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探索未知,探索天空山河中国珠穆朗玛峰科考步入“新王国”



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标题:不畏风雪,知未知 探索天空千里山河——中国珠穆朗玛峰科考进入“新境界”

新华社 记者·沈虹 宾、白少波、吕诺、李健

珠穆朗玛山,海拔8848.86米。大地之巅,蓝天下升起的高原,升在人们的心中。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60多年来,中国人从未停止过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脚步。



在珠穆朗玛峰顶,科考队员展开第二次青藏高原大型科考旗帜(5月4日摄)。新华社 特约记者与索南·多尔吉 摄

“保护西藏生态环境,造福未来,造福世界。”珠穆朗玛所在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被誉为“世界上最后的净土”。了解巍峨的珠穆朗玛峰、体验青藏高原,无疑对世界气候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揭示环境变化机制,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五年前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科学研究调查。仁印春夏之交,“至尊团”珠穆朗玛峰科考拉开帷幕,锚定青藏高原“地标”。中国人再次向地球之巅发起“进攻”。

在近年来珠穆朗玛峰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科考“大战”和“硬仗”中,顶尖科学家领衔的队伍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录,揭开了“女神”的层层关卡。峰”面纱。



这是5月2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新华社记者 摄:蒋帆

来自地球顶部的科学召唤

6500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珠穆朗玛峰,如今珠穆朗玛峰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矗立在天地之间。大地之巅,雄伟壮观。珠穆朗玛峰到底有什么魔力?

登山者说,因为山在那里。

“每次我登上顶峰,我都会向他致敬。”珠穆朗玛峰科考登顶任务组副组长扎西·平措出生在珠穆朗玛峰脚下。今年是他第16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也创造了登顶珠穆朗玛峰次数的中国新纪录。 “珠穆朗玛峰养育了我并接受了我,”他说。

科学家表示,这是因为未知数太多。

可以说,青藏高原的变化影响着世界,而珠穆朗玛峰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的变化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地球景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大型科考领队姚檀栋表示:“哪里有未知的奥秘,科学家就去哪里。”



日照珠穆朗玛峰(5月10日摄)。图片来源:记者·孙飞 新华社

21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同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如今已年近六十,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答案:“臭氧浓度还高吗?冰川风还在吹吗?低氧浓度和高臭氧浓度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光建表示:“这里的冰川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何影响以及冰芯中尚存的一些问题记录研究需要回答。”

“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康世昌曾11次到珠峰进行科学研究和考察。连珠穆朗玛峰都见证了他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研究路径。 “以前是用肉眼观察,现在有了先进设备的帮助,科学研究的准确性提高了,科学知识也变得更深了。”

60年来,中国科学家已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6次大规模科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珠峰“高峰使命”科考总指挥安宝生表示,本次科考将解开珠峰更多谜团,助力珠穆朗玛峰生态文明建设青藏高原高原。



珠穆朗玛峰科考登顶工作队副队长扎西·平措在大本营(5月5日摄)。图片来源:蒋凡 记者 新华社

中国力量走在科学顶端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扎西宗祥,午后风很大。这里的老人家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珠穆朗玛峰上住着一只金鸟。任何登上顶峰的人,如果接触到了金鸟下的金蛋,就永远不会被吹走。风后。 “走。”

在今年珠峰“登峰任务”科学考察中,德庆欧珠作为登顶任务组领队,第五次登顶珠峰。德庆欧珠说:“虽然上面没有金蛋,但从这里得到的科学数据比金蛋更有价值。”

距离珠峰探险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珠峰探险即将结束。数百名科考队员冲上“科学峰会”之巅,摘得一个又一个“金蛋”。

5月4日,德庆欧珠带领的登顶科考队员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830米处建立了世界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建立了珠穆朗玛峰梯度天气观测系统;首次在山顶使用高精度雷达测量。收集冰雪厚度和山顶冰雪样本。

紧接着,好消息接连传来。

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研究队在海拔6350米的海拔高度完成了科考任务。他们使用专业无人机和3D激光扫描仪对珠穆朗玛峰东、中、西绒布冰川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描。累计扫描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是对冰川前所未有的全面“实物勘察”。

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浮空器“极目一号”Ⅲ号在世界最高峰脚下的中科院珠穆朗玛峰站附近执行高空观测任务,到达海拔9032米。海平面,创造了第一个科学观测大气层。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大型科学考察组长姚檀栋(左二)查看天文台数据(5月15日摄)。新华社 记者 孙飞 摄

新纪录、新突破,令人兴奋。

“60多年前,当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时,他们连登山靴和冲锋衣都造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站站长马伟强说。科学。

马伟强认为,本次科考人才聚集、设备先进、创造多项新纪录,证明了党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也表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致全世界。为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青藏高原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新高地”。近两三十年来,中国在冰川变化、气候变化、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已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蒲世龙表示,通过这次科考,中国科学家进入了珠穆朗玛峰研究领先世界的“新境界”,必将达到科学的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右一)与科研人员在珠峰大本营和绒布冰川之间徒步(5月1日摄)。新华社 记者 蒋凡 摄

精神高度的中国丰碑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珠峰地区极度寒冷、缺氧、艰苦的生活中,我们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精神,勇敢地登顶。 ,为保护“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贡献汗水、智慧和勤劳。

西藏素有“雪国”之称。姚檀栋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数十年与冰雪打交道。他是我国冰芯研究的先驱之一。朴世龙说,“姚先生在高原工作就像在平原工作一样,他似乎永远不会缺氧,我想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让他精力充沛。”

这次珠穆朗玛峰科考中有很多女性。今天是母亲节,他们感触良多。

2005年,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教授刘永琴第一次来到珠峰时,女儿正值初中关键时刻,无法让她平静下来的愧疚感让她很难受。 。

“今年母亲节,我重返珠穆朗玛峰,我的心与我年迈的母亲同在。”刘永勤表示自己不能陪在母亲身边,自己要照顾她。 “我只能面向珠穆朗玛峰,祝亲爱的妈妈健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康世昌考察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区(5月8日摄)。新华社

康世昌的青藏高原野外考察从1993年开始,在近30年的科考生涯中,爬冰、卧雪是常事。他说:“我记得在珠穆朗玛峰完成科学研究一年后,我拆掉了帐篷,离开了冰川,睡垫下的冰面上出现了明显的‘人’形冰痕。”

这次珠穆朗玛峰科考期间,康世昌深入海拔6350米的营地,以身作则,撰写了《珠穆朗玛峰研究生论文》。



我国自主研制的“吉木一号”Ⅲ型浮空器(5月15日摄)。新华社 记者 孙飞 摄

29岁的科考队员王绍勇在此次科考中出发测量冰川厚度。他带着重型设备来到东绒布冰川海拔6500米的地区,获取了大量数据。他说:“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科学研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只有走到第一线,突破界限,才能获得新知识。”

因为中国人不畏风雪,勇往直前。探索未知,中国力量铸就又一座丰碑。 (记者供稿:田金文)



德清欧珠(左)与队友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830米处建立了世界最高的自动气象站(5月4日摄)。新华社 特约记者与索南·多尔吉 摄



在珠穆朗玛峰顶,科考队员采集冰雪样本(5月4日摄)。新华社 特约记者与索南·多尔吉 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珠穆朗玛峰   科考   珠穆朗玛   冰川   青藏高原   中国科学院   新华社   王国   珠峰   山河   风雪   中国   科学研究   记者   天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