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剧减重100斤,消失已久的贾玲,再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

“已经去世的母亲,却成了她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动力。”

提起演艺圈内的女导演,或许曾经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但随着贾玲导演完《你好,李焕英》,她似乎成了“国内女导演”中最有记忆点的一个。

这部电影让无数人为她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落下热泪,更对一贯搞笑的贾玲,在看法上有了极大的改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贾玲因为这部电影,直接在演艺圈“封神”了。

只是在贾玲爆红的背后,谁又能知道她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呢?

出生后家境窘迫,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还是以姐姐辍学为代价,后来在北京的日子又是饥一顿饱一顿,差点被迫回到老家。

如此种种,让贾玲走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所幸苦心人,天不负,贾玲终究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1982年,贾玲诞生在湖北襄阳一个朴素的农村家庭,父母每天都是勤劳地在田间劳作。

在收成不忙时,他们会进镇上的化工厂挣些零钱。

忙于谋生的父母,像放飞鸟儿一般,让贾玲和姐姐自由成长。

贾玲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四处奔跑,赶着邻居的鸡鸭鹅闹个不停。

有时候玩得太嗨,甚至不小心"践踏"了邻里的菜地。

她的胃口也相当好,时时刻刻都想尝遍各种美味,连换牙的痛楚,也无法阻止她大口啃食苹果或者甘蔗。

然而值得瞩目的是,当电视机开启,《曲苑杂坛》的旋律响起,这个平日里爱玩爱吃的她,立刻安静下来,眼神专注入神。

被节目中的表演吸引住之后,仿佛被魔法捆绑,她会模仿其中的每一个动作、神态。

而每当她以这番模样面对父母和姐姐时,总能引来家人的开怀大笑。

在父母的欣赏与期待中,她对自己的表演充满了信心,这使她成为出色演员的目标,更加坚定。

贾玲从小学习成绩就相当不错,然而在2000年,饱受荣誉的她,第一次品尝到了人生的酸涩——高考失利了。

未能如愿进入大学的校门,她毅然来到北京,靠着做服务员维持生活,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功课。

2001年,她鼓足勇气参加了中戏的艺考。

为了增大被录取的概率,她同时报考了戏剧和喜剧两个专业。

“足智多谋”的她,以出色的成绩,顺利闯过了两个专业的招生面试。

听说妹妹考上大学后,姐姐贾丹彰显出无私,决定放弃自己的大学生涯,把机会让给妹妹。

因为家庭条件紧张,负担不起两个人一起上学的费用。

可惜的是,最终决定转业的关键电话,贾玲给错过了,接通电话的是乡村口音浓厚的母亲。

在与招生办沟通时,母亲将“戏剧”误解为“喜剧”。

于是,贾玲就这样进入了冯巩的喜剧班。

尽管当时清丽的贾玲在班里是焦点,但这并没有帮到她多少。

反而因为外貌,使得她常被安排演绎没啥内涵的角色,比如生活艰苦的小媳妇等等。

限制性的角色设定,让她在台上并不能尽情发挥,反而有了偶像包袱,既怕大声说话,也怕行为失礼。

时间久了,打击了贾玲对成名的憧憬,她开始怀疑是否该退出演艺圈。

就在她的职业生涯陷入迷茫时,家中传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母亲病危。

得知这个消息,贾玲马上连夜乘火车赶回家,再次看到姐姐时,她却发现姐姐已经被悲痛冲垮,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

因为贾玲是家中的希望,所以姐姐挤出勇气,对她说:“你不能一直伤心,妈妈在天之灵会看到的,她会一直默默地保护我们。”

然而,贾玲渡过了这个精神上的挑战,经济压力仍让她感到艰难。

姐姐当时每个月只能赚到800元的生活费,可为了扶持妹妹,姐姐自己只会留下300元。

可即便如此,抛去吃喝,贾玲还是无法支付房租。

而且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姐姐,甚至还做出了放弃举行婚礼的决定,仅仅是为了能省下点钱供贾玲读书。

姐姐这份付出和牺牲,维持了整整9年。

为了支撑贾玲继续去追寻梦想,父亲更是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

母亲走后,父亲与姐姐成为了她坚实的后盾。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贾玲被邀请参加了相声小品邀请赛,并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了一等奖。

评审冯巩,被她的喜剧才华所吸引,决定将她收入门下,当亲传弟子。

但遗憾的是,这些美好的变化,母亲都没有机会看到了。

虽然在这次大赛中得了一等奖,但贾玲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平静,母亲的缺失,让她的生活始终笼罩在阴影之下。

毕业后的贾玲,成为广播艺术团的一员,生活环境还是相当艰苦。

她在个几平米的小地下室里,哪怕在北京寒冷的冬天,也舍不得买一个电热毯。

那时候,钱对于她来说,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为了更快赚到钱,她甚至愿意接七块钱一场的低价演出。

