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突破后,中国的底气

卢克出差了,今天继续由工作室嘉宾 风雨如歌 代班

1881年2月27日正午,南非马朱巴山,天空晴朗得像一张蓝纸,令人陶醉,但山上的科利少将毫无欣赏美景的心情。

子弹嗖嗖地从科利少将身边飞过,他努力让自己保持淡定,举着望远镜眺望四周,在望远镜中,只见身穿卡其色制服的布尔人一点一点地逼近己方阵地,他们匍匐爬行一段距离后便放一枪,然后再匍匐爬行,如此不断反复。

己方阵地上,身穿鲜艳红色制服的英军,在布尔人密集的弹雨中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最后连科利少将本人都被击毙。

这就是著名的马朱巴山战役,原本这场仗是英国殖民者为了教训布尔人而发动的,却反被布尔人教训,1000名英军阵亡了900,其余大部被俘。

此战标志着第一次布尔战争的结束,英国被迫承认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国家的自治。

尽管挨了揍面子上不好看,但这两个地方油水不多,精于算计的英国人不想大动干戈,这事就这么过去算了,而布尔人也愿意签订和约,毕竟他们还是很怕大英的。

但很快,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就发现了金矿,还不是一般的金矿,是史上最大的金矿带,后来的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就是建立在这个超级金矿带上,整个矿带绵延超过240公里,黄金储量达数万吨。

收到消息的英国人眼都绿了,什么狗屁和约,撕了,黄金统统都是我的。

英国人疯狂找茬,用尽各种借口想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但和第一次布尔战争一样,每一次都被胖揍,最丢人的一次出现在1895年。

当时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决定吞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但不打算出动太多正规军,而是找来雇佣兵头子詹姆森,让他带着500人进攻,自己会安排内应。

等你们天兵一到,内应就会打开城门,布尔人必将崩溃,但举事前夕,内应突然不干了,詹姆森没有收到通知,带着500人傻乎乎地杀进布尔人的地盘,然后全军覆没。

此事令英国大出洋相,成为欧洲笑柄,所有列强都来围观起哄,大英帝国还行不行呀?

要是连区区布尔人都摆不平,日不落帝国就要日落了,被架在火上烤的大英已经顾不得什么成本了,从加拿大、印度、澳洲、新西兰和本土调来了大量军队,合计45万人,誓要剿灭布尔人。

为了让布尔平民不敢支持布尔游击队,英国人发明了集中营,将20万布尔平民投入了集中营,造成两万人死亡,后来希特勒就是跟英国人学的。

经过三年的残酷围剿,用尽各种卑鄙手段,英国人最终迫使残存的布尔游击队放下了武器。

虽然获胜者是英国人,但两次布尔战争却成为了公认的英国衰落转折点。

此前的数十年里,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几乎是无法被打败的,那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想打谁就打谁,不仅大清,连沙俄都在克里米亚被揍得鼻青脸肿。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胜土耳其后,试图制定一份城下之盟,夺回自己在克里米亚失去的地盘并扩张领土,沙俄在黑海方向的扩张不符合英国利益,于是英国瞪了沙俄一眼,仅用了一个眼神,就迫使沙俄放弃了。

这是公认的大英巅峰期,大英不再是人,而是“神”的化身,击败英国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说出来只会引起嘲笑。

布尔战争前,没人认为有悬念,前期哪怕揍了大英几次,舆论也普遍认为是意外,大英只是还没做好准备,只要大英做好准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大英竟然一直在挨揍,对付总人口不过50万、军队不过6万的布尔人,英国需要调集45万正规军,两万人阵亡、三万人受伤,并耗费了多达2.2亿英镑的军费(超过英国一年半的财政收入)。

打个布尔人都那么费劲,大英的光环从此褪去,由“神”变回了人,尽管各方仍公认它的实力,但不再认为大英是不可打败的了,其他列强开始蠢蠢欲动,英国的统治成本急剧增加,帝国的衰落开始了。

