构建的环线也能向南、向东更多地覆盖江宁的区域。

以此形成1环、2环、3环的基本城市框架逻辑,各版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更加协调。从江南的角度来说,这不仅是更为合理的布置方案,也更能够发挥南京各核心区域功能协调的优势。而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延伸向外的快速通道系统,即可实现快速路网对于全市区域的广域覆盖。

至于江北,虽然大家常常诟病其纵深较短,但实际上在交通层面个人认为这反而是有优势的,因为地形同样也限制了江北的蔓延式扩张,使其不得不成为条状的城市带,而条状城市带天然不需要所谓环线系统,平行方向上多拉几条快速路即可实现对于区域内大部分板块的覆盖,当然如果想在江北构建一条小环线也是可以的。

江南玩江南的环线+放射性交通模式,江北玩江北的条状交通模式,之间通过过江通道对接即可,同时也可以组成一个跨江的环线,可以说南京的交通存在天赋异禀的原始优势。

02 比例不协调

而现实层面南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仅仅聚焦于城墙之内的老主城,甚至在明城墙的内部构建了一条环线,这基本决定了南京以老主城为绝对中心的交通结构。而这样的交通结构实际上与后期南京规划的多中心格局存在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南京多中心发展这么多年,但在心理层面大家依然跳不出老主城框架的原因之一。

同时部分路线紧贴城墙,不仅限制较多,实际上也破坏了城墙与秦淮河之间的空间联系,即使后来改成隧道。

虽然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内环确实也比较实际,符合当时的需要,但长远性确实考虑不足。哪怕当年根本没有所谓河西或者南部新城的概念,但未来总有一天南京需要越过城墙,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城市的发展,我相信即使在20年前,规划层面也应该是一个基本共识,而现实情况是南京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城墙框住了手脚,想象力也被限制住了。

在老城内部构建环线主要的问题是空间以及既有建筑、山体以及湖泊等方面的限制,一方面道路规格不够,另一方面太多太多的妥协,互通上存在的缺陷有很多,这就更加限制了内环的实际发挥。严格来说现有的内环是一个存在较多缺陷的内环,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南京内部资源流动的瓶颈。

而以这个基础,构建出来更加外侧的绕城,注定了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尤其是南北比例方面。当然如今在快速路层面已经基本没有解决的可能,后期唯有通过地铁系统进行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南京   交通   条状   内环   江南   环线   城墙   江北   天赋   层面   逻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