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研究报告:手机进入高端化新阶段,造车稳步推进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崔世峰、于伯韬)

一、疫后拐点终现,长期看手机业务全球扩张及 ASP 提升

高端机市场率先回暖,中低端手机大规模换机潮或将在 23H2 发生

市场整体弱复苏,23Q1 各地区销售额达到最大降幅,23Q2-Q3 环比回升。根据 IDC,全球手机出货在 22Q3 后出现了连续下滑,22Q3、22Q4 分别出货 3.10、3.10 万部,23Q1 为最低点,出货 2.76 亿部;23Q2、 23Q3 出现环比回升,分别出货 2.79 及 3.07 亿部。23H2 国内手机市场的复苏主要由新机周期拉动,随着主要 安卓厂商库存恢复至正常水位,各品牌旗舰主力机型带动了新机购买需求,中高端市场增速高于中低端市场; 海外方面,目前主要以各品牌中低端机型的清库动作为主。 刚性的换机需求支撑下,中低端手机大规模换机潮或将在 23H2 发生。因 2023H1 各市场均出现了出货及 销售额大幅下跌而 ASP 同比大幅增长的情况,指示环比回暖主要靠中高端机型拉动,其中苹果单一品牌发货 期波动影响作用最明显(23Q1 因供应链导致的 iphone14 系列高端机型发货后延);23H2 各品牌旗舰机带有 AI 功能、钛金属等创新卖点,加上华为手机强势回归,带动了四季度中高端手机的出货增长,而中低端机型 的换机大潮还未到来。因上次换机大潮发生在 2021H2,随着中低端手机电子器件逼近老化失效的临界点,我 们认为在大规模换机潮或将在 23H2 发生。

海外分地区看,中东非尤其是非洲功能机仍具规模,智能手机渗透率有提升空间;亚洲、欧洲市场触底反 弹,降幅明显收窄;北美市场继续低迷。根据 IDC,2023Q2 各地区分别基本达到近两年的同比最大跌幅,美国、 西欧、亚洲、中东非、其他手机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 31%、29%、22%、8%、22%。23Q2 西欧销售额同比持平, 主要因 22Q2 同样为低基数;亚洲地区销售额同比持平,细分市场增速分化,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市场增速均 回到+-1%区间,其他地区依然下滑了 9%。中东非手机销售额转正至增长 8%,其中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均实现 了正增长。


从收入贡献的绝对值看,以 23Q2 的增速对全年增速线性外推,各个市场中销售额净增长最多的是印度, 2023/2024 预计贡献 32 亿/34 亿美元的销售额增量;其次是中东非,2023/2024 预计贡献 26 亿/28 亿美元的销售 额增量,可见明年至后年印度、非洲依然是品牌方以中低价位机型竞争的主要市场。

分析 ASP 走势,(1)短期内(季度维度)ASP 波动与新机发售周期密切相关;(2)长期看,参考 成熟市场美国,美国的手机售价不断增长,说明由供给驱动的 ASP 提升还有巨大空间。根据 IDC,2022 年全球手机 ASP 为 415 美元,其中美国市场 ASP 高达 733 美元(iPhone 的出货占比长期超过 50%),其 次是西欧、日本,达到 588、571 美元;中国市场 ASP 小幅超过全球平均值,达到 446 美元;剩余地区中 印度、亚洲其他地区、中东非的 ASP 较低,分别为 223、288、228 美元。

计算全球及分地区增速,全球 ASP CAGR 为 5%,在过去的 8 年中仅有 2019 年负增长。2017-2018 年 ASP 高速增长主要因为苹果推出的 iPhoneX 系列大幅拉高高端机型出货占比及平均售价,加上智能手机整体快速升 级、各品牌差异化竞争,进入中高端机百花齐放时期;2021 年的 ASP 增长则主要由于手机出货的价格结构变 化,高端机出货占比提升,中低端增长乏力导致。以此分析,因搭载 8gen3 的旗舰机均无明显提价,2024 年 中低端手机大规模换机发生后短期 ASP 承压,长期来看,我们预估行业整体 ASP 将保持 5%的年化增速。