时间来到2018年4月18日,一张照片引爆了中国的舆论场。

照片中间提着行李箱的人叫侯为贵,中兴通讯的创始人,就在两天前的4月16日,美国政府突然发起对中兴的制裁,在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对中兴出口零部件。

这对严重依赖美国零部件供应的中兴来说,可谓毁灭性打击。

不得已之下,已经退休且76岁高龄的侯为贵临危受命,高情商说法是赴美谈判,低情商说法是跪地求饶。

根据后来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兴合计需要支付多达146亿人民币的罚款,这相当于中兴好几年的净利润,并且要接受美国派遣监军。

这份屈辱的协定传回国内,令国人十分气愤,纷纷指责侯为贵为什么要跪下。其实这与美国的形象,是息息相关的。

和巅峰期的大英一样,冷战后的美国在世界舆论场上的形象,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是人,而是“神”,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是民主灯塔,是山巅之城。

没有什么事情是美国办不到的,如果连美国都办不到,那别的国家更办不到;

没有什么人是美国搞不定的,如果有重要人物离奇死亡又找不到凶手,那一定是CIA干的,看起来只有CIA有这个能力;

实际上,美国看不惯又搞不定的人多得去了,埃苏丹,萨勒曼,拉美后院的马杜罗,他们都没有被搞定,但不妨碍人们继续认为美国是“神”,只要美国稍微发力,一切都会搞定,纯粹是美国不忍心让当地民众受苦而大发慈悲罢了。

因为美国是“神”,所以美国的制裁是一定顶不住的,今天能顶住明天也会崩溃,既然早晚要崩溃,不如早点投降,争取宽大处理,正因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神”性深信不疑,才会有中兴的光速下跪。

在贸易战开始后,呼吁投降的声音才会在舆论场不断传播,你不能说那仅仅是美分在作妖,而是真的有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不可战胜的,连想都不敢想。

即使是最乐观的爱国者,也很难做出2023年华为会王者归来的预判,毕竟看上去,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太大了。

但华为为首的中国半导体工业竟然做到了,而且是一连发布了三款手机,全部搭载麒麟9000s芯片,自信得根本不可能是2020年的库存芯片。

目前有关麒麟9000s芯片和光刻机的内幕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确定,就算当下还没有完全搞定,距离也不远了。

就像大英一个眼“神”就能让沙俄知难而退一样,在华为之前,美国只需要一个制裁,就能让东芝高管牢底坐穿、阿尔斯通被肢解、中兴乖乖跪下唱征服。

理论上对付华为应该不难,谁曾想,对华为进行了数年的残酷围剿,使尽了浑身解数后,不仅没有能杀死华为,还让华为王者归来,未来会更难对付。

“华为战役”的后果其实比布尔战争更严重,布尔战争英国人虽然元气大伤,好歹还是拿下了,而美国并没有拿下华为,更遑论拿下中国。

堂堂超级大国,动用举国之力却连一个公司都拿不下,用尽了制裁手段,却依然被我们突破了核心技术,从此美国的形象不再是“神”,不再是什么山巅之城,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活生生的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就没什么不能打败的。

中国和美国这场仗,历来最大的问题就不是技术,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工业文明时代,没有任何技术是不能突破的,因为所有原理都是公开的。

关键就在于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大小决定资本投入的多少,市场大,诱惑力大,资本投入就多,技术突破就快;

市场小,诱惑力小,资本投入就少,技术突破就慢。

就半导体而言,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没有之一,2022年全球占比超过一半,光芯片进口额就高达4156亿美元。

仅仅是国产替代就是个数万亿的市场,按理说是能刺激天量资本投入,从而实现技术突破的。但诡异的是,我们一直没有这样做,除了长时间被倾销以外,也因半导体是一项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型产业,几乎是最难的产业。

