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如今过得怎样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江诗月

编辑|江诗月

前言

“巨婴”刘思琦,16岁穿衣要人帮、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向

忍无可忍的父母,为了“教训”女儿,将她送去《变形计》历练一个月。

可过了16年“无法无天”日子的刘思琦,真的能做出改变吗?如今的她过得怎样?

优渥环境下的“巨婴”

刘思琦生于2001年,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她的父母创业成功,生意日益兴旺,家境十分优渥。

但是,刘思琦的父母忙于事业,无法陪伴女儿成长。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刘思琦的父母决定让女儿过上“公主式”的生活。

他们先是请来几位专业保姆,照顾刘思琦的起居和生活。保姆们对刘思琦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刘思琦的童年还算幸福。

但刘思琦的父母担心保姆们不够尽责,又把家中的一些亲戚请来帮忙照看刘思琦。这些亲戚中,有叔叔担任司机,有小姨当保姆,还有其他亲戚轮流照看刘思琦。

众人的呵护下,刘思琦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家务,所有的事都是有人伺候。她养成了依赖他人的性格。

不仅日常生活需要人伺候,就连指甲都需要别人帮忙剪。16岁那年,刘思琦已经完全无法自己照顾自己。

刘思琦还养成了任性跋扈的脾气。剧烈的情绪起伏经常会导致大发脾气,有时候还会无故摔打家人和东西。

一旦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吵大闹。刘思琦的父母对此也从未好好管教过她。

刘思琦最大的爱好就是购物。她喜欢的东西从不问价格,直接买下带走。

每次出门购物,总会花掉上万元,有时还会突然送出几千元小费。刘思琦的父母对此从不阻止,也不对女儿的挥霍行为进行引导。

有一次,刘思琦在网上看到一个发廊的发型照片,非说要去300多公里外的那家发廊做头发。

刘思琦的母亲为此专门联系了当地最大的发廊,希望女儿就近处理,但刘思琦死活不听。最后,刘思琦的叔叔只能开车将她送到300多公里外的发廊,完成她的心愿。

另一次,刘思琦想体验挣钱的感觉,就去买了一批手机壳,想在街边摆地摊销售。

她买的手机壳单价就要几十元,但刘思琦把手机壳仅以两元的价格贱卖。最后,她的“创业”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赔了几百块钱。

但刘思琦的父母还是夸奖女儿“创业精神”,并未对她的浪费行为表示反对。

随着刘思琦逐渐长大,她的问题行为日益严重。刘思琦的父母为她生了一个弟弟,希望女儿能够学会关心别人。

可刘思琦不仅没有因为弟弟的到来而改变,反而经常无故打弟弟发泄怒火。

一天,刘思琦回家发现弟弟在吃她最爱的草莓冰淇淋,顿时大发雷霆。她一把将弟弟手中的冰淇淋夺过来狠狠摔在地上,然后又殴打起弟弟来。

弟弟哭着喊着,刘思琦的父母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严重问题。

为了让女儿改变,刘思琦的父母选择让她去参加《变形计》。在父母的威胁下,刘思琦不得不去到贵州山区参加节目。

对一个从未离开家的“巨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节目组是否能帮助刘思琦成功转变,训练她的独立生活能力,这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至少,刘思琦的父母意识到了问题,并且为女儿谋求了改变的机会。我们要相信,经过这一番蜕变,刘思琦终将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

叛逆少女的转变之路

《变形计》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需要她和两个小伙伴来到一个偏远的农村过30天的“变形生活”。

她刚到村口时,节目组按照惯例没收了她的现金、电子产品等物品。

当节目组要求她交出所有化妆品时,刘思琦却死活不肯,她抱着行李箱坐在地上,无论节目组怎么劝说都不松口。

刘思琦向来用化妆品来掩饰自己的脸上的瑕疵,对她来说化妆品重要过生活必须品。双方僵持了很久,刘思琦才不情不愿地带着箱子离开,决定先去目的地再说。

刚下过雨的山路泥泞不堪,道路又十分狭窄,脾气上来的刘思琦竟直接将行李箱仍在路上不要了。

来到山顶的村子后,她看到这里简陋破旧的环境,深感后悔参加这个节目。在这里,她连洗把脸的水都要靠自己下山背,这与她所想象的高级生活差异太大。

更让她崩溃的是,这里的伙食非常简单,她一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公主”,怎能吃得下这些粗茶淡饭。