小米手机:海外渗透率提升、国内高端化推进

梳理小米手机历史出货量:2020-2021 为出货最高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1)中低端手机在海外市场渗透 率高速增长(主要是印度、东南亚、西欧及欧洲其他地区、中东非等),同时一定程度稀释了 ASP;(2)在西 欧市场吸收了华为的份额,也获得了一定的增量。 2022 以来出货量逐渐下滑,主要因为(1)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公司在中国、印度、西欧、其他市场均有 不同幅度的收缩;(2)印度市场因监管不确定因素转向谨慎经营,出货量份额下滑。

从渗透率看,小米整体渗透率稳中有升,随着竞争逐渐充分,各地市场份逐渐趋同。中东非、其他地区出 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印度的渗透率则经历了连续下滑,原因是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运营在经历了高速扩张—— 监管介入——谨慎经营几个阶段,规模趋于稳定,公司 Redmi、Poco 等手机品牌以性价比为卖点,在印度已形 成了较好的用户基础,随着产品更新迭代,出货量占比有望企稳回升。

小米手机的 ASP 基本随全球手机 ASP 的增长同步提升,近两年国内 ASP 增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 (1)国内高端化取得成效,数字系列自小米 10 开始宣布高端化战略后,逐步国内 ASP 增速超过行业整体增速; (2)海外整体低端手机高速扩张、占领市场,ASP 增速低于行业整体(印度市场尤为明显)。国内和海外对 ASP 增速的影响互相抵消,预计未来小米全球 ASP 增速与行业整体持平(2015-2022 CAGR=5%)。


大陆市场:双品牌策略,旗舰机拉动 ASP 提升

双品牌策略:小米在中国市场实行双品牌策略,Redmi 红米主打性价比;Mi 小米主打高端科技与品牌化, 下分数字系列、折叠屏 Mix 系列与时尚机型 Civi 系列。 (1)红米方面,体量预估在小米国内手机总出货量中占比约 2/3,ASP 与利润率偏低,出货量与宏观经济、 手机需求大盘、换机周期强相关。同时,红米系列也是小米打开海外市场的核心系列(小米海外品牌主要有红 米、Pico,偏高端的小米系列海外主要销往西欧)。 (2)小米方面,出货体量占比约 1/3(根据公司披露小米 4-5k 价位段产品国内占比 24%估算),出货量与 创新卖点、前代口碑、营销策略等因素强相关,更考验产品作为旗舰机的综合素质与差异化竞争能力,受手机 大盘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小米数字系列在 12 系列后对 sku 进行了简化,目前每年更新的型号有数字系列、 Pro、Ultra。小米旗舰系列对公司整体手机 ASP 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拉升作用,根据官方披露数据,2023H1,在 国内小米系列的出货拉动下,大陆地区 ASP 同比增长了 18%。

小米数字系列历史沿革:小米最基础的数字系列 2017 年产品开始逐步提价,2019 年与红米品牌分离后专 注高端化;11 系列部分型号的烧主板问题影响了后续部分型号的出货量;12、13、14 系列进行了更严格的产品 把控,同时软硬件自研程度提升,从参数导向到体验导向。14 系列往后全面对标 iphone,在摄像、外壳、软件 系统等方面更加精细打磨,逐渐积累了正向评价,14 系列发售后首周(双十一期间)销售数量超过 100 万台, 大幅好于 13 系列的首销数据,反映了数字系列品牌化战略的成功推进。

对截至 2023 年 11 月在售系列产品整理,国内主力机型是红米 note、红米 k 系列、小米数字系列;civi 和折 叠屏 Mix fold 占比较少。红米系列销量参考依据包括:(1)截至 2022 年 2 月,红米 k40 全系列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2)截至 2023 年 2 月红米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 3.2 亿台;(3)截至 2023 年 9 月红米 note 系列全 球销量突破 3.38 亿台;(4)截至 2023 年 11 月红米品牌全球销量突破 10 亿台。

海外市场:打入运营商系统及线上渠道,因地制宜提升占有率

海外主要产品是 Redmi 和 POCO。(1)小米的子品牌 POCO 于 2018 年 8 月首次亮相,第一款手机为 Pocophone F1。POCO 大部分 sku 与小米其他型号相似,比如 POCO M2 Pro 是 Redmi Note 9 Pro 重命名版, POCO C3 是重新包装的 Redmi 9C,POCO X2 是 Redmi K30 的重命名版。(2)Redmi 红米与国内在售版本相 同,但新品发售时间晚于国内。

