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天山的馈赠山湖之国·吉尔吉斯斯坦-阿拉阿恰国家公园

春末夏初的五月,中亚的太阳开始温暖发源于天山深处的阿拉阿恰河,脱掉冬日厚装还未适应清爽夏装的比什凯克的人们开始谋划着驾车前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在河边升起袅袅炊烟。

阿拉阿恰国家公园

五月底,上半年学期结束,学校组织教职工去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团建野炊,早在出发前两天,老师们就开始为此做准备,我只负责交1000索姆得团建费即可。出发当天,我早早地就赶到了学校另外一个校区,原计划8:00准时出发,实际上等所有人都到了,东西装好车,七八辆中巴车浩浩荡荡出发时已经将近10点钟。我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后面十几个老师和两个小孩子都在尽情地聊天,似乎要把这一个学期的工作中所积攒的话全部都一吐为快。每一辆车的后备箱都装满了各种团建野炊需要的水、食物、铁锅和木炭,车内欢快的音乐和嘈杂的人声随着车流穿过比什凯克南边的白杨大道飘向深山。

城区南边的山坡已是嫩绿的颜色,中巴车驶入低矮山坡附近的村子时,可以看到村子后面山坡上的草被风吹动、肆意摇摆,路边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出村子的生机。翻越出城后第一段山坡公路后,我坐的小巴车停在了村子最南边的小超市门口,前面的小巴车则继续往前走。

“老师,为什么停下来了?”我问坐在后面的本土老师。

“她们要去超市买酒,现在买校长他们看不到。”

本土老师这个回答着实惊到了我,车上除了我和司机之外再无其他男人,这些女老师竟然要买酒,还不能被校长发现,可是野炊的时候一起吃饭又怎么会不被发现呢?

事实证明是我思虑过度。

停车不到十分钟,一个女老师就拎着三瓶伏特加和一摞一次性纸杯从超市里出来,她邀请我坐到后面和她们一起喝酒,让两个小孩子坐在副驾驶。还没等我同意,两个小孩子就已经从车上下来站在了副驾驶门外,我只得下车坐到后面。中巴车发动的时候,老师们就开始分酒喝,每人一杯,没有下酒菜,就如同喝饮料一般,碰杯直接喝。原来她们买酒喝并不是要等野炊的时候,而是在坐车的时候。

刚才去买酒的女老师是学校的英语老师,她告诉我在吉尔吉斯斯坦出去旅游有个传统,只要车子一开动就要开始喝酒唱歌。这个传统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让一个外国人加入到她们喝酒队伍中的毫无瑕疵的理由。对于酒精我没有任何欲望,平时滴酒不沾,英语老师口中的传统加之本土老师的劝说,我皱着眉头跟她们碰杯喝酒。碰一次杯,唱一次歌,唱歌结束,继续捧杯,如此反复,三瓶伏特加在到达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大门的时候就滴酒不剩。

国家公园大门

在公园大门口,中巴车停下来,等着清点人数和车辆。很多老师在这里下车,站在大门外拍照。我走到路边,看到了奔涌而下的阿拉阿恰河以及河流上方很远处隐藏在众多植被茂盛的群山后面只露出雪顶的雪山。我指着雪山问本土老师我们是否会一直开车到那里,她们说那太远了,开车过不去的。

中巴车随着山路起起伏伏,两杯伏特加下肚,我开始感觉晕晕乎乎,我的意识从唱歌声中抽离出来,两眼望向窗外,路边的阿拉阿恰河绕过白雪披顶的一座座山峰向下游流去。前面的山路也变得越来越窄,坡度越来越陡,司机开始放比较欢快的音乐,老师们不再自己唱歌,而是跟着音乐开始跳舞。英语老师拉着我的胳膊让我加入她们,我指了指头,示意头晕。她全然不理会,使劲儿把我拉起来,我敷衍着扭动着身体。中巴车驶过一座小桥的时候,我看到了桥下湍急的河水以及过桥后向西延展在陡峭山壁上的公路,不自觉地倒吸一口凉气,立即坐下扣上安全带。车内随着音乐扭动身躯的老师没有停下,每一次上下坡和急转弯,她们都兴奋地大叫,就算是摔倒在旁边座位的人的身上,也都狂笑不止。

