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空竹

野蜂狂舞、大鹏展翅、风摆荷叶、二郎担山、云天雾地、玉带缠身……在公园空旷处,我们经常能看到抖空竹的人们闪转腾挪、健步如飞,小小空竹在抖绳的拉扯下上下翻飞。

作为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让人从中找到快乐,收获健康。

正在玩空竹的人们(图自图虫网)

悠悠历史

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最早由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但由于历史文献中有关空竹的资料贫乏,其形成时间存在很大争议。

一说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它至少有1700年的历史,可惜今人对《空竹赋》的内容已无法考证;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宋代百戏杂技项目中的“弄斗”为抖空竹的前身。

在《水浒传》一百一十回里,宋江在受命征讨方腊的路上看到有人玩空竹,写下了“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的诗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这表明空竹在那个时代已经很常见了。

目前,比较公认的最早出现空竹的史料之一乃是明代的《帝京景物略》,里面记述了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明定陵亦有出土的空竹文物,可推测出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另在秦孝仪所编《海外遗珍·漆器》中收有一件明代永乐年制的“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孩子抖空竹的婴戏图。图中的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

可见,早在明朝早期,空竹的造型特点与玩法均相当成熟,地上和空中多种玩法并存。

清朝时期的空竹(图自故宫博物院)

到了清代,空竹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将空竹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清人李虹若在《朝市丛载》中说:“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

此后,空竹凭借着器材简单、技法多样、易于上手等特点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强身健体的活动项目,流行于全国各地。2006年,空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强身健体

空竹,古称空钟、空筝、响铃等,在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尤为盛行。

普通空竹分单轮和双轮两种,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圆盘四周有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双音孔,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

古时空竹用竹、木制作,现代一般采用塑料铸造组合而成,并且装有单、双向止推高速轴承。抖空竹要用两根二尺长的竹棍系上根一米多长的线绳,线绳缠在葫芦形圆柱的细腰部,玩者双手持棍不断地来回扯动,空竹快速旋转起来,风入笛哨口发出清脆的声音。

当空竹转到一定速度时,玩者还可将它抛向空中,做出种种花样动作后再将它接住。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夜观银河”“蚂蚁上树”等诸般名目。其中“蚂蚁上树”是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空竹是一种可以强身健体的运动(图自图虫网)

想要玩好空竹,那必然是要靠四肢巧妙配合才能完成。玩者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从而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加快血液循环。因此,抖空竹是一项有利于身体健康,改善身体机能的运动。

空竹抖一抖,精神更抖擞。抖空竹作为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快乐时光,更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中国体育报 河北新闻网 北京晚报

本文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zhangcheng@jmtad.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空竹   双轮   上树   水浒传   线绳   长绳   强身健体   圆盘   杂技   中国传统   花样   体育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