公司 2023 年西欧份额稳固,印度份额有望触底回升,拉美东南亚等成为重点扩张地区。(1)欧洲市场, 小米出货占比接近 20%,是目前占比最高的市场。小米进入欧洲市场时间较早,并进行了运营商与线上渠道两 方面较为全面的布局,线下运营商渠道方面:2018 年 5 月与香港长江和记组建全球策略联盟,长江和记将在全 球超 17700 家零售及电讯店销售小米产品;另一方面,小米加强其他欧洲头部运营商的布局,比如与法国四大 电信运营商 Orange、SFR、Bouygues、Free 达成手机销售协议。其他线下及线上渠道方面,小米则与 Ingram Micro 和阿里旗下的全球速卖通合作进行线上营销,而亚马逊、家乐福、MediaMarkt、以及 Phone House 等商家也为小 米提供线上或线下购买渠道。(2)印度市场:相对于小米而言,印度市场与中国早期市场高度相似。小米在印 度从线上渠道起步(Flipkart 和亚马逊占据了 90%的份额),以线上为阵地,向线下延伸,从而打破三星常年身居 第一的局面。同时公司响应印度政府号召设立本地工厂满足供应链;(3)中东非市场:三星、传音进入时间较 早,小米入局较晚,目前小米主要的在售系列是 Poco 和 Redmi,销售策略以线上线下结合、性价比模式为主。 在非洲市场小米的渗透率依然较低,当地功能机还占有一定比例,而传音在当地更具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小 米在当地主攻高端市场。(4)拉美市场:电信运营商是当地分销渠道的主导力量。小米进入拉美的时间较晚, 目前还在高速扩张阶段,采用的模式是进入运营商渠道+建厂。以阿根廷为例,2021 年 6 月,中国商务部发布消 息,小米和阿根廷本地公司 Etercor-Solnik 达成合作协议,正式登陆阿根廷市场,计划首先对阿出口智能手机, 并探讨在阿本地投入生产。Etercor 公司首批将进口 10 万部 Redmi Note10 5G 机型,并通过其数字化销售渠道为 本地消费者提供较其他品牌更有竞争力的手机价格。

二、从商业延展到平台建设,打造全球最大消费级 IoT 平台

(一)从小米产业投资思路,看公司自上而下把控业务发展

以 AIoT 业务为主线,不断向外围行业延伸。观察小米的投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小米始终尝试通过投资 构建 AIoT 生态圈。小米在智能硬件行业的投资的公司大多是小米物联网体系中的一环。例如,以智能手环为核 心业务的华米科技,主攻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的绿米联创。同时,小米在许多细分领域中的投资业也主要是为了 扩大自己 AIoT 体系的覆盖面。可以说上游前瞻性的布局不仅是商业化的延展,更是代表了公司未来增长的空 间。例如,结合农业和智能硬件的科技公司花花草草、应用 AI 技术进行口语练习的才博教育。小米致力于扩大 在 AIoT 领域的覆盖面,使得投资有层次性。


布局思路:围绕公司业务上下游行业,随着业务变化调整投资决策。2016 至 2018 年,小米不断增加对电 子商务行业的投资,使小米能更好地贯彻自己线上销售为主的思路。包含了家具,母婴产品等各个细分行业的 电商平台,可以保证小米物联网体系的各类产品都有合适的销售渠道,也让小米海外销售更有保障。在 2019 至 2021 年,小米逐渐意识到芯片,电池等原材料的重要性,不断追加在先进制造行业的投资,形成良好的联动效 应。小米能保障产品从供应到销售的稳定,被投资企业也能得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数据显示,小米的投资遍布 了 21 个行业。从投资互联网公司,到现在不断加码汽车交通行业,小米集团的投资始终是以自身的业务为根本。 产品研发早期需要互联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2021 年启动的小米汽车计划需要汽车行业公司的先进经验。小米 集团的投资大多是为了助力自身业务的开展,进而使被投资企业搭上小米集团的“顺风车”,实现投资的增值。

