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川妹子,意外成为飞行员,有四年民航飞行经验,工作机械重复

#空姐# #中国机长# #人物故事# #女飞行员# #飞行体检#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804位真人故事

我是梁梦舟,职业民航飞行员。

很多人小时候都写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我也不例外。当时写的是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知道飞行员这个职业,但从没想到以后要成为飞行员。

直到高考前夕,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走进一场面试,才发现,原来还有更大的挑战,这瞬间点燃了我的征服欲。我对自己说,男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也可以。

最终,经过了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器官非常严苛的检测。我成为几千名飞行员中,仅有的十余名女性之一。从此开始了“逃离地心引力”之旅。

(我已有四年的飞行经验)

我是90后,性格直爽的川妹子,喜欢运动,曾经为了锻炼身体学游泳,没想到有点天赋,差一点走上职业运动员道路。

因为喜欢小动物,小时候梦想过当海洋馆饲养员,也知道飞行员,但从没想过未来会从事这个职业。父母对我是鼓励式教育,只希望我自由快乐地成长。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不理想,很自责,父母不但没有责怪我,还鼓励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考得比你还差呢。”让我不要有太大压力,放平心态,享受学习的乐趣就好。

所以,我从小心态比较放松,不争不抢不攀比,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正是因为父母的不束缚,让我做事可以摆脱很多条条框框,天马行空,敢想敢做。

2011年,中飞院在我所在的高中招生,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去面试空乘,去了才知道是招飞行员。那时,我觉得男生可以做到的事,我也可以,父母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我结束工作,走下飞机)

于是,我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近乎苛刻的体检。

体检分为初检和复检(注:网络上有上万字体检细则)。除了一般的体检项目外,从内到外,对每一寸皮肤、每一个器官都进行了检测。比如,身上不能有疤痕、胎记等。

我印象最深的项目是,医护人员把一种很特殊的眼药水滴在眼睛里,滴完之后,瞳孔会散开,然后在人难受的情况下,坐上不停旋转的椅子。模拟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人体的反应。

一个月后,我又顺利地通过了复检。但是,要当飞行员,体检只是第一关,高考分数还要达到二本分数线,才能被录取。高考结束后,我很顺利地拿到了中飞院飞行技术专业录取通知书。

作为家乡首位女飞行员,我得到了巨大的关注。不仅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当时比较流行的社交软件也一直在推这条新闻。同学和朋友们都在转发相关报道,还跑去报刊亭买好几份报纸。

(我学习飞行知识)

一时间,我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红人。很多人以为,我可能会像电视里面演的一样,高兴得上蹿下跳,欣喜若狂。但我对待名气始终比较淡然,没有转发,也没留报纸做纪念。

那时,我受到的教育是,要低调,看淡名利。现在回头再看,其实,人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表示认可,完全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而不是藏着掖着。

就如黄永玉所言:“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2011年,我就读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技术专业。学校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全球民航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的特色高校。

至此,飞行员的道路才真正开始。

学校的管理方式类似于军校。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跑操,被子叠成豆腐块,上课之前要集合,平时必须穿制服,走路也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晚上还要熄灯查寝。

(我开始飞行)

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对我影响非常大,直到现在,我依然保持着严于律己的生活。

大学前两年以理论为主,课程有飞机原理、空中领航学、陆空通话、航空体育等。我最喜欢的课程是陆空通话,主要讲解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与地面保持沟通时的“加密语言”。

这种“加密语言”虽说也是语言,但与日常英语会话有很大的差别,比如taxi的意思是出租车,但在航空领域是“滑行”的意思。

体能训练也必不可少。女生要求跑3000米,训练耐力。还要接受固定滚轮、活动滚轮、旋梯等训练,锻炼前庭功能和心血管功能,这些都是成为飞行员的必经之路。

大学后两年,我们开始进行小飞机训练。和在驾校学车一样,教练会坐旁边,帮你踩刹车,99%的飞行落地需要教练帮忙。我第一次落地时,是在没有教练帮忙的情况下完成的。

(我在工作中)

当时,我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事情,心里很高兴。我知道就像鹰击长空必经练翅之苦一般,我又一次挑战了自我。

2015年,我入职某航空公司,正式开始民航飞行员的职业道路。首先进行了两个月改装训练,之后,又有两个月的实习期,主要任务是观察别人怎么驾驶飞机。

最后,通过一项实操考试,就开始正式驾驶大飞机了。

航司的晋升通道一般是:副驾驶-机长-教员。每次晋升只有飞行时间一个硬性要求。我现在的职位是副驾驶,积累3000小时的飞行时间,才可以申请成为机长。这个过程大概需要4-5年。

从事这一行业以来,我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心态,刚开始,我有种依赖心理,很多事都依靠机长,现在我主动扛起了责任。我觉得既然选择了飞行,同时也就选择了责任。

(不飞的时候,我享受闲暇)

