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日本泄洪系统的苏州泄洪系统

#时事热点头条说#


上图就是日本东京圈地下泄洪系统。

东京圈地下泄洪系统主要是指日本埼玉县春日部市国道16号沿线的地下约50米处,为了防止洪水而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建造的巨型隧道。运用日本先进土木技术建造,也可称之为排水“宫殿”,东京圈“外围泄洪系统”。该系统可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拱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害。

这一系统于1992年到2006年竣工,总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这个工程的主体包括总长6 .3公里、内径10米的地下管道,5处直径30米、深60米的储水立坑,以及一处人造地下水库,水库长177米、宽77米、高度约20米。

作为东京圈的日本埼玉县春日部市国道16号沿线地下约50米处,这座运用日本先进土木技术建造的排水“宫殿”,东京圈“外围泄洪系统”,由内径10米左右的下水道将5条深约70米、内径约30米的大型竖井连接起来,前4个竖井里导入的洪水通过下水道流入最后一个竖井,集中到由59根高18米、重500吨的大柱子撑起的长177米、宽78米的巨大蓄水池“调压水槽”,最后通过4台大功率的抽水泵,排入日本一级大河流江户川,最终汇入东京湾,全长6.3公里。

水库容积约数十万立方米,可以起到存蓄洪水的作用。同时,水库还装有4台由航空发动机改装而成的高速泄洪装置,单台功率达14000马力。全部开动时,可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迅速排出洪水。

很少有人知道,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一带(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很多著名的老街、古镇,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初心就是开始于春秋时期吴国的相国公伍子胥筹划的泄洪系统、漕运系统,星罗密布的泄洪系统至今不但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泄洪功能,还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打卡胜地。



吴国在长达约六百年的期间里,国都多次迁徙,这就导致出现多座都城的遗址。

1954年镇江市丹徒县大港乡烟墩山古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宜侯夨(zè)簋(guǐ)”,铭文共126字,保存下来115个,记述的是周康王册封“夨”于宜地为宜侯的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接受这样的观点:“夨”就是仲雍的曾孙“周章”,“宜”是吴国的前身,吴国早期国都就在江苏镇江一带。

后来由于西面的楚国越来越强大,向东吞并,吴国无奈东迁,进入了原属越国人的领地,引发吴越之战 ,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和西施美人计的故事。

上图:位于苏州木渎古镇的灵岩山,春秋时期叫姑苏山,山上有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和“姑苏台”的遗迹。

江南众多水乡之一的木渎古镇,这一旅游胜地,是苏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伍子胥把吴国旧国都整体迁址到木渎古镇东北面建“阖(hé)闾(lǘ)大城”,即现在的苏州古城区,苏州古城区就是姑苏区。

苏州别名姑苏。姑苏的“姑”,远古时期吴越语系里的语气助词,无实际意思,就像现在中国有的地区习惯加个“儿”,如板凳儿,和板凳一个意思,“儿”在这里没有实际意思。姑苏的“苏”,原指“胥”,远古时期的吴越语系里,“苏”“胥”同音,后来将错就错,干脆把“姑胥”读作“姑苏”,就和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一样,把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浒(hǔ)墅关”误读“浒(xǔ)墅关”,因为是皇帝,就将错就错,后来已经长期的习惯成自然了,也读作“浒(xǔ)墅关”,浒(xǔ)作为地名,早已正式记录在《新华字典》里。

苏州自有文字记录以来有4000多年的历史。继承吴国国都“阖闾大城”的苏州城,建城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2500多年过去了,苏州总体来说,至今仍然保持着吴国相国公伍子胥“城建工程和水利建设同步进行”的理念。

建城池,全世界最好的方案就是有着丰富的水源地,但密集的城市人口最好不要离水源地太近,不利于泄洪防涝,最好在离水源地不近也不远的高处建城池。苏州就完全符合这个最好的要求。

当然,现在交通发达了,开汽车很快就会到达苏州最重要的饮水水源地:太湖。同样著名的阳澄湖作为苏州的备用饮水水源地,阳澄湖里的阳澄湖大闸蟹驰名世界。

水利建设天才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但苏州的文史专家认为伍子胥生年无法考证。

伍子胥,芈(mǐ)姓,伍氏,字子胥。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今湖北监利人)被迫害,冒险远逃至吴国。受吴王阖(hé)闾(lǘ)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当时,吴国的国土在今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伍子胥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名非常天才的城建专家和水利专家。伍子胥城市建设和水利建设的影响更大、更悠久、更造福黎民百姓至今。

伍子胥对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一带水利建设,是继远古大禹治水之后,第二位对江南一带治水作出了伟大贡献的古人。

伍子胥先后筹划开挖了两条运河,“胥河”和“胥浦”。

胥浦从吴国国都今苏州通向今杭州湾,遗址在今上海金山区。

胥河,在苏州段习惯叫胥江,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

上图:胥河。胥河在苏州段,习惯叫胥江。

胥河(又称胥溪、胥溪河、淳溧运河、芜申运河,胥江)源出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上游连接长江在安徽芜湖的支流“水阳江”,下游接太湖水系荆溪。在今江苏常州胥河设有落蓬湾水站。

胥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春秋时期,是全世界开凿最早、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至今仍在发挥航运作用。