2016 年前投资概况:投资历史悠久,早期偏好文娱与智能硬件行业

投资开始时间早,投资行业逐渐增加。小米集团的投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5 年雷军名下顺为创业对欢 聚时代的投资。14 年之前,小米集团主要投资各领域的新兴互联网公司。在天使轮便投资了 UC 优视,宝宝巴 士和欢聚时代等日后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互联网公司。从 14 年开始,小米集团名下各类资金的年投资记 录便维持在 70 笔以上,开始进行稳定的战略投资活动。2015 年,小米集团的投资领域明显增多,从 2014 年的 13 个行业增加到了 2015 年的 18 个行业。小米对自己的物联网外围行业进行了拓展,投资了汽车交通和农业等 细分领域的公司,为构建全面覆盖的物联网体系做准备。 聚焦文娱与智能硬件行业,主要在早期轮次投资。根据 2016 年小米的投资行业分布图可以看出,以游戏和 文娱传媒为代表的文娱产业总共占了投资行业比例的 22%。在手机游戏与视频软件发展的黄金时期,小米集团 投资设立了米乐互动,双米互动等游戏公司,并对优酷投资了 1000 万美元。小米集团还进行了几笔重要的战略 投资,投资设立了华米科技,云米科技,创米科技和紫米。这使得小米的投资记录中智能硬件领域占比高达 18%。 这些公司也为小米打造的万物智联体系奠定了基础。小米的投资轮次 77%集中在 A 轮与天使轮,更倾向于在公 司起步阶段投资。

早期投资成功案例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小米在 2016 年前投资成功案例集中在一些互联网企业,投资金额也 大多在一亿人民币以上。同时,小米的早期投资也有较高成功比例,市值前十的企业中有 4 家是在 A 轮就进行 了投资。

2016 至 2018 年投资概况:投资行业更加集中,初步构建 AIoT 体系

投资行业更加集中。相较于早期摸索阶段的广撒网,小米集团在 2016 至 2018 年始终保持着对智能硬件, 电子商务与企业服务这三个行业的高投资,投资思路更加明确。投资轮次仍然集中在 A 轮与天使轮。

继续扩大对智能硬件行业的投资,致力于构建 IoT 体系。小米始终保持在智能硬件行业 20%以上的投资比 例,投资的企业在细分领域中包括智能家电,摄影器材和智能手表等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场景。小米不断拓宽着 物联网体系包含的产品。小米投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也包含许多手机的配套及拓展业务等,如充电宝领域的怪兽充电以及定位电竞手机的黑鲨科技。小米在早期天使轮就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投资,并通过追加投资和技术赋能 的方式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

加大对电子商务行业投资,完善产品下游生态。这三年里小米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相较之前有明显的提 升,投资比例逐渐提高到 10%以上。投资的企业基本都与小米产品的回收与销售相关。例如,2016 与 2017 年 都增加了对 ToBox 公司的投资。该公司是一家出口电商企业,可以通过 ToBox 平台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海外消费 者,很好地满足了小米集团开展海外业务的需要。2018 年则投资了 Meesho,该公司有效地促进了小米在印度的 大火。2018 年小米投资了闪回收,该公司专注于手机后市场的智能回收及再生循环利用。这些投资都使得小米 产品在销售与售后处理方面更加从容。

增加对企业服务行业的投资,拓展 AI 应用场景。从 2016 年至 2018 年, 小米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比例 从 5%增加到 13%。这些公司大多运用人工智能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机器听觉人工智能公司大象声科,借助 互联网科技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慧算账。小米集团通过投资积累 AI 技术,使 AI 能应用于更多领域。

2019 至 2021 年投资概况:随业务调整加大对先进制造行业投资

AIoT 总体思路不变,战略投资增加。从 2019 年至 2021 年,小米在 AIoT 领域的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 30%以 上,该领域的代表行业包括以智能硬件为代表的 IoT 体系,以及以企业服务为代表的 AI 应用。其余行业包括文 娱传媒与金融等,在这些行业中投资的公司也大多涉及 AIoT 的具体应用。例如,投资的次世文化传媒是一家虚 拟人生态公司,布局了细分领域的虚拟人 IP 矩阵,就是 AI 在 VR 领域的具体应用。这种投资倾向表明小米的 AIoT 总体投资思路并未改变。同时,战略投资成为小米投资的主要方式,占比达 27%,更加注重投资与公司发 展的结合。


增加对先进制造行业投资,补足公司上游供应链。在 2019 年,小米在先进制造行业的投资比例从上一年的9%提高至 20%,之后始终保持着对先进制造行业的高投资。投资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半导体与锂电池等细分行业。 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 2018 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的制裁以及芯片的短缺使得小米开始重视上 游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二)推进 IoT 平台化及开源战略(2023-)