从比什凯克开车40分钟左右就到约40公里外的阿拉阿恰国家公园,作为高山公园,它囊括了阿拉阿恰河流域的峡谷和山脉。在苏联时期,只有政要人物才可以进入到公园内欣赏峡谷内的风光。现如今,苏联已成为历史,进入公园的特权随时间消散,阿拉阿恰国家公园成为每一个出游的人选择郊游野餐、徒步旅行的目的地。

进峡谷前的风景

我们的中巴车停在峡谷内一个较为开阔的谷地上的停车场,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私家车停在了此处。下车的时,我感受到了峡谷的风,它的清凉感将我的醉意吹散。停车场旁边山谷里的灌木丛和松树旁有很多木质尖顶小屋,小屋只有三面墙,底部离地面到膝盖的高度,里面是一张长桌和几个坐垫。本土老师带着我找了一个小屋准备把车上的东西搬过来。我在小屋内摆着馕、水果和糖的时候,屋外来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小屋是要收费的,具体多少钱我没听到,单看本土老师的表情就知道不便宜。我们又把摆出来的东西收起来,在不远处选了一块松树下的草地,铺上床单,摆放东西,准备野炊。

本土老师买的东西真不少,单野炊的食材就有洋葱、圆白菜、土豆、胡萝卜、鸡肉和几包调料,还有可乐、薯片、馕、火腿、水果,摆满了床单。本土老师坐在地上,边吃边聊天,等坐车时喝酒残留的醉意退去后再开始做饭。我已经毫无醉意,就拎着桶去河边打水,本土老师嘱咐我千万不要掉进河里。其他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团在草地上准备野炊,学校领导则坐进了小木屋内。我朝着河边走去,脑子清醒后感觉这山里的气温比市内要低很多,谷地上已经有几缕炊烟升起,远处有几个男人在临时搭的炉子上烤着羊腿,女人们则在旁边劈柴生火、埋锅造饭,小孩子们在更远处的平地上打排球,排球越过高高地拦网,在后面以雪山为背景的天然壁纸上画出细长的抛物线。

生火的女人

打球的孩子

我拎着桶走过一片洼地、穿过松香阵阵的松林就到了河边,喝水轰隆隆的声音响彻山谷,岸边有一家餐厅,餐厅后面的木头走廊架在河岸之上,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岸边的鹅卵石和整段河流。我沿着岸边的缓坡,踩着石头,颤颤巍巍地走到河边。河水湍急,上有奔涌的河水冲击着下游的河岸溅起水花,就像是在一块巨大横躺在山谷的巨大天然玉石屏风上雕刻出白色的云纹,水汽奔腾,顿感周围的空气湿度变大。我蹲在一块大石头上,伸出右手把桶放进河里,桶口对着流水的方向,眨眼的功夫水桶被装满。我拉起水桶,在水桶离开河水的瞬间浮力消失,必须立刻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使出全力才能拎起水桶。

打水的河边

远处也有几个人跟我用同样的方式从河里取水,远远地听到一声“小心”,熟悉的汉语,看见远处岩石上有人差点儿连人带桶掉进河里,我把水桶放在岸边过去帮忙。他们是比什凯克另外一个孔子学院的学生,利用周末和中国老师一起来野炊。这几个人都是当地的大学生,一直学习中文,准备申请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我帮他们把水装满后,返回刚才打水的岸边,拎着水桶回去准备和本土老师一起做饭。

回到我们“安营扎寨”的草地时,本土老师已经把食材拿出来等着我的水来洗菜。洋葱、圆生菜、土豆、胡萝卜去皮洗干净后,本土老师把它们切成滚刀块放进脚边的大盆内,鸡肉切成大块也放入盆内。我和另外一个本土老师在草地北边用石头堆成建议的灶台,把铁锅洗干净后放在上面准备生火,可是无论我们用干树枝、木炭还是废纸都没办法把火生旺,还被烟呛得一直咳嗽,锅底的小火苗产生的温度最多能把锅底残留的水烧干,达不到热油炒菜的温度。正在我犯愁无计可施的时候,本土老师要去其他老师那里借几块烧好的木炭回来生火,我跟在她身后一起去了南边体育教研组那里。

