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发|琅勃拉邦的寺庙与和尚-老挝游记之一

琅勃拉邦的寺庙与和尚

——老挝游记之一

作者 张崇发

11月23日下午6点(越南时间),我们离开柬埔寨吴哥,飞机航行一小时后,来到了老挝琅勃拉邦市。

过去我并不知道,琅勃拉邦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距离老挝首都万象大约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上网查资料,才知道: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老挝的地接社导游阿坤(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人)告诉我们:琅勃拉邦民风纯朴,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没有过分商业化的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是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的确如此,与我们同机飞来的游客,几乎全是蓝眼睛、黄头发的欧美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亚洲人只有几十个。这些洋人,要在琅勃拉邦休闲度假,自由活动。而我们,只能按照规定行程,走马观花,拍拍照,匆匆来去。

阿坤还告诉我们,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

中国游客到琅勃拉邦旅游,主要是参观古老的寺庙,并了解全市2万多人口中200多和尚的生活。

阿坤说, 在老挝,每一个男子一生中都要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因此,家里贫穷的,早早就把孩子送到寺院里。所以,寺庙里小和尚特别多。

老百姓用施舍的方式,养着这200多僧人。寺庙的和尚每天只吃2顿饭,过午不食。平日的饮食,来自每天早上沿街化斋,他们不能用寺庙内信徒捐赠的钱。

于是,每天清晨200多名和尚沿街化缘,就成了这里的一大奇特景观,延续了一千多年。

11月25日,我们终于看到了和尚沿街化缘的民俗景观。

这天早晨5点,在朦胧的晨曦里,等待布施的男女信徒们就沿街排列开来,有的坐在小凳上,有的席地而坐,等待各寺庙的和尚排着队到来。

6点,和尚们10多个人排成一队,赤脚走到信徒们面前,信徒们便把糯米饭、粽子等食物依次献给和尚们。

桔黄色的袈裟,在晨曦中飘动,太阳出来后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和尚们与琅勃拉邦人的千年风俗,映照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

到老挝旅游,参观这个“僧侣化斋”特色民俗,是非常有趣的。

早晨在晨雾中(当地时间约5点半),我们从宾馆赶到施舍的街道,等候和尚们出来。如果有兴趣,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即买一份食品(有商店卖的带包装的食品袋,也有挑着担子卖的糯米饭),坐到施舍的人群中。

我们旅游团有2个女团员参加了施舍。一个72岁,身患癌症,希望寺庙的佛保佑自己健康。一个62岁,女儿属于高龄产妇,希望佛保佑女儿生孩子顺利。

商店借给买食品参加施舍的顾客一条带子,作为标记

我们的团员在等待和尚的到来

我们其他9个团员和1个领队小王,跑前跑后选位置、找角度,抓拍僧侣化斋的照片和视频。

领队小王对摄影有点研究,作品曾经获过奖,这次,她又抓拍了2张画面别致的片子。一个是5、6岁小男孩施舍,再一个是一只狗狗来到化斋现场。

这两张片子,我认为寓义深刻,就给她分别命名《妈妈的心意》、《香飘四野》。《妈妈的心意》,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孩子在施舍,实际上是妈妈让孩子代替自己施舍。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寺院健康成长,更希望没有到寺院去的幼子,知道哥哥出家的艰难。《香飘四野》的画面,表现的是食品的香味在空气中飘荡,把狗狗都吸引过来了。说明施舍的食品,不是剩饭剩菜,而是精心制作的。这张照片,可以打消一些人对施舍饭食的怀疑。

《妈妈的心意》 王文军 摄

《香飘四野》 王文军 摄

24日、25日,我们先后参观了琅勃拉邦的香通寺、玛诺隆寺等几个东南亚名寺。

香通古寺以其构筑别致、陈设堂皇、宏伟的大殿、玲珑的佛塔以及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镶嵌而闻名于世。

在寺庙里,我们遇到几个僧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反映出寺庙的一些状态。你看,两个僧人与老师学习英语,一个僧人在劳动(推车),一个在大殿外睡觉,一个接受我们的馈赠。

出了寺庙,我们又遇到一个打伞的小和尚,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一句歇后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于是,我们追着抢拍,想得到一幅别致的艺术照。但小和尚不配合,他把伞拉下来,盖住了脸。

寺庙离南康河很近。在南康河边,我还遇到一个小和尚,正与一个西洋老头用英语交谈。我很惊奇:这个小和尚的英语,已达到与洋人对话的水平!便站在他们旁边,边拍照,边听他们说话。

西洋老头走后,我坐在小和尚身边。他竟用汉语问我:“你,北京?”

我就开始与他交流。我写了中国、北京、你好、中文、英文等词组,他全不认识,说明他只会几句汉语,不认识汉字。

于是,我叫来领队王文军,用英语与小和尚交谈。小和尚说,他喜欢中文,要学习中文,但没有人民币买中文书,要求我们施舍。小王和我老伴,立即给了他30元人民币。

我还把我写的中文,让小王用英语标注,交给小和尚,让他先认识这几个词组。

这温馨而别致的一幕,让我想到:中外文化交流,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兑现。每个到海外旅游的中华儿女,如果人人头脑中有传播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观念,到了异国,就会大量地出现类似的一幕。

参观完寺庙,我深深感到,走进琅勃拉邦,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从寺庙的建设,我知道这里曾经是老挝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从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到老挝王国,国王的御座均设立在此。

现在,这座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已成为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一座又一座的的古建筑被宁静的自然景色包围着。

整个城市被群山环绕,城市中郁郁葱葱的树木,依稀掩映着寺庙、佛塔,还有平凡的住家,这一切都使琅勃拉邦的空气中充满了平和而又迷人的气息。

回到北京,我翻阅了一些史料,得知早在2千年前,琅勃拉邦市就是一个老挝部落的都城,当时称孟沙瓦,意为“王都”,8世纪中叶,坤洛建立澜沧国(亦译为南掌国),即定孟沙瓦为王都,并易名香通,意为“金城”。

相传,14世纪50年代(一说为13世纪),当时的国王得其岳父柬埔寨国王所赠的一尊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意为“薄金佛”),并把这尊佛像视为“王国的保护者”,作为国宝珍藏在市内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1560年,塞塔提拉王迁都万象后,将勃拉邦佛留在旧都作为镇城之宝,该城也由此更名为琅勃拉邦,意为“勃拉邦佛之都”。

时至今日,这座金佛仍供奉在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

琅勃拉邦大多数的旅游景点,都集中于湄公河与南康河之间半岛上的老城区里。

耸立于市中心的浦西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标。

25日上午,我们登上浦西山,俯瞰了琅勃拉邦全城的景色。

湄公河与南康河在这里交汇,绿树覆盖了全城。

我一边拍景一边思索:这原生态的景色多美啊,在我国,目前还能找到多少这样美的小城?我们藏在深山中的一座座古寺,环境虽美,有多少僧人的心灵能像老挝僧人这样纯净?

撰文:张崇发

照片:张崇发、王文军、李 兰

制作:张崇发

作者简介:张崇发,1945年生,原北京军区《战友报》、宣传部专职新闻干部,转业后在《中国引进报》工作10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老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获得者,主任记者,国家一级编剧,资深旅游文化研究人员,从事新闻写作20年,从事旅游文化研究20年,出版《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上下册)、《中华名胜古迹传说》(上下册)、《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等书20多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老挝   湄公河   南康   寺庙   小王   和尚   王国   沿街   僧人   英语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