还有害怕恐惧心理。因为在飞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强烈的气流,导致飞机异常颠簸。这时,我会提醒自己,任何情绪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很正常。

然后,冷静理智地根据具体状况申请改变航向或高度,按照飞机操作要求,选择相应的速度,并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客舱,做好防颠簸准备,以便将可能带来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其次,作为职业飞行员,还要严于律己。公司对飞行员的体重和各项指标都有严格要求。比如血脂、血糖等,这就要求飞行员平时也必须保持自律的生活习惯。现在,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会游泳、练瑜伽、跑步等。

在外界看来,这份工作有很大的职业光环。当我告诉别人我的职业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在飞机上过生日)

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问我:“飞上天是什么感觉?”我说;“是自由和敬畏”以前,我觉得敬畏自然仅仅是书上的概念,真正驾驶飞机后,才明白,这不是喊口号。

从驾驶舱向外看,视野非常开阔,太阳、月亮、星星、白云、彩虹尽收眼底。这时,除了自由带来的愉悦感外,更多的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普通人眼里的一朵漂亮的云,经过飞机的雷达扫描,机长利用专业知识做判断后,再精确计算飞机应该和它保持多远的距离,该绕着走还是穿越云层,容不得半点马虎。

因为飞机在天上飞,不是演浪漫片,如果硬闯的话,不是欣赏美景,而是遭遇雷电,给旅客带来的感受就是颠簸或其他危险。

还有人觉得飞行员很光鲜,但其实这是一种机械式重复的工作,单调枯燥且辛苦。飞行时,要学会自己找乐子。比如每次看到彩虹,我都会默默许愿。

(我喜欢美食)

飞行员的工作,还给人一种未知的神秘感。通常情况下,我会提前一周接到下一周的飞行任务。

也就是说,我完全不知道下一周自己会在什么地方,会遇到什么人,可能是上海,也可能是东京。

除了神秘感,更多的是漂泊感。我一般很少呆在家。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大概有20天住在酒店。很多时候,我一觉醒来,根本不知道身在何处。

节假日,这种漂泊感会加剧。我上一次跟父母一起过年是4

年前,而上一次回家见父母还是前年国庆节,我又独自吃泡面度过了去年的除夕夜。父母当然希望我能回家,但他们深明大义,告诉我要以工作为重。

我们是护送乘客回家团圆的人,自己却不能和家人团圆,反而忙碌地奔波在工作一线。不过,每当护送人们安全抵达,心中的使命感就掩盖了失落感。因为在华灯初上,万家团圆之时,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我的生日照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

迄今为止,我已有四年民用客机飞行经验,最大的感触是,在男性为主导的情况下,女性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正因为女性少,使得每个女性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要努力克服,在男性压倒性人数优势下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审视和挑剔。

比如,在飞行训练过程中,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犯错误,如果是女性的话,别人就会说,因为她是女人,难怪飞得不好,如果飞得好,又会说,一个女人竟然这么厉害。

其实,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在飞行上有独特的优势,如更加注重细节,操纵上更细腻。

但是,无论你做得好不好,最终都会指向,你是一个女人。这一路遭受的非议还有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别人要大得多。因此,必须要有屏蔽的能力。

(我和朋友在一起)

说到底,外界之所以对女飞行员津津乐道,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女性太少了。我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与一位军航飞行员的合影,结果评论区都在评价谁更美,甚至还有很多不友好的评论。

这点让我感觉很悲哀,人们的关注点永远是外在,飞行员本是一份职业,可是女性做飞行员,总要冠以女飞行员或美女飞行员,反观男性却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如今,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全球第一,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女性的身影,女性的价值越来越突显,不公平的性别秩序却依然存在。在这里,我呼吁大家能够公平对待女性,她们是你们的妈妈、姐妹、妻子和女儿。

她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理应得到该有的公平和尊重。女性本身也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满足自我需求,与不公平的声音、亲密关系、待遇和道德标准等抗争。

(女性应该得到尊重和公平)

可喜的是,据记载,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女性参与到这一行业中来,用事实证明飞行没有性别界限,只凭能力。

回首过往,我感谢当初的自己,即便明白飞行员是一条充满荆棘的上坡路,也能勇敢挑战自我。尽管再美的蓝天白云也抵不住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但我从不后悔当时的选择。我希望能一直飞到老。

同时,我也感谢飞行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受,生命的辽阔、地面无法见到的美景以及对自然的敬畏等。更感谢飞行能够让女性打破性别的沟壑,见证女性参与更多社会分工的可能性。

未来,我将驾驶大飞机继续翱翔在祖国的蓝天白云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欢迎关注飞行员梁梦舟“Misspilot”)


【口述:梁梦舟】

【编辑:云之月】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飞行员   都会   工作   机长   敬畏   民航   意外   父母   飞机   经验   女性   职业   喜欢   机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