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选了一块风水宝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就有两个石头加水泥砌好的方方正正的锅台。体育老师已经把火生好,在一口锅里熬着羊骨汤,香气四溢的汤在锅里翻滚。他用一次性纸杯舀了一杯羊骨汤递给我,汤表面飘着一层油花,喝起来只觉得咸香,感觉不到羊膻味。喝完一杯后他又想给我舀第二杯,我不好意思地谢绝了。

野炊的锅台

体育老师让我们用旁边的锅台,我把铁锅抬过来放在锅台上后,他用铁锹从旁边已经火势旺盛的锅台里铲了一堆烧得通红的炭火送进我的锅台,我在里面放上干树枝后,火苗一下子旺盛起来。本土老师把装有处理好的食材得大盆抬过来,在锅里倒入葵花籽油,等油烧热后,一股脑将大盆里的菜和肉倒入,用铁铲不停地搅动,等锅里所有食材均匀混合后,把几包调料全部撒入锅里继续翻拌。这样的烹饪方式真的很原始,我怀疑最后的成品到底能不能吃,最让我不能接受得还是调料放拌均匀后本土老师拿过一大块塑料布把锅罩起来,然后把刚才装菜和肉得大盆扣在上面充当锅盖。我想的是塑料布在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本土老师想的是在没有锅盖得情况下,塑料布加大盆能够有效保留锅内得温度。

我们返回草地,坐在床单上,等着一个小时后把锅里的肉菜取出来。其他本土老师坐在床单上用刀子切着馕和火腿,如果饿了可以用馕搭配着火腿吃。我注意到在树下的床单边上躺着一个本土老师,其他人说她还没有醒酒,我坐过去的时候她突然起身把我吓了一跳,非要拉着我去买白酒继续喝。我告诉她我们已经在深山里了,周围没有超市可以去买白酒。她听到买不到白酒竟然开始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控诉她的运动员丈夫如何在外面拈花惹草、放浪不羁,还要约着我会到比什凯克后一起去酒吧喝酒。

对面的同事见我招架不住,让我坐过,我挪动着身体一点点坐到对面。她给了我一块切好的馕,用叉子把一片火腿放到馕上面,告诉我这种搭配很好吃。这个同事是第一次见面,她一直在分校工作,负责三年级的中文教学。她是吉国南部纳伦人,读大学的时候去了中国留学,毕业回到吉国一直在比什凯克中资企业里上班,直到结婚才开始转到学校工作。她没喝酒,但是一样跟我“控诉”吉国男人。

在她结婚生子后,老公就开始不顾家里,一直在外面惹是生非,无奈之下她就和老公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她现在想着和中国男人结婚,在她眼里中国男人大多都心疼女人、尊重女性,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男人意识里,新时代女性独立是可以接受并支持的。且不论中国男人到底怎么样,我深知的是外国单亲妈妈和中国男人结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没有把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同事,只希望她能如愿以偿。

一小时后,酒醉的同事也完全醒酒了,问我们饭做好了没有,我调侃着反问她还要不要喝白酒,她毫不犹豫地说晚上要一起去酒吧喝酒。我拿着平时用来盛手抓饭的大盘子去盛锅里焖好的肉菜,掀开塑料布的一瞬间,一股特殊的香气迎面扑来,这股香气把我之前对塑料布的担心化为乌有,勾起了我的食欲。锅里的菜卖相很差,味道却是无可挑剔的。圆白菜变得软塌塌的,土豆吸饱汤汁变得软烂,鸡肉完全被调料的味道侵占。我们坐在地上边吃边喝,本土老师不停地给我碗里盛菜,她们说下次再来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坐羊肉手抓饭给我吃。

饭后学校所有的教职工都聚在山前的谷地上绕成一个大圆圈开始吉尔吉斯民歌,我离开人群走向河边的厕所。吉国的公厕基本都是收费的,10索姆解决三急。从厕所出来的时候,我正好面向那边的山,远远地就望见在挺拔山峰脚下被下午的阳光照得发光的草地上,一群吉尔吉斯人歌唱着此刻内心的欢愉,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他们的歌声充满整个峡谷,引得周围其他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幕,那一刻,我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的“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就是这样的情景吧。他们真的做到了远离尘俗、寄情山水,起坐而喧哗者当真是众宾欢也。