看着妹妹如此疲惫而又坚韧的姐姐,无奈之余,只能打电话劝她回老家。

但贾玲并没有放弃,支持着她的是心中的期望和承诺,那便是母亲交给她的梦想。

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向老师冯巩讨救,告诉他自己的处境。

冯巩了解这一情况后,义无反顾地帮助起了这个小姑娘。

听从冯巩的建议,贾玲开始正式进入喜剧界,她没想到,这竟让她一路火了整整十年。

她伴随着冯巩,穿越一座座城市,加入一次次的公益表演,即使没有收入,冯巩都会主动给她一些费用,她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开始改善。

2008年,她以小品《大话捧逗》小获名气,连续演出了将近100场。

不久后,在冯巩的协调安排下,她和搭档白凯南开始多次结伴演出。

2010年,肩负着冯巩的期待,两人的相声作品,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虽然是在节目最尾声,但人们还是记住了这个逗人开怀的小女孩,她的表演引发了一轮轮欢笑和掌声。

从那时起,贾玲的名字就一直被大众所记住,她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贾玲终于以她独特的方式,点燃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贾玲交了一个男朋友。

起初他们的情感甜蜜如蜜,但随着贾玲更加专注于事业,男友感到被冷落,不断的争吵成为了家常便饭。

而贾玲外出演出,有时需要扮丑的角色,看似疯狂的她,让男友心疼不已。

男朋友认为贾玲太累了,对喜剧付出了太多,不如就此退出,安心结婚生子。

然而,这与贾玲对喜剧的坚定热爱,产生了冲突,两人的观念碰撞出矛盾,最终只能是分道扬镳。

春晚让贾玲星光闪耀,她开始参加各式各样的节目,但并未赢得师父冯巩的满意。

像《百变大咖秀》那样“几乎没有底线”的节目,贾玲以“恶搞自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各种搞笑表演。

虽受到欢迎,但冯巩认为这一切过于非主流。

然而,他也知道贾玲只是为了生存,因此也没将责怪之词挂在嘴边。

随后的日子,贾玲带上张小斐,登上了《欢乐喜剧人》的舞台。

她们在那儿延续了春晚的传奇,让人们发现了贾玲这位机智而善良的女喜剧人。

随着她的名声再次攀升,贾玲和伙伴们创建了大碗娱乐公司,从此她的生活富足起来。

得富之后,贾玲没有忘记自己的父亲和姐姐贾丹。

回到故乡,她为他们购置了房产和小汽车,可见她仍然牢记对家庭的责任,展现出愈发动人的风采。

贾玲的心中,始终装着她深爱的母亲李焕英。

每当回忆起与母亲共度的日子,她总会问自己:“我有足够的勇气把这些演给别人看,成为一个给妈妈的献礼吗?”

然而每次正确的答案浮现后,泪水就无法控制地流淌下来。

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贾玲演出了小品《你好,李焕英》,使得观众们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此后,贾玲决定用更大的平台,让妈妈的名字闪耀——她要把这个小品改编成电影。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贾玲花费几年时间,学习电影知识。

贾玲说:“我之所以选择执导电影,并不是为了做一名导演,而是因为我想拍李焕英。”

2021年,《你好,李焕英》终于公映,观众们被电影中母女间饱满的感情牵动着。

当扫过那行朴素却深情的字“你好李焕英”时,有记者问贾玲:“如果电影名叫‘你好,妈妈’,是否会更亲切呢?”

贾玲稳稳地凝视着记者,真诚地回答:“她是我的母亲,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她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灵魂的人。”

整部电影,充满了欢笑、泪水和温情,看似滑稽的一幕幕,到记忆里都变得含义深长。

儿时的欢乐,仿佛变成了悲伤的泪水,这恰恰证明了怀念之苦。

当我们回忆起与某个人共度的时光,无论当初我们是多么无忧无虑,但现在的我们都会感到些许痛苦。

因为我们都清楚,那个人,再也无法回到我们身边。

所以,当电影《你好,李焕英》成功抓住大众的心,票房达到惊人的56亿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因为它并不是“命苦卖惨”,这是贾玲倾尽心血创作出来的“回忆佳作”。

电影一经上映,贾玲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和邀请。

其中,冯巩师父在影片中的出现,让人相当惊喜。

曾经,有人对贾玲与冯巩的关系出言质疑,但是他们在电影里相聚,彰显着两人恒久不变的师徒情谊。

电影致敬母亲后,人见人爱的贾玲,毫无停歇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近日,刘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正在协同贾玲制作另一部电影。

而且为了迎接新角色的挑战,贾玲甚至计划减去近100斤的体重,简直惊掉网友的眼球。

刘寅还分享了片名为《热辣滚烫》,已经完成了一些拍摄,并进入休息阶段。

而在此之前,张小斐在微博上发布了他们的合照,以庆祝贾玲的生日。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已经瘦下来许多的贾玲,穿着灰色T恤,看上去非常健康。

回顾贾玲的人生旅程,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励志故事,而是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失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比一无所有更令人恐惧。

而在失去后,你会选择自暴自弃?还是勇敢生活?

坚强的贾玲,已经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都会   刮目相看   喜剧   导演   你好   角色   演出   姐姐   母亲   父母   电影   世界   贾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