全球 IoT 市场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 13%的双位数增长势头,公司 IoT 从商业化投资延展向平台建 设过渡。根据 2023 年 11 月小米 IoT 大会公布的数据,目前北美的智能化渗透率已经达到 45%,全球 IoT 市场 未来 5 年 CAGR 预计为 13%。对国内设备企业来说,从 0 到 1 的智能化成本高,小米 IoT 生态伙伴开放计划 旨在帮助厂商们轻松实现设备智能化,同时,借助小米 IoT 平台,把多个设备连接,可以轻松实现协作联动。 小米以手机作为 IoT 交互中枢,对厂商进行平台与技术赋能,有望推动行业有专业化分工、产生集群效益。目 前小米 IoT 合作伙伴已超过 9000 家,公司表示小米澎湃 OS 系统为未来百亿连接做好了互联的公有底座。

小米 IoT 平台接入设备数量及场景覆盖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已达 6.55 亿台,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引领行业:小米电视中国第一、印度第一;小米智能 音箱全渠道份额超 40%,稳居行业第一;小米家用路由器销量累计全球前三等。同时小米 IoT 是目前覆盖品类 最全的生态系统,拥有 200+大类智能家电,实现覆盖 95%以上的生活场景,目前已经合作的知名品牌包括松 下、宜家等。

Vela 系统开源,8KB 内存即可运行,支持跨端快应用。Vela 是小米打造的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亮点包括功能高度可裁剪、代码易复用、提供丰富的 OS 组件。Vela 适配多种不同硬件规格的产品,最小系统仅需 8KB 内存,CPU 主频不限,适配任意 SoC 多核架构,支持柔性部署。生态伙伴大会上,小米宣布开源 Vela 系统单独开源,未来将陆续添加澎湃 OS 的部分功能。对比其他系统,Vela 平台的优势包括:(1)完整度高, 沉淀共性需求,降低了厂商的研发成本;(2)支持柔性化部署,降低软件迁移难度;(3)支持生态快速接入; (4)安全智能,高安全并支持 AI 部署;(5)开发者友好,工具丰富、开发便捷。

三、新能源车有望成为小米全新的长期增长点

在新势力不断崛起的当下,小米跨界造车引众议。本章我们试图通过对小米造车在资源禀赋和资源储备上 的积累进行讨论,探究小米造车成功的可能性。最终我们认为小米造车极具禀赋,在资金、人才、技术层面以 及供应链把控、营销经验与大量米粉为支撑的客户积累上早已做足充分准备,进军造车领域优势明显。回看公 司手机业务的发展,小米从产品定位到供应链把控再到品控以及营销上的经验均将成为造车成功的保障。新能 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行业处于百花齐放的开创期,而储备完善的小米必将是行业的有力竞争者。综合 来看,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踩对了产业发展初期的天时,掌握了优质资源禀赋的地利,有着充足人才团 队和粉丝群体的人和,跨界造车将不是空谈理想,有望成为小米全新的长期增长点。

(一)小米汽车目标与展望:构造完整产业链,2024 年实现全面量产

中端车型是市场消费主力。特斯拉销量持续领先,其 MODEL Y 与 MODEL 3 是 25-35 万市场绝对主力。 MODEL Y 是特斯拉推出的中档 SUV,国内 22 年 Q1 价格维持在 30 万元上下。MODEL 3 为中档轿车,价格维 持在 25 万元上下。特斯拉依靠其独特高品牌价值,优秀的产品性能,销量稳居前列,第一季度 MODEL Y 月均 销量达到 24973 台,MODEL 3 的月均销量达到 11421 台。蔚来汽车持续发力,站稳 35 万元以上市场。蔚来汽 车 22 年 1 季度多款高端车型月均销量破千,包括 ES6、EC6、ES8,其中蔚来 ES6 月均销量达到 4567 台,高端 SUV 市场仅次于特斯拉 MODEL Y。首席执行官李斌曾多次公开称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是 BBA(宝马、奔驰、 奥迪)。2021 年 5 月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公司披露其平均售价超过 43 万元,超过宝马、奥迪。优秀的 销量成绩足以证明其高端化品牌的定位已经得到市场承认。比亚迪主打产品性价比,新能源品牌塑造较为成功。 凭借产品硬实力和优秀的产品外观,汉 EV 稳坐中端市场 top3,22 年一季度月均销量达 11467 台,价格维持在 22 万元上下。除此之外,比亚迪在 20 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有多款热销车型。其中海豚以 9872 台的月均销量 位于 10 万-20 万元挡位第一名,秦、宋、元也有月均数千台的优秀成绩。小鹏 P7 持续火热,销量维持高位水 平。小鹏 P7 凭借均衡的性能与宽敞的空间,得到消费者的追捧,22 年一季度月均销量达到 6484 台,价格与比 亚迪汉相仿,价格在 22 万元上下。


