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复杂缝洞型储气库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研制成功 - 国内一周科技导读

来源:科技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中国科学报等

我国复杂缝洞型储气库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新闻网

8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日注气能力达到130万立方米。至此,全国首座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全面投运,标志着我国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3/11-08/10108434.shtml

科学家利用电子加速器成功制备医用同位素钼-99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利用电子加速器制备医用同位素钼-99。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同位素领域期刊《应用辐射与同位素》(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上。该工作为利用电子加速器制备医用同位素钼-99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未来利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量产医用同位素提供了可能性。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764.shtm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获新突破 川渝天然气基地有望解锁千亿方级气藏

来源:中国石化

据中国石化9日消息,“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部署在元坝气田的深层致密砂岩重点预探井——元陆2HF井试获高产工业气流,日产气22.06万立方米、无阻流量50.39万立方米/天,这意味着千亿立方米级的气藏有望被成功开采。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1/5c166f96d3b84659980955172b110aa0.shtml

科学家揭秘“超致密矮星系”起源之谜

来源:新华社

矮星系是光度最弱的一类星系,其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中国天文学家主导、来自全球近20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在观测中首次发现了矮星系在星系团致密环境中被瓦解剥离并逐渐演化为超致密矮星系的完整过程,揭示了困扰天文学家许久的超致密矮星系起源之谜。这一重要研究成果9日刊载于《自然》杂志。

http://www.news.cn/2023-11/09/c_1129965988.htm

首次发现!火星壳磁场可以捕获太阳风离子

我国学者联合国外学者首次发现了火星壳磁场捕获太阳风离子的直接证据,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火星空间环境,理解地磁场演化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戎昭金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火星空间环境,理解地磁场演化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同时,对认识火星和地球的气候环境演变,以及地球生物演化等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此外,该研究也为后续分析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数据提供重要指导方向。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11/4fe2859a64f84ef3b76cfba149e686f1.shtml

种子植物为什么会在古生代晚期崛起?我国科学家揭示奥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早的种子植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然而直到数千万年之后的石炭纪末期,种子植物才开始崛起,并逐渐在二叠纪末期取代蕨类植物成为地球的霸主,地球也因此进入中生代,也就是传说中的“恐龙时代”。然而,种子植物为什么会在古生代晚期开始崛起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首次从特化细胞壁进化的角度揭示了种子植物崛起的奥秘,这一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发表。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848388338748814775&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A23C7E4C-3D73-4DE1-83D8-3EEAB22A1911_721192775156&share_to=wechat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通信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7日消息,该所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周萍及其导师杨军研究员、贾晗研究员等开展合作研究,首次将空气中的超材料和水中的空心构型声学超材料结合,实现从水到空气的阻抗间隙,并设计出宽频水-气阻抗匹配层,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匹配层在宽频范围内的声透射增强效果,从而实现高效的跨介质的水-气声通信。

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3/11-07/10107667.shtml

我国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研制成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其中,串列加速器长度仅为1米,大小为传统串列加速器1/3;整套系统占地面积约30平米,较传统AMS装置缩小2 3倍;可实现碳-14、铝-26、碘-129、铀-236等十余种核素的高效与高灵敏分析,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251109/7091322

5826米!我国自研海底地震仪创作业水深新纪录

来源:自然资源部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二号”船在西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首次海底地震采集作业任务,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OBS)最大投放水深5826米,创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底地震作业全新水深纪录。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31107/t20231107_526478201.shtml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自旋矢势与自旋AB效应

阿哈罗诺夫-波姆(Aharonov-Bohm,简称AB)效应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它深刻反映了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之间的联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教授陈景灵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电子的“自旋矢势”假设,并以量子力学传统方式提出一个关于“自旋AB效应”的思想实验,可以用来检验自旋矢势是否存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基础研究》。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737.shtm

最新高校人员任免动态一览表:

董晨任西湖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

董晨(来源:西湖大学官网)

近日,西湖大学官网更新显示,董晨已任西湖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

https://www.westlake.edu.cn/about/administrative_team/index.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   质谱仪   太阳风   火星   我国   西湖   同位素   致密   星系   紧凑型   来源   国内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