刘思琦生起了气,开始绝食以示抗议。其他两个小伙伴劝她应该体谅生活艰辛的村民,不要这样任性,刘思琦这才停止了绝食,但依然满心不乐。

几天后,刘思琦实在受不了这里的生活,决定下山寻找自己扔掉的行李箱,因为那里面装的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父母的爱。

其实她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箱子,毕竟那是她整个人生的依托。农村父亲见她为难,主动提出要带她一起寻找。

这一路上泥泞湿滑,农村父亲时刻扶着刘思琦,生怕她一个不小心摔倒。经过村民的帮助,行李箱终于被找到了。

刘思琦欣喜若狂地拥抱着箱子,却在这时和工作人员又因化妆品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两个小伙伴连忙上前劝架,告诉刘思琦外表不是最重要的。就在这时,农村父亲说了一句“我的女儿最漂亮”,这句简单的话让刘思琦内心澎湃。

也许是因为在城市总是父母疏于交流,刘思琦第一次感受到被当成女儿一般对待,油然而生一种暖意。她红着眼眶诚恳地向工作人员道歉,其他人也为她的转变感到惊讶。

从此,刘思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主动提出想要打工赚钱,以帮补农村父母的家用。

为了给农村父母一个惊喜,刘思琦瞒着父母连夜同两个小伙伴一起去了附近的水泥工地。

她第一次接触这种粗重的体力活,双手沾满了灰尘,脸上也黏满了汗水和泥土。

三人虽然累得脱力,但第一次自食其力的喜悦让刘思琦充满动力。用自己赚的工钱,三人给农村父亲买了新的皮鞋。

后来刘思琦从父亲口中得知,原来她来时走的那条狭窄山路,完全都是父亲一锄一锄凿出来的,只为让孩子上学方便些。

她第一次意识到父爱的伟大,主动提出要帮父亲修整山路。为了防止类似母羊从山路摔死的事故再次发生,刘思琦和伙伴辛苦砍竹子,在陡峭处加固了护栏。

虽然做这些活她还不太习惯,但为了保护路人的安全,刘思琦咬牙坚持完成了工作。

转眼间,30天的变形生活即将结束。目送两位伙伴离开,刘思琦坐在山上,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达到了顶峰。

她望着方向,盼望家人的到来。就在这时,她的家人穿过那条她亲手修葺的山路,缓缓而来。

刘思琦激动地迎上前去,和父母弟弟紧紧拥抱在一起。这30天的生活,让刘思琦找到了本真的自己,她再也不是一个自私任性的少女,而是一个懂事会体谅别人的大女孩。

回到家的蜕变

在村子生活一个月后,刘思琦回到了家。她好像变了一个人,开始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洗碗扫地样样来,家人都吃惊不小。

刘思琦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言行,并向父母诚恳道歉。她表示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再虚度时间。刘思琦放下了奢侈品化妆品,把重心放到学习上,想赶紧弥补自己的不足。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思琦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一所服装设计专业院校。在校期间,她勤奋学习,积极为人。老师和同学都夸她变化巨大,再也看不出从前的娇气劲。

毕业后,刘思琦决定去法国进修深造。出国在外,她习惯了独立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独当一面的女孩。

归国后,刘思琦在一家知名服装工作室找到了梦想的设计师工作。如今的她生活充实,工作认真,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

刘思琦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固然重要,但决定一个人成长的,还是内心的力量。她不畏艰难,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获得了蜕变的机会。

总结

对于被宠坏的“巨婴”,我们能否总抱有悔改的期待?社会真的给了每个人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吗?

改变需从内心开始,外力扶持终究有限。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改变,需要进一步思考。每个人都在成长的道路上挣扎,谁又能说自己一直没迷失方向?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理解和包容,也许每个人都值得第二次机会。在批判他人之前,不如先反省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优渥   花销   辽宁   行李箱   发廊   山路   弟弟   父亲   父母   女儿   节目   农村   刘思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