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47岁选择退休,李湘正在娱乐圈外另一个圈子里,红得发紫

性别议题,成了这几年影视市场的一个“香饽饽”。

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品,正在大小银幕火热播放,同时收割着社会舆论。

《消失的她》《我经过风暴》先后以女性的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为题眼。

用离奇且暴力的故事,告诉女孩们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渣男的奥义。

电视剧领域,高叶新剧《一路朝阳》同样引发热议。

虽然披着职场情感的外壳,却上演了一次不伦不类的“父女恋”。

无论是女主李慕嘉还是女配田蓉,都挣扎在爱情的漩涡里。

只是说来奇怪,在这类题材里,“好女孩”与“渣男”似乎成了捆绑CP。

似乎离开了渣男的刺激,女性主义就没有了表达的出口。

说白了,都是为了迎合市场喜好。

但深邃的女性主义,因为这些精准抓取的剧情,反而会变得浅薄。

这一热度还未退去,又一位女明星冲上了热搜——

年仅47岁的李湘,在社媒宣布已经“退休”。

几句家长里短的话,几个天天在用的表情,让无数网友开始“接好运”。

短时间内,状态点赞超过12万,转发破4万。

“47岁退休,单身富婆,财富自由”三个标签,让李湘成了打工职场人的白月光。

虽然吃瓜群众对李湘态度不一,不少人因为她的教育理念和“炫富”行径,对她口诛笔伐。

但她还是被不少人当成了当下时代独立女性的代名词。

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大院少女,到叱咤风云的富豪顶流。

细细了解读她的生平,你会揭开人生成功的3个潜规则,你也会发现,真正的女性主义,从来跟男性无关。

01、

人生有三次“拐弯”,关键时刻,自己要拿得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前提,永远是经济独立。

而在奔向经济独立这一点上,李湘特立独行。

她既有对自己特点和兴趣的清醒认知,也有对行业和事业的敏锐判断。

正是这些,给了李湘47岁就可以豪言“退休”的底气。

李湘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富婆”,跟她人生中的三次转折关系很大。

与其说她做出的选择有运气成分,不如说是她的处世智慧和精明眼光,造就了她今天的身价。

第一个转折,是1991年,有两条路摆在了刚刚成年的李湘面前。

第一条,是保送天津大学。

第二条,是放弃保送资格,自己高考。

而这两条路,对普通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个选择题。

因为第一条是现成的康庄大道,而第二条则荆棘丛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李湘却思考了很久,因为她知道自己热爱的,是主持传媒事业,而保送去天大,就没法走这条路。

深思熟虑后,李湘选择放弃了保送机会。

之后参加高考,她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主持专业。

春风得意马蹄疾,可四年学生生涯过后,第二个转折,又立马出现在她人生的十字路口。

是留在北京当“北漂”,还是回到家乡过舒坦日子?

刚开始的李湘,跟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选择了前者。

毕竟宁当凤尾,不做鸡头。

她相信自己能在北京闯出一片天。

但人才济济的北京,很快给李湘上了一课。

面对极致的“内卷”,她动摇了。

1996年,适逢湖南卫视改革,急需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李湘瞅准机会,进入湖南卫视。

在尝试了《晚间新闻》《灯火阑珊》之后,她参与了那个让她火遍全国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成功转型综艺节目主持人后,李湘如鱼得水,她放出话来:全国最好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就是我。

随着《快本》的火爆,李湘声名鹊起,成为整个湖南卫视当之无愧的“一姐”,也让她积累了巨量的人气。

那时的李湘,有点独孤求败的意思。

站在全国娱乐的最高峰,她看待社会和事业的观念,开始改变。

随之而来的,是她第三次人生的转折:创业。

说急流勇退也好,说眼界开阔也罢。

在《快本》最辉煌的时候,李湘转头离开,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又一次杀回了北京。

这次,她不再将事业限制在娱乐业,而是在房产、金融、股票、投资、演艺、制片等领域全面开花。

她将职业干成了事业,将个人声名,转化成了商业价值。

这也给她之后敏锐发现直播带货行业的兴起做好了铺垫,更让她的资产指数级增长。

然而事实也是如此,真正有智慧的女性,绝不会将自己的事业和经济,依附在男性身上。

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找准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职业或事业,并努力通过追逐它们,奔向经济上的独立,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李湘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刚加入《快本》时,只是备选。

但7年里,每天都录节目不休息,才让她一步步成了台柱子。

何炅说,自己刚到湖南台的时候,只有跟着李湘,才有安全感。

一个能给男人安全感的女人,后面的人生,又怎会被别人操控?