我走进人群正要加入他们的时候,唱歌的形式变了,每个教研组都要唱一首代表自己的歌,本土老师跟我商量着唱什么中文歌比较好。我们中文组在最后表演,经过大家同意我们选择了在吉国很多人都听过并且学校老师还有人能哼两句的“甜蜜蜜”,说起来这首歌也比较应景。等我们唱完歌,大家有开始跳舞,我站在人群中模仿着当地人的舞姿。本土老师鼓励我去和校长一起跳舞,我心想就我这四肢不协调的样子,只怕会让校长尴尬。在她们半推,我半就中,校长主动过来了,我索性放手一搏,配合着校长迈步抬臂。几个女老师拿出手机对着我拍视频,记录她们第一次看到我这个不善歌舞的中国男人的尬舞。

唱歌跳舞过后大家四散开来,各自和好友散步聊天。我看到在南边山势陡峭的坡上有一条小土路沿着山势蜿蜒而上,上面还有几个人影出没在灌木丛中。我离开人群,穿过停车厂和山路走到山脚沿着小土路向上爬。小土路只有双脚那么宽,看样子是经过很多人不断踩才出现的,越往上走,小土路变得越光滑,旁边草丛中的沙土被风吹倒路的表面增加了走路的难度。我只顾着注意脚下的路,爬到一块半人高的岩石边上我才停下来,向下望去已经到了半山腰,停车场里面的车都变成了玩具车,站着这里可以看到谷地的一切,近处可以看到一处处坐着游人的平缓草地,远处可以看到劈开峡谷奔流而下的阿拉阿恰河。

站在半山腰向山谷里看,可以看到公路的尽头,在那里有几座红色尖顶的别墅,是公园内的酒店,从酒店处再往峡谷里走就是隐藏在层层松树林下的山间小路。冬季的时候沿着山路继续往里有,幸运的话可以看见雪豹。我站在半山腰离谷底一百多米的距离,感觉温度要低很多这里的草也比谷底的长得矮一些,再往上走就能进入山坡上的松林。看着上面更加陡峭的山势我没敢继续往上走,转身准备下山,上山容易下上难,下山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不能被绊倒,不然真的会直接滚下一百多米高的山坡。

下山的时候要不是可以抓住小路边上的灌木丛,我几次差点儿滑倒。平安走到谷底后,我感觉胳膊出奇的痒,以为是沾染了什么东西,就走到河边用河水冲洗胳膊。山里的很水真是冰凉刺骨,洗过胳膊之后,痒的感觉逐渐减轻。我沿着河边踩着鹅卵石向河流下游转弯处走去,走到那里我看到一个年轻人坐在河边的巨石上钓鱼,我很好奇如此湍急的河流怎么会有鱼。我站在河边和年轻人一起等待着鱼上钩,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到什么动静。就在我认真看着鱼竿的时候,本土老师打电话让我回去和校长一起拍照。

我回去的时候,她们已经聚在写有阿拉阿恰的标志性石头边上,在这里我们以松林和雪山为背景,记录下了这个下午。

太阳逐渐偏西,被峡谷西边的群峰遮住,峡谷里的傍晚来了,阳光消散后温度急剧降低,我们收拾好各种厨具以及垃圾,装在中巴车的后备箱准备回比什凯克。上车的时候,来时带我一起喝酒的女老师是回去的时候该我买酒给大家喝,我表示很乐意奈何山里没有地方买酒,下次一起出游我出钱买。我坐在副驾担心又会出现像来时那样在车里喝酒蹦迪的情况,校长的出现让我安心很多。她坐在了司机后面的座位,车厢里原本大声聊天的老师们瞬间安静起来。

司机发动车子,坐在车内,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和司机放的音乐听不到其他声音,副驾的视野非常好,我可以安静地欣赏一下车子沿着公路驶出阿拉阿恰国家公园一路的风景。

车子行驶在山路上,一路下坡,离开谷地时,四周除了山、河、树外,杳无人烟,当车子越过一座桥,行驶在阿拉阿恰河左岸公路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山村,这些村子隐匿树林间,向路过的旅人展现出一角,却始终不肯露出全貌,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当山路逐渐平坦开阔的时候,车窗西边草原天地相接的地方出现了火红一片的花海,那是春日山间独有的罂粟花,我为不能在此停留拍下一张夕阳下罂粟花的照片感到惋惜。