恰好这个产业又是美国所主导的,而美国又是舆论所认定的“神”,因此中国企业长期不敢在半导体领域进行太多投入,有时候不得不碰,也就搞一下设计,制造和设备是万万不能碰的,毕竟“神”能做的事情,我们人是做不到的。

贸易战后,缺乏核心技术的舆论四处弥漫,再次强化了美国“神”的形象,但Mate60打破了这一切,原来,“神”只是美国给自己加的滤镜,原来,我们也能突破核心技术。

当“神”性的滤镜碎了一地后,美国的统治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原先一个制裁、一个眼神能搞定的事,以后得讨价还价,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底牌,你有实力不假,但并没有超出天际。

原先分蛋糕时,你作为“神”不仅可以先吃,还能吃绝对大份,现在所有人都不再认为你有权先吃,绝对大份也会缩水为相对大份。

“华为战役”和抗美援朝最大的不同在于,抗美援朝我们主要是靠体系优势击败美国,就技术而言还是没得比,两军火力相差悬殊。

而“华为战役”纯粹是从技术层面突破,是真正的刚正面。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某些友商会思考,华为都可以难道我不可以?

最近某手机企业重启了停滞多年的芯片研发,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除了打破“神性”,华为的突破带给中国更多的意义,就是有了对抗产业转移的底气。

美国推动产业从中国大陆外移,其发力点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市场、技术和品牌。

美国暂时还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它还有盟友体系,构成了庞大的市场;

其次是品牌,在产业链中,品牌方是主导性的,比如苹果,过去十年加大从中国采购力度,让中国喝到了一些汤,但近年来,苹果逐渐加大了在其他国家的采购力度,这些汤就被端给别人了。

我们作为供应商,除非是台积电这种很难替代的,否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和品牌方博弈的,让你转移就得转移,你不转移那就换一个供应商。

但无论是品牌还是市场,都没有技术重要,因为品牌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没有技术的品牌不叫品牌,而是贴牌,根本走不远。

理论上说,美国要说服众多盟友尤其是欧洲国家放弃华为,应该是不难的。

但偏偏直到今天这一工作都没有完成,华为还活跃在欧洲市场,连穿一条裤子的英国,在封杀华为这个问题上都表现得不情不愿。

关键就是华为的技术在起作用,当下5G基站的替换供应商不多,只有爱立信和诺基亚。

华为的5G基站技术明显优于爱立信和诺基亚,如果把华为的设备换掉,按照德国电信的评估,得11亿欧元,这只是一家公司的成本,算上其他公司和大大小小的成本,得好几百亿欧元。

英国政府也做过类似的评估,结果显示经济损失至少达到182亿英镑,约合1600亿人民币。

这笔钱老美可不会帮你掏,不只是钱的问题,封杀华为还会令5G的部署速度明显放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华为到今天还没有被众多美国盟友彻底封杀,除了中欧关系的影响,华为自身的技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作一家普通公司,早就被封杀了。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你有领先的技术就不愁市场,市场甚至会主动来找你。

而技术,恰恰是美国发起贸易战、推动产业转移的最大底气,中国虽然有一定的技术,但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还是有很多不足乃至空白之处的。

比如华为之所以有领先的5G技术,却在制裁后手机跌回了4G,原因就是没有滤波器和5G射频芯片,这个市场长期被美国企业垄断。

在技术霸权下,中国的产业转移就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今天美国可以不向华为提供关键零部件,明天就可以不向蓝绿厂和小米提供。

如果想活下去,想继续得到这些关键部件,那就给老子乖乖转移到中国之外,不然你以为小米这些年卯足了劲跑去印度,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是为了啥?

