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发生空难时,航空公司宁可赔掉几十亿,也不许乘客跳伞逃生?

文 |古轩说史

编辑 | 古轩说史[如花]



发生航空事故时,为啥航空公司宁愿冒着赔偿天价的危险也不愿意乘客自己跳伞逃生呢?

01

最安全也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

飞机作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每百万次航班中仅有一次事故发生,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令人悲痛的飞行意外,它们往往带来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飞行中我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机械故障、天气原因、导航错误、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危险导致空难。

当飞机遇到风暴、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可能会出现颠簸、剧烈震荡等情况,这就需要乘客积极配合乘务人员和机组人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飞行安全。

尽管飞机出现事故的概率很低,但每当他出现事故时,他的致死率可是非常高的,属于不出事不要紧,一出事要人命的类型。

于是人们也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降低飞机出现事故的概率,以及出现事故时所带来的损失。

于是就有人想既然是在天上出现的事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降落伞啊,那这个方法到底行得通吗?

02

跳伞逃生可行不通

跳伞逃生看似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重重障碍。

首要问题就是跳伞的生还率。

尽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汶川地震时的空降兵15勇士,他们在4999米高空完成了跳伞任务并成功生还,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幸免于难。

事实上跳伞作为一项高风险运动,需要专业的训练和装备,才能确保在复杂的高空环境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而对于普通乘客来说,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更没有跳伞经验,因此,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跳伞逃生,无疑是对生命的漠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跳伞的难度。

客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外存在巨大的压强差,这使得舱门很难被打开。此外,由于高空的低温和低压环境,人体的生理机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个时候人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静脉曲张、头晕等症状无疑会增加了跳伞的难度。

在跳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由落体、气流旋转等现象,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也要心惊胆颤,更不用说普通乘客了。让乘客在客机上进行跳伞逃生,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要考虑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

一旦发生空难,乘客可能会陷入恐慌状态,争相逃离飞机。在这种情况下,让乘客有条不紊地进行跳伞逃生是不可能的。

飞机的机舱门数量有限,如果所有人都试图通过这几个门离开飞机,势必会导致乘客之间的混乱和拥堵。

而且客机的舱室是密闭的,如果在空中随意打开舱门,可能会导致飞机内部的压力下降,从而引发更大的灾难。

如果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跳伞逃生,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挽救生命,反而可能加剧事态的严重性。

03

跳伞成本太高昂

航空公司不给乘客配备跳伞装备,除了对于让乘客自行跳伞的实际操作难度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跳伞的成本实在是太过高昂了。

一套标准的降落伞价格通常在数千到上万人民币之间,而一架飞机上通常会有200-300个座位。

这就意味着,如果为所有乘客配备降落伞,航空公司的初始投资将会达到数百万元。而这还不包括降落伞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这些额外的开支对于许多航空公司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另外降落伞的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套降落伞的重量大约在20公斤左右,而一架满载200名乘客的飞机如果为每位乘客配备降落伞,总重量将达到4000公斤。

这将使飞机的载重增加10%以上,这无疑会增加飞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从而提高运营成本。

再加上降落伞的使用也存在实际操作困难,尽管空难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事故发生,留给乘客使用降落伞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由于高度不足,降落伞可能无法完全展开导致逃生失败。而在飞机稳定飞行的高空,乘客可能没有足够的训练和经验来正确操作降落伞。

虽然为乘客配备降落伞看似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技术难题。

那我们该如何解决空难问题呢?

04

靠谁都不如靠机长

实际上这一问题一直是航空公司和工程师们思考解决的问题,乌克兰的航空工程师Tatarenko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客舱可拆分”的客机。

这一设计的原理是在飞机的任何一个阶段,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改装后的客舱就能与飞机主体分离,并自动打开降落伞,实现整体安全降落。

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就曾申请过类似的专利,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增加安全隐患。

不过,我们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飞机安全技术上,飞行员们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的专业素养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也是决定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2009年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起飞时遭遇鸟击,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失去动力。但机组人员仍然成功完成了迫降,最终150多人全部生还。

同样2018年川航机长刘传健在面对飞机风挡玻璃破裂的危急时刻,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成功地将飞机安全降落在成都。

是这些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飞行员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挽救了我们的性命。在整个事故的过程中,机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飞行技能,还要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果断做出决策。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勇敢的民航英雄,我们才能安心地乘坐飞机,跨越千山万水。

其实,航空公司也在为如何提高乘客的安全而做出努力,他们通过建立健全的适航管理制度,从基层严格去落实,确保飞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能满足安全标准。

虽然飞机失事的概率很低,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对航空安全放松警惕。那在飞机出现事故问题时,我们就袖手旁观吗?

05

我们如何自救

尽管飞机失事令人胆寒,但只要了解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我们便能降低自己遭遇不测的概率。

面对潜在的飞行风险,我们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1. 选择合适的座位:靠近紧急出口的位置通常较为安全,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逃生。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带有安全气囊的座位,可在发生意外时为您提供更好的保护。

2.认真学习安全须知:在登机前,请仔细阅读座位前的安全卡,了解紧急出口的位置和门的开启方式。

在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机组人员的安全提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3. 保持冷静并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在遭遇飞行危机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请务必按照机组人员的指示,遵循安全规定进行自救。

4. 选择合适的穿着:在飞行过程中,建议您选择舒适、透气的衣物,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尽量避免穿着过于宽松的衣服,以免在危险时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5. 留意身边的异常情况:在飞行过程中,如发现身边有人突发疾病或恐慌症等症状,请立即告知机组人员,并在必要时提供援助。

在面对危险时,我们更要让自己保持稳定的心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航空飞行体验也会越来越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空难   航空公司   乘客   可能会   降落伞   机组   事故   飞机   紧急   发生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