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扛着国旗前往美国,他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1932年美国洛杉矶举办了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37个国家的运动代表团气势浩荡。在熙攘的人群中,有一行队伍显得人丁寥落,格外凄凉。

总共是六个人的小队伍,最前方扛着旗帜的,是代表队里唯一的运动员。紧随其后的两位分别是他的教练,中华体协理事长。最后一排是为了撑排场喊来的留美学生、旅美教授、以及一位美国人。

这六个人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派出的代表团,他们是中国队,那个为首举旗的运动员叫刘长春

很多年后的中国奥运史册中记载了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壮举,但当时的他万里关山单刀赴会,会是怎样的心情?

1894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筹备时,奥委会向当初的清王朝发出了参赛邀请。但当时的清朝内忧外患,官员腐败外敌侵略,国弱民贫根本无力参加奥运会。

1908年,《天津青年》发报提问:

“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拿到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场奥运会?”

那一年的中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那一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是被一群太监簇拥围绕着的慈禧太后,

是在河流上漂泊的船屋,

是四川的背茶苦工,

那个战火纷飞,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也没有人有余力理会这些问题。

但这个问题提出的一年后,能回答问题的人出生了。

1909年,大连市河口村,一个叫刘长春的人出生在一名农户家里。家境贫寒,刘长春从小就跟着爷爷上山砍柴,漫山遍野地跑。

刘长春上小学时,日本人在学校举办了一场“关东州陆上运动大会”,本意是让吃好穿好的日本学生击败中国学生长长威风。谁知道刘长春突然冒出来,不仅荣获第一还刷新了大连小学生的百米赛跑记录

后来刘长春因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打工,但却没有放弃赛跑。1927年,刘长春报名参加了大连中华青年会主办的运动会,并以11秒的成绩拿下冠军,要知道当时第一届奥运冠军百米成绩都才11秒08

时任东北大学体育系的主任宋君复十分惊喜发现了这样的能人,他找到刘长春要破格录取他进东北大学体育系,培养他赛跑。

1930年,华北举办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100米决赛上,刘长春跑出了10秒8的好成绩。这让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十分激动,当即决定重点培养刘长春,希望他能参加下一届的奥运会,夺下金牌。

1931年9月18日,那一夜炮火炸弹把城市照得如同白昼,朝夕之间,沈阳沦陷了。那一年的中国已经获得了洛杉矶奥委会发来的参赛邀请,但国民政府拒绝参赛,理由是“时间仓促、准备不足”。

1932年5月,日本人发报称刘长春将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一时间全国上下骂声如潮,都说刘长春是卖国求荣的走狗之辈。

但这其实只是日本人的一面之词,刘长春屡次公开发声自己是中国人,绝不会代表伪满洲国出席奥运。

为了不让伪满洲国占据奥运的舞台,刘长春还是打算前往洛杉矶。张学良资助了8000大洋作为路费,体育界的各位则想尽办法让国际奥委通过刘长春的参赛申请。

1932年7月1日,张学良宣布“刘长春和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宋君复作为教练员,将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但在日本人的阻挠下,于希渭没能成功同往。也就是说真正能到洛杉矶参赛的,只有刘长春一人。

1932年7月30日下午两点半,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正式开幕。

第八个入场的代表团就是中国代表团,仅仅六人的代表队看起来阵势微弱,但他们入场时全场的华侨都站起来热泪盈眶,挥手致敬。

这六个人里,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运动员兼旗手,刘长春。跟在他身后的是他的教练宋君复,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理事长沈嗣良,走在最后的三个人是留美学生代表刘雪松、旅美教授申国权、上海西青体育主任托平(美国人)。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有四万万同胞,却只有6个人能到达现场。但是人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枪响的那一刻,大家期待着刘长春能不能跑出一个奇迹

刘长春必然比谁都想跑快一点,再快一点。但是他刚经历了22天的海上旅程,晕船让他体力和精力都受损严重,到达洛杉矶后他连一天的休整时间都没有,就匆匆上场。

100米预赛,刘长春的成绩是11秒1,位列第五,被淘汰。

200米预赛,刘长春的成绩是22秒1,排第四,再次遭到淘汰。

到最后的400米比赛,刘长春已再没有体能去参加了。

被淘汰的刘长春接连几天都去场边看其他运动员比赛,他想学一点,学一点经验带回祖国。

回国后的刘长春依然努力训练,想再为中国拼搏一次,却命途坎坷。

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这一次刘长春一行69人抵达赛场,但遗憾的是刘长春大腿拉伤,仍然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成绩。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满身伤痛的刘长春从此告别了竞赛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被大学请回来当体育教练,已经无法赛跑的刘长春总是喜欢呆在跑道旁看着飞奔的学生,他说“你们要跑快一点,再快一点,落后的滋味啊,不好受!

1983年3月25日,73岁的刘长春却在一次晨跑中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临终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言。

他没有看见,19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的中国的第一块金牌,也不会知道,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观摩团的名单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刘长春

1932年的奥运会中国只刘长春一位参赛者,如今我国已经是成为参加奥运会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1984年许海峰摘下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现在我国稳居金牌榜。

1932年到2023年,我们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

1932年刘长春参赛时,国内《大公报》上是这样写的:“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一转眼到了2023年,我们再也不用受此苦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国   关山   洛杉矶   奥运   日本人   美国   中华   国旗   代表团   运动员   奥运会   成绩   刘长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