小米汽车未来推出的首款汽车预计将定位中端市场。在直播发布会中,雷军表示小米的第一款汽车或将定 位中端。通过与各大电动汽车厂商的最新款电动汽车价格对比可以看出,更多车型选择受众面及市场空间更大 的终端市场。小米或将入局成为该市场有利竞争者。

预计 2024 年上半年量产,上市第一年期待万级别销量。根据小米集团披露的计划,小米汽车将首款量产车 的推出时间定在 2024 年,此后三年还要保持每年一款推新节奏。从目前电动汽车销售状况来看,小米的目标销 量将对标主流厂商。同时,相较于华为汽车 2022 年 3 万的销量目标,小米汽车具备一教高下的实力。 小米致力于打造完整汽车产业链,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覆盖。研发方面,小米汽车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的收购,展现自己打造完整产业链并实现自主研发的决心。小米汽车已在北京设立制造基地,为后续量产提 供坚实的生产保障。销售方面,小米集团明确表示小米的官方平台“小米之家”将为小米汽车的销售提供支持。 这意味着,未来小米汽车可能采用与特斯拉类似的线上销售模式,同时,结合小米之家的线下推广能力,实现 全触点覆盖。

(二)小米造车资源禀赋与储备

(1)资金准备:为了造车,雷军作出 "首期投入 100 亿元,未来十年持续投入 100 亿美元" 的承诺。2021 年 9 月 1 日的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的注册资金高达 100 亿元。与之前各品牌的研发投入相比,小米的 首期投入便达到了许多公司至今的总研发投入,小米的投入应该足以满足小米汽车的开发需求。

(2)人才储备:2021 年 6 月,小米在官网上发布了超声波雷达算法、激光点云算法、高级惯导算法等诸 多岗位。截至 2022 年 4 月,小米组建的研发团队已超过 1000 人,为小米汽车的研发注入了新动力。同时,小 米内部也会为小米汽车提供人才支持,最直接的表现是小米未来将对汽车业务进行人才和技术输送。小米手机 部总裁曾学忠表示,小米手机部正在与汽车团队进行每月一次的多维度技术交流,涉及电池、影像、软件、供 应链团队。在与其他公司研发团队的人数对比中,小米汽车的研发团队仍然规模较小,后续规模应该会进一步 扩大。小米集团其他部门已有的人才储备可能会成为早期研发的依仗。

(3)技术储备:在其正式宣布进军智能汽车领域之前,小米已经自行研发已超 5 年以上,并积累了 186 件 汽车相关专利,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电动汽车等。但专利数量对比百度和华为仍然较少。在 2015 年,小米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峰值 44 件,其中有 22 件获得授权。小米的现有汽车专利也大多分布在智能汽 车领域。

(4)投资与合作储备:小米以战略投资加资源赋能的方式成功打造自家汽车生态链。从 2021 年 3 月官宣 造车以来,小米及雷军的相关投资机构已先后投资数十家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涵盖智能驾驶、芯片、动力电池 等领域。从 2021 年小米投资记录可以看出,小米在这些领域布局了多家公司且投资金额大多在数亿人民币,投 资方式也包括从天使轮到 IPO 上市后投资等多种形式。这些投资将助力小米汽车的发展。 同时,雷军不仅是蔚来汽车的第一位投资人,名下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分别参与了小鹏汽车的 A1 轮和 C 轮融资。这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先行者在未来也可能成为小米的合作伙伴。

(5)客户储备:庞大的粉丝基础也是小米汽车的优势之一。在官宣造车的发布会开始前,雷军在微博中做了简 单的用户调查,有近 2 万人参与,同时 1.2 万人选择在未来会使用小米电动汽车,说明小米汽车存在许多潜在 消费者。小米集团其他产品带来的客户积累将会成为小米汽车未来销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三星   小米   手机   销量   稳步   新阶段   领域   集团   系列   行业   汽车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