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消亡的5个老行当,见过3种以上,说明你已经老了

文 | 编辑:栗子

前言:从补锅匠到弹棉花,从卖货郎到绞面师,一批曾经走遍大街小巷的老行当,见证了这古老国度的点点滴滴。他们用双手传承着古老技艺,以实际行动弘扬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下面这5种老行当,看看你经历过几种!

补锅匠

多年前,在中国普通人家中,使用得最多的烹饪工具是铸铁锅。这种锅子坚韧耐用,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就容易磨损出现小洞,锅里的汤水往外漏,无法正常烹饪。

这时候百姓就需要请来一位叫“补锅匠”的手艺人,给老旧的铁锅进行修补。

补锅匠经常背着一个大挑担,担子两头分别挑着他们的活计工具和备用材料,像生铁片、小锤子等,他们济济一堂从村到村走,高喊“补锅啦,补锅啦”,用特殊技法修补破损的锅具。

补锅匠先用小锉刀把锅底磨损的部位磨平,然后在磨损处垫上一层铁屑或布,接着取出熔炉用风箱把生铁烧红,用长柄勺将液态生铁倒在破损处,最后用锤子捶打填平。

这样,老旧的铁锅就又可继续为家家户户服务了。

在物质短缺的年代,大家舍不得换掉还能补救的旧锅,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和城市边缘,更需要补锅匠的技艺。

村里的主妇们一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就知道补锅匠来了,连忙把家中的破锅拿出来修补。

小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补锅匠到来,围着他们观看锤铁的过程,被扑扑作响的火光和锤击声吸引。等补锅匠修好锅底的破洞,孩子们还跟在后面模仿他们的叫喊,一起在村里巡游。

如今提起“补锅匠”,已经成为一种久远的回忆。当今社会,人们更习惯用完即弃,很多东西坏了直接扔掉。

弹棉花

弹棉花,其实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已经懂得利用弹力将棉花松软。到了元代,有文字记载起用竹制的工具弹击棉花。

明清时期,走街串巷弹棉花谋生的“弹棉郎”出现,他们用木头自制工具,边弹唱边为路人将旧棉花打松。

改革开放后,许多弹棉花匠人南下谋生,每逢冬日便在街头用木工具为路人“旧棉花弹成新棉花”。

熟练的手艺人每敲一记,都发出悦耳的音符,寒冷的冬日,这熟悉的“嘭嘭”声,预示温暖即将到来。

随着时代发展,棉花被逐步用化纤等新材料取代,机械生产的被褥也日益普及,手工弹棉花渐趋凋敝。现今,偏远乡镇虽依稀还有弹棉花的作坊,但大多已用机械取代了手工。

也许未来某天,这响彻乡野的“嘭嘭”声,只能在记忆中回响。

弹棉花,这项古老的手艺,承载的不仅是一床蓬松的棉花,也是一代人的记忆。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也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下去。

如今,弹棉花这门手艺已然蕴含着深厚的乡愁。每每见到匠人拿起木榔头,有节奏地敲击羊肠线,身后就是一大堆蓬松的白棉花,总会勾起人们对从前时光的回忆。

谈起弹棉花,很多人一脸茫然,他们大多不曾体验过这手工艺的魅力,有人甚至问我,弹棉花不就是敲几下被子吗,有什么意思。

其实,我时常怀念起过去的冬天,怀念门前炊烟,怀念乡间小巷,更怀念那熟悉的“嘭嘭”声,它就像一首歌谣,勾起了我难以割舍的儿时记忆。

也许,弹棉花无法在今天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但它承载的,是一代人的回忆和乡愁。

钉秤

钉秤,是我国古老的计量工具,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积淀,钉秤起源甚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说大匠鲁班便已能制作精良的钉秤。

他参考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的分布,在杆秤上雕刻星宿花纹,奠定了杆秤的雏形。钉秤上精美的花纹,寓意着制秤人对天地万物的尊重与畏惧。

制作一杆好秤,匠人付出巨大心血,他们选择上好的木材,反复打磨抛光,制作秤杆,用钻头钻出无数孔眼,一根根铁丝插入,作成秤星。

其中最关键的是平衡点“定盘星”,这决定了整杆秤的精准度,一位出色的钉秤匠,能制作出使用多年依然精良的好秤。

随着时代发展,钉秤逐渐为电子秤所替代,很多钉秤匠不得不离开这门古老行当。然而他们与钉秤共度的时光并未荡然无存,那份匠心和精神已融入匠人的骨子里。

尽管历史潮流不可逆转,钉秤匠们仍在坚持自己的手艺,守着这份千年的传承。他们相信,真工匠的精神不会被岁月湮灭。

钉秤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和繁琐,需要匠人具备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选择材料便是一门学问,楠木和红木因其质地细密坚韧,是制作钉秤的上乘木材。