瑞典在公元1832年开挖的名叫果达河的人工河,是欧洲最早的运河,比中国的胥河要晚2300多年。

胥河全长30.6公里,分为上河、中河、下河三段,上河西连固城湖(古丹阳湖的一部分),下河东连荆溪,中河有长达5公里的茅山余脉岗地,构成“太湖”与“水阳江”两个水系的分水岭。

胥河又与姑苏城内人工开挖的古山塘河,古上搪河,古护城河等等星网密布的水系连为一体,最终成为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图:苏州星罗密布的水系之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伍子胥筹划的胥河,在灌溉、航运、防洪、泄洪等方面,至今仍在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一带发挥着重要作用。

伍子胥筹划的各大小水利工程既避免了吴国当时肆虐的水患,又便利了吴国的漕运和灌溉,对吴国百姓的生计、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并深刻影响至今,造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名。

江南一带从2500多年前伍子胥的水利建设开始,就没有出现过大的水灾,顶多有点浅浅的积水、而且这种情况极其少。

如今,为了纪念伍子胥,伍氏后人还会在端午节聚集苏州,参与伍子胥公祭活动。并建立了伍相祠,表达了人们对伍子胥不朽功勋的崇敬。

吴王阖闾去世后,继任者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死后遗体被投入今天的杭州钱塘江。古代江南一带的端午节纪念的不是伟大的楚国人屈原,而是同样伟大的原楚国人伍子胥。

由于伍子胥尸沉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更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最早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同样伟大的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从古到今,有着多种说法,除了伍子胥、屈原和曹娥等人物纪念说,还有龙节、蓄兰沐浴等说法。上古时期生活在河南黄河流域一带的华夏族先人以龙为部落标志,伏羲、女娲、轩辕等人都是龙族著名领袖,后人自称龙子龙孙、龙的传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举行盛大的龙祭,叫做端午节。

上图:位于苏州盘门景区内纪念伍子胥的伍相祠。

伍子胥在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认为太湖东岸低洼地带当时水患肆虐,沿着太湖东岸的山丘可以作为军事防御屏障,而比太湖东岸地势要高的大后方、吴中大平原土地肥沃,正是建设吴国都城的绝佳之地。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近24公里)的阖闾大城。

阖闾大城就是今天的苏州市古城区,即姑苏区。

而作为军事堡垒的“阖闾小城”,周长有近4公里,在太湖北岸,今江苏省无锡、常州两市交界处,这两地交界处的“阖闾小城”不是吴国相国公伍子胥筹划的新国都,和史书记载的吴国新国都的规模相差太大,其规模之小,应该属于军事堡垒。

军事堡垒“阖闾小城”遗址在今天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里村和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湖山村之间,现在的名字叫无锡阖闾城遗址。


伍子胥在公元前492年建立第二代嘉兴城(今天的浙江省嘉兴市古城区)。

这就是至今江苏南部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北部一带的老街、古镇(包括乌镇),都是从伍子胥开始,人工开凿的四通八达的密布水网,形成了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的唯一原因。在伍子胥筹划水利建设之前,包括乌镇在内的这一带,一直都水患肆虐。

伍子胥继承和发展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使得低洼地带的“太湖流域”泄洪的时候,可以四通八达的及时疏向长江汇入大海。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吴王阖闾元年“吾国在东南僻远之地,有江海之害,内无守御,外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伍子胥“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阖闾听后,命伍子胥筹划筑城之事。《吴越春秋·卷三·阖闾内传》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四处奔走,踏勘地形。他勘测至西北角,感觉此处地块尚好,可以建城,但经过复测,发现此处地势较低,须另选地块。这西北角之地,即今天的苏州市相城区,因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意欲建“城”而得名,这在《姑苏志》《苏州府志》等志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经过多方勘测,伍子胥发现一处地块:西南部多丘陵,并有浩瀚的太湖,东北部则是一块地势比较高的大平原。西南部与东北部之间的这地势比较高的大平原,是非常理想的建城地址。在这里筑城,离低洼太湖不近也不远,开挖星罗密布的人工河,使得水运十分方便,城内如遇干旱,人工河可引充沛的太湖水进行及时补充,东北部比较高的地势,城内如有水患容易泄洪,使得洪水及时疏向长江汇入大海,西南部多山,可以作为军事防御屏障。

引太湖水作“濠”,“濠”习惯称“护城河”。今苏州阊门外“南浩街”“北浩弄”,原名“南濠街”“北濠弄”。护城河围绕阖闾大城,河面宽阔,濠和城墙就如天堑一般,作为防护屏障。

阖闾大城和护城河,自2500多年前建造,开挖以来,基址至今没有变动。

苏州护城河,引胥江水而入。胥江,全世界开凿最早、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宋朝《吴中水利书》记载:“自春秋时,吴王阖闾四年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舟,通太湖,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

到宋朝的时候,未始有废。到今天,仍然未始有废,不仅起着防涝泄洪的作用,还因为2500多年来,发达的漕运,使得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一带,经济发达,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如今漕运不再是最主要地位了,被更先进的运输代替了,但自古以来“仓廪实而知礼节”养成的良好人文环境,是挑选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一带,星罗密布、四通八达的古代人工开凿的大小河流,不仅成为了旅游打卡的热门景点胜地,而且仍然还是全世界最好的防涝泄洪系统。

2500多年过去了,苏州总体来说,至今仍然保持着吴国相国公伍子胥“城建工程和水利建设同步进行”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苏州   吴王   楚国   姑苏   太湖   大城   吴国   水利建设   江南   日本   运河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