前方出现两个几十米高的小山坡,就好像是在碧绿草原上突然耸起的属于这片草地的驼峰,山坡低缓处是一片立着各种带有穆斯林宗教色彩墓碑的墓地,墓地再往前是来时经过的村子。这个角度看过去,比什凯克一些高大的建筑出现在山坡后面,这两个山坡中间是一个小山谷,山路从中间沿着地势通往比什凯克,我把这里看作是比什凯克通往南部山区的南大门。经过大门前的加油站,就到了城区最南边的村子。

中巴车沿着山路进入城区,绕开晚高峰正在堵车的玛纳斯大街从另外一条小街转到学校。所有人都已经精疲力竭,在山里的精气神淹没在城市的喧嚣中,我打车回家的途中,看着拥堵不前的车流,想到陶渊明吟诵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山间自由的风在我心里一直萦绕不散,学校团建结束后不到半个月就有留学生约着一起去阿拉阿恰,我和几个同事欣然答应。再去阿拉阿恰国家公园,风景相同,心境则全然不同。这次同行的人都是中国人,也都是年轻人,不会有拘束感,轻松之余完全可以放开自己的性子尽情地玩儿。

这次出游是留学生组织的,我和同事们只负责交钱就行。6月份学校都已经放假,去阿拉阿恰的人非常多,为了防止被堵在半路,我们早上7点多就在留学生的住处集合,把他们买的食材和借的铁锅抬上租的中巴车就出发。

留学生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精力旺盛,一上车领队就拿出话筒和音响,组织大家做自我介绍然后每人唱一首歌,除了我和同事,其他人都是在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建筑科技大学、斯拉夫大学留学的学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在学生时代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不禁感叹社会塑造人的能力,毕业不到三年,我身上那种清澈的学生气质荡然无存,眼神都没有以前清透。他们虽然在外留学,但是看起来依旧无忧无虑,也许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有学业焦虑,只不过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所有的焦虑都会被充满活力的外表所掩盖。

路上的建筑逐渐被低矮的山坡取代,刚走出比什凯克通往山区的“南大门”没多远就开始堵车。上次来这里一路畅通,这次却被私家车堵的水泄不通,中巴车司机熄火下车去查看情况。回来后他告诉我们前面堵车的队伍看不到头,这个情况下到达阿拉阿恰恐怕要下午了。领队问他有没有别的路或者别的可以野炊的地方,司机说往回走大概一公里的地方,在河边有一块平地,阿拉阿恰国家公园去不了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那里。征的大家同意后,司机掉头往回走,沿着旁边的小路把车开到了河边。

河边已经停了很多私家车,下车后我看到阿拉阿恰河这个河段和山里的河段完全不同,这里应该是阿拉阿恰河冲出峡谷后遇到的第一个平地,完全是一个河流冲积小平原,河道近百米宽,河边布满鹅卵石,河流非常浅,流速平缓,听不到响彻山谷的流水声。有人开着沙滩摩托车在河里行驶,车轮卷起阵阵水花,河边有几个孩子光着脚站在刚没过脚脖子的水里打水漂。

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到靠近一条小溪的树下平地,铺上床单,整理食材,开始野炊。留学生带了两个锅,地上刚有前面来过这里的人留下的用石头搭好的简易灶台,其实就是用石头搭起的位于三角形三个角的二三十公分高的石头堆。他们把锅放在灶台上开始生火,其余的人各自分工处理食材。我们直接用桶装满溪水清洗蔬菜,两个锅分别用来做红烧鱼和酱排骨。为了减少厨余垃圾,来之前领队已经在家里把两条长三十多公分的虹鳟鱼的内脏处理干净,稍微清洗后,只需等着锅里的油烧热后下锅即可。

虹鳟鱼是吉国产量非常大的一种鱼,肉质鲜嫩,现吃现杀,鲜美无比。当地人不怎么吃鱼,因此很多虹鳟鱼都是用来出口的。虹鳟鱼的肉质看起来和三文鱼差不多,很多海鲜自助餐厅都会用虹鳟鱼肉代替三文鱼肉,若不仔细分辨还真看不出来。我个人认为虹鳟鱼烤着吃最佳,其次是红烧、清炖,但不适合生吃。虹鳟鱼去皮去骨后烤熟,浇上一层日式咖喱,辅以白灼上海青和辣白菜,口感丰富,香嫩中不失清爽,这是我在比什凯克见到的最能保留虹鳟鱼味道的做法。