取得优质木材后,还需仔细检查,确认无虫蛀、裂痕等缺陷。然后经过反复打磨抛光,将木材磨制成光滑细腻的秤杆,这一过程极其漫长费力,匠人要付出极大耐心。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制作秤星环节,匠人用锋利的钻头在秤杆上钻出数以千计的小孔,再将一根根细铁丝穿入其中,逐个打造而成秤星。

每个秤星的位置都要精确计算,否则秤的准确度将大打折扣。尤其是平衡点“定盘星”的位置直接决定了整个秤的灵敏度。

制秤匠靠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调整每个秤星的位置,使整个秤达到精细的平衡。

一杆好秤制作完成后,还需进行反复校验和调试,确保秤两端能够精确地达到平衡,只有通过层层检验,才能成为称心如意的作品。

如今,电子科技飞速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衰微。钉秤匠这个行当也日渐冷清,许多匠人离开了这门古老传承。

卖货郎

每个村庄都会不定期地来一位叫货郎的小商贩,他们推着小车或背着大包袱,用拨浪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记得小时候每当听到鼓声,都会激动地跑出门去迎接货郎的到来。

货郎车上和包袱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

除了我们孩子最爱吃的各种糖果,像花米团软软糯糯,芝麻糖香喷喷,糖豆子甜丝丝,还有一种叫“糖精”的小包装糖,个个小如米粒但吃起来甜得牙酸。

我们经常拿自己找到的宝贝,比如旧布头、金蝉壳,去跟货郎换取心仪的糖果吃。货郎计算得很快,能判断我们物品的价值,告诉我们可以换取的糖果数量。

不仅我们孩子喜欢货郎,妇女们也经常买些日常需要的物品,像针线、红头绳、橡皮筋等日用针织品,还有一种叫“蛤蜊油”的万金油,装在海胆壳里,深受她们喜爱。

货郎的商品种类繁多,除了食物和针织品,还有我们玩具里经常用到的小五金件,像塑料扣环、金属弹簧、各种配件等。

有时候货郎甚至会带些简单的药品,像云南白药之类的热销产品。

虽然时代变迁,我脑海里却永远留着童年对货郎的记忆,他们远去的身影和拨浪鼓声,至今依稀可见。

绞脸

绞脸,又称开脸、揪脸,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美容技艺,这项技艺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在农村地区尤为流行。

绞脸需要一根细软的棉线,绞面师一端咬住线,两手各拿一端,将线绞成八字形,然后用线在女子脸上轻轻滚动,同时用夹拉的方式将脸上的细毛一根根拔除。

为减轻皮肤摩擦,面部先涂抹滑石粉等物质,经过10-15分钟的反复绞拉,脸部就会变得光洁无毛。

绞脸的历史相当久远,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记载,当时宫廷里就有专门的宫女负责为皇后和公主们进行绞脸。

到了宋代,绞脸已经从皇室传播到民间,成为平民妇女美容的一种方式。明清时期,绞脸更加普及,一些游方艺人和女医开始沿街边为本地女子开脸,颇受欢迎。

在中国的传统里,绞脸代表一个女子即将嫁为人妻。新娘在出嫁前一天会请资深的绞面师为她“开脸”,除去鬓角及额头的细毛,也会修饰眉形,祈求美满幸福的婚姻。

绞面师多由熟识的左邻右舍或亲戚担任,新娘也会准备红包以示回报。

绞脸需要极高的技巧,绞面师必须在不伤皮肤的情况下将面部毛发拔除。她们会用嘴轻轻叼住一端棉线,双手灵活地运用八字绞法,一次只拔一两根毛发,反复绞拉数百次才能完成。

全程要轻柔地按摩面部,帮助新娘放松,一个熟练的绞面师通常需要接受多年训练,才能掌握正确的技巧。

随着时代发展,这项手工技艺渐趋衰微。20世纪60年代之后,各类化妆品和专业美容仪器开始普及,提供更方便无痛的美容方法,逐步取代繁琐的绞脸术。

现代女性已经很少采用这种传统方式,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掌握绞脸手艺的妇女也日渐稀少,难以将这门传统技能传承下去。

笔者认为

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怀念,而要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元素,这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设立相关的传承基金,企业可以考虑将传统手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又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秤星   补锅匠   秤杆   货郎   匠人   行当   技艺   手艺   中国   棉花   古老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