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上取得足够的突破,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要求的转移内容会越来越多,今天是手机组装、明天是零部件、后天不排除是整个企业。

一旦这种做法在手机和半导体行业成功了,美国会立刻在其他行业进行复制粘贴,最后的结果就是,产业链外移,交了投名状的,能勉强活下去,而留在国内的华为等少数硬骨头,因没有关键零部件而逐渐死去。

在看到华为被“杀鸡儆猴”后,原本许多不愿意转移的企业,为了活下去,也会选择转移到海外,进而让中国工业体系被掏空,失去了产业升级的可能,逐渐“拉美化”。

上世纪美国能成功收拾日本,用的就是这个套路,自然而然地,美国想在我们身上故技重施,而过去四年,华为也的确非常难受。

但Mate60的回归,宣告了制裁的失败,我们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技术,这部手机的国产化率达到90%,余下的10%也大概率能突破。

技术突破后,不需要美国的零部件也能活,生存压力就大大减少了,产业转移的动力也会大幅削弱。

不仅不需要转移了,相反,由于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也掌握了核心技术,许多企业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将不得不增加在国内的投资,加强现在的产业体系,否则可能会被华为这样的友商甩掉,进而失去国内市场这个基本盘。

而这种技术突破还会传导到供应链层面。

过去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很大程度上要看苹果的脸色,苹果让你转,你要是敢不转,踢出去没商量,而被苹果踢出供应链的企业,通常会跌停。

但华为重回高端手机市场后,考虑到华为和苹果的直接竞争关系,华为的市场份额越多,苹果被吃掉的份额就越多,给供应商的单子就越少,供应商向外转移的动力就越弱。

接下来的日子,就算中国的工业体系会外移一部分,但大部分无疑是能够保住了,还能通过技术突破,发展出不少新的部分。

除了保住供应链和打破滤镜,中国技术大突破的影响还会逐渐蔓延到世界格局层面。

前段时间,某大V根据华为的突破,提出了“中美双操作系统”的构想。

说到世界格局的“双操作系统”,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冷战,美苏对峙下的两极格局,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就技术而言,苏联从来没有突破西方的限制,是典型的大而不强,很多关键技术苏联要么没有,要么与美国差距悬殊,所以才会闹出东芝事件。

再加上苏联糟糕的产业化能力,实际上苏联的国力和美国差距是很大的,1978年GDP就被日本超越了,和美国对抗更是不可能。

苏联能长期和美国对抗,很大程度依靠“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加成,也就是软实力,加之不计成本的对外援助。

但这种模式终究是不可持续的,没有硬件的支撑,软件不可能独立存在,在二战后,双方差距不算大时还能勉强抗衡,在美国开始半导体革命后,差距便迅速拉大了,关键就是苏联的技术从来没有突破实现“去美国化”。

而中国和苏联不同的是,产业化能力充足,技术上也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突破,实现了去美国化。

半导体技术上能够“去美国化”,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领域可以“去美国化”,比如当技术不需要美国的了,那是不是标准也可以逐渐“去美国化”,然后是教学体系和培训体系的“去美国化”,我们已经看到了构建一个新世界体系的可能。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转机时,无故被美国指使加拿大政府扣留,随后遭到软禁,拉开了华为被美国无理制裁的序幕。

由于华为没有屈服,随后川宝政府于2019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对华为的制裁,最艰难的时候,华为5G芯片耗尽,不得不重回4G,营收和利润也因此大跌。

直到2023年8月29日,Mate60发布,曾经的王者华为回来了,从孟晚舟被软禁到Mate60发布,中间经历了1732天,外人很难知道这1732天里,华为和中国半导体产业经受了多大的压力。

去年年底,余承东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自从被极限制裁后,自己压力大到爆炸,最艰难时几乎一天都没休息过,晚上常常睡不着觉,下楼走动到早晨直接去上班。

其实,在这1732天里焦虑到睡不着觉的何止余总,还有千千万万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现在,随着三款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新机发布,中国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家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醒来后,我们将带着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

我们已经写过很多关于华为的文章:《为什么欧美要狙击华为》《华为形势逆转》《华为不再孤单》等等,分析了华为对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没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后台私聊【华为】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华为   奥兰   沙俄   大英   中国   苏联   英国   布尔   美国   底气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