咖喱虹鳟鱼

锅里油烧热后,领队直接把鱼放到锅里翻炒,表面的鱼肉变熟定型后直接加水没过鱼身,接着撒上炖鱼料包和配菜盖上锅盖小火炖熟。如此便捷迅速的烹饪方式很适合野炊,有朋友吐槽领队粗犷的厨艺,领队调侃说是来留学的又不是来当厨师的,做饭能吃就行,不追求什么精湛的厨艺和色香味俱全。

旁边的锅用来煎排骨,煎到两面金黄的时候,直接放入营口大酱翻炒,加水炖熟。看到营口大酱我感叹在中国超市真是什么条调料都可以买到。中国人在外是不能委屈自己的中国胃的,可以说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中餐厅和中国超市。比什凯克的大小中餐厅有六十多家,中国超市四五家,我常去的超市里面各种调料都有,他们常年供应给中餐厅。除了各类散装的调料还有各种料理包,比如大盘鸡料理包、酸菜鱼料理包等,每次在中餐厅吃到不太好吃、调料味猛烈的菜,我都怀疑厨师直接使用的料理包。吃得多了,到后来我去吃大盘鸡,只用眼睛看就能分辨出厨师是自己调味还是使用了料理包。料理包主要就是方便,自己做饭或者野炊用料理包无可厚非,去中餐厅吃饭则是想尽可能吃到正宗的中餐,厨师使用料理包就有些不合适了。

在等着鱼和排骨出锅的间隙,我在四周闲逛。有很多人带着孩子和家人在这里野炊,我猜他们也是因为堵车才选择这里,和我们不同的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带的冷餐,比如馕、饮料、沙拉、水果,很少有人在这里生火做饭,倒是看到一处用烧烤炉烤肉的。他们将整只鸡和小羊腿串在巨大的烧烤签子上,就是那种用来制作土耳其烤肉的签子,横放在烧烤炉上用炭火烤制,不一会儿肉香四溢。看到烤的金黄的整鸡,我不禁咽了一口口水,转身走回我们的营地看看排骨和鱼熟了没有。

我回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吃饭了,排骨和红烧鱼的想起萦绕在我们营地的树林间,谁能想到在异国天山脚下竟然飘出了中餐的味道。同事招呼我拿着一次性碗筷去锅边盛鱼,领队给了我一块鱼腹肉,味道已经深入肌理,一口下去,紧实的鱼肉喷出已经侵染的汤汁,口有余香。鱼肉下肚,我又去旁边的锅捞了一块排骨,酱排骨闻起来酱香浓厚,就在我将垂涎已久的排骨放入口中咀嚼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味道很怪,许久没有吃过猪肉的我已经完全忘了猪肉的味道,猪排骨的味道直冲味蕾让我有些不适应,我忍着不适吃完排骨,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吃猪小排。

在泰国吃多了木瓜,我把木瓜放入禁食名单;在吉国没吃过猪肉,让我把猪小排放入了禁食名单。

饭后大家各自休息,同事跟我说他们注意到了河流对面绿草满地的山坡,想跨过河流去爬山。我跟着他们从河岸的高地下去,手里拎着脱掉的鞋袜,踩进水里。盛夏时节从山里流出来的河水冰凉刺骨,脚伸进水里的一瞬间,冷的全身起鸡皮疙瘩,适应之后也就只觉得凉爽了。河里全是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直觉的硌脚,我们慢慢向河流中间走去,渐渐的感觉河水越来越深,水流越来越急,走到河水到膝盖的时候,水流的冲击让人难以站稳。安全起见,我们原路返回到岸边,坐在石头上,无奈地看着对岸山坡上成片的野生花,深感什么是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回到营地后,同事Y和我不甘心只看到对面的山坡,想方设法也要去对面,我在谷歌地图上看到往河流上游走有一段河边很窄,走过去应该没问题。我们跟着地图都到最窄的地方,发现河面虽然窄但是水流很急。在河面上搭着一棵粗壮的树木,有孩子们在上面来回走动。这个独木桥成了我俩的希望,我走过去登上独木桥,没走两步发现桥面非常滑,水流溅起的水汽包裹着木头减少了摩擦。我俩都害怕掉进河里,再一次无功而返。

返回营地时我看到北面有一个河坝拦截了河流,河坝上面貌似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到对岸。我和同事Y朝着河坝走去,这次没抱什么希望,只是想去一探究竟。原来此处是一个小型水库,在河坝和河岸交接的地方是一个建有房子的平台,房子旁边还停着一辆卡车和一辆推土机。平台通往河坝的路被齐腰高的铁门拦着,我们俩壮着胆子翻过铁门走到了河坝上。河坝上面的确有一条路通往对岸,路的两边长满了齐腰高的草和几片野蔷薇 。从路上的车印可以看出来刚才见到的卡车或者推土机曾行驶过这里,那看来这段路无疑是安全的。

河坝和村落

我们沿着河坝往对面走。河坝北面截留了阿拉阿恰河,将河水汇聚到北面狭长的水库里。水库以东,河坝以北是一块凹陷的谷地,四周围绕的是高大的绿树,谷地以北稍微远离水库和河坝的地方是一片村落,村落里的植被十分茂盛,大部分建筑物都被树木遮挡,若不是站在高处,很难发现这里是一处村落。

河坝另一端的河边也是一片适合野炊的平地,很多人隐藏在树林地下享受着野炊的快乐,难怪我们在另一岸看不到这边出游的人。远处看起来平缓的山坡,等人们走到脚下才发现坡势并不平缓,沿着草丛中的小路向上走有些吃力。在对岸看到的雪山都躲在了山坡的背后,只有爬到山坡上的时候才能看到雪顶,雪顶搭配着远处的草原,很难说不像是抹茶雪顶奶茶。

远处一对父子从山坡顶上走下来,小孩子还没长到他身边父亲腰的高度,他跌跌撞撞地走在父亲前面,偶尔摔个跤就躺在草地上等着父亲把他抱起来,像是一只在山间尽情地贴合自然、拥抱自然的小兽。爬到山坡半腰的时候,一片山间平地出现在眼前,大片的罂粟花出没在草丛间,水库边隐秘在秀林间的村落全部出现平地下面,深呼吸后向下看去,可算得上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远处鼓起的犹如驼峰的山包静立在平地北边,一片云飘荡在山包上方,遮挡了阳光的散落,影子将山包包裹起来,在周围形成一片折射光光晕,为山包笼罩上光的结界。村落和山包共同构成了在罂粟花间拍照的背景。


站在山坡半腰,从山里疾驰而下在宽阔的河谷中大展拳脚、放缓脚步瞬间又被河坝收拢到水库的阿拉阿恰河像一条银带子铺展在山间,反射出的银色的光不断地在山间跃动。河岸西边的山地此时看起来由南向北逐渐变得低矮平缓,直至消失在地面,露出楚河平原的广阔。南边山地乌云盖顶,北边平原晴空万里,这种鲜明的天气对比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感觉乌云时刻都有沿着山势乘风而下,驱赶走平原晴空的可能。

阿拉阿恰河

就在我们准备继续向上爬的时候,领队发消息告诉我们准备返回比什凯克了。我和同事Y顺着来时的路走下去,上来的时候只顾着看脚下的路,而下去的时候则可以看到角度不断变化下山势和河流走向的变化,走到河坝西端的时候,眼前所见的景物又恢复成了上午初见的样子。返回营地时,大家都在收拾东西往车上搬,确保带来的所有东西和野炊后的人造垃圾全部装车后,我们开始返程。

中巴车发动机不给力,从河边沿着小路开上大路的时候动力不足,车上所有的人都下来推车,不少人调侃没想到出来野炊还能体验一把推车的快乐。中巴车行驶在回比什凯克的路上,不少人为今天没能进入阿拉阿恰国家公园感到惋惜,大家相约明年春天一定要去到阿拉阿恰国家公园里面野炊。

后来,这群人有没有再去阿拉阿恰国家公园我不得而知,对于阿拉阿恰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它所展现的林间峡谷、河流飘带、雪山草原让我刚加体会到这个被称为“中亚瑞士”的国家的原生态自然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阿拉   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   比什凯克   天山   虹鳟   河坝   中巴车   山坡   河流   河边   本土   国家公园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