生活中,大多数女孩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都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

在社会对女性“弱势”的标签下,在“贤良淑德”的枷锁下,她们压力巨大,甚至梦想成为“全职太太”。

殊不知,真正的自由,只有自己能给,而经济独立,就是自由的最大筹码。

就像夏洛蒂·勃朗特说的那样:独立的女人,一定有着经济与人格的独立。

02、

对委屈的容忍度,决定了你反弹的高度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情绪化”。

“情绪化”,说到底是无法合理发泄和纾解自己的情绪,导致做出做出一个出格的,甚至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人生在世,总要受一些委屈。

但在几乎所有人都强调要“反击”,不能“忍气吞声”的时候,李湘却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独立和强大的女性,是需要承受一些委屈,以撑大自己的格局的。

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将“格局”二字挂在嘴边,事实上,格局不仅是海纳百川的度量,更是一种为长远考虑,为他人考虑,为未来考虑的智慧。

李湘的感情并不顺利,抛开在大学的一段恋爱,李湘的生命里,有两位“前夫哥”。

第一位是李厚霖。

李湘出走《快本》后,碰到李厚霖,两人33天闪婚,成了娱乐圈的一段佳话。

事实上,李厚霖的情史,远比李湘更为复杂。

他先与周艳泓谈恋爱,后面跟孙悦不清不楚,最后又向秦海璐求婚。

在与李湘在一起之前,他甚至与秦海璐互见了父母,让秦海璐没想到的是,李厚霖转眼就娶了李湘。

在采访中,秦海璐谈起这段往事,依旧心有戚戚。

当初的李湘,有点恋爱脑。

李厚霖的绯闻都摆上了台面,她依旧执意结婚,可婚后生活,并不如李湘所想的顺利。

李厚霖的珠宝生意急剧缩水,濒临破产,因为李厚霖绯闻的影响,李湘的新节目《李湘星运动》也遭遇爆冷。

事业家庭双不幸,让两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段关系,2006年11月,两人宣布离婚。

离婚后,李厚霖诋毁李湘:“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女人都比李湘强。”

为自己恋爱脑埋单的李湘选择吞下了这份委屈,她化悲愤为动力,一心扑在事业上,并没有做任何回应。

第二位,是我们都知道的,王岳伦。

打动李湘的,不是王岳伦的事业,而是他的态度。

李湘觉得王岳伦对自己很温柔,两人也迅速走在了一起。

婚后,李湘再次发现,自己似乎又选错了人。

李湘虽然事业心极强,但在家里,她渴望做个“小女人”,可王岳伦不食人间烟火,硬生生让李湘当起了家。

不仅如此,王岳伦频频在外“闯祸”,还得李湘跟在身后“擦屁股”。

拍电影亏损,要李湘垫资。

被拍到出轨,要李湘辟谣。

屡次惹麻烦,都要李湘救火,李湘成了王岳伦的“救火队长”。

在外人看来,李湘对王岳伦,似乎有点太过“纵容”。

因为即便王岳伦不检点被曝,李湘也会发文力挺老公。

直到最后,纸包不住火,两人分道扬镳。

2021年底,王岳伦发布了自己的离婚宣言,话里话外阴阳怪气,还特意“内涵”李湘,让她与意中人“白头偕老”。

就是这种委屈,李湘也忍了,她没做任何回应,不过淡淡在社媒发了一张绿意满满的美食图片,显得格外大气。

吃瓜群众看不懂:为什么不手撕渣男,争一口气?

可站在更高处看,李湘咽下的这些委屈,才真正撑大了她的格局。

一方面,家丑不可外扬,李湘寻求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出一口气”,而是避免外在的纷扰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她的世界里,真正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前夫哥,感情可以没有,但家人必须在,她还有父母,还有女儿,此刻的委屈,更多是为他们承受。

南怀瑾曾经说过:伟大是委屈撑大的。

真正强大的女人,受得了委屈,收得住脾气,也容得下他人。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有句台词,让皮哥印象深刻:“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哪一件都藏着委屈。”

面对委屈,不发泄情绪,不表露心态,不怨天尤人,既是对自己内心的修炼,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培养。

而内心和人格,往往能塑造一个人的格局。

无论是李厚霖还是王岳伦,在离婚后,对李湘都极尽诋毁之能事。

我们可曾见到,李湘公开指责过他们一句?

一来一回,人心自有向背,最终赢下口碑的,当然是李湘。

“承受委屈,撑大格局。”

皮哥始终相信,李湘随后的成功以及财富的积累,来自于她对委屈的承受力和豁达的格局。

而这种格局,反过来,又会对她的人生形成正向的反馈,也帮她在任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是所有女性,应该学习的地方。

03、

高调,存在真与假

李湘最为人诟病的,是“炫富”。

因为拥有巨额的财富,李湘总不吝在镜头前或社媒里,展现自己的成功和成就,宣扬自己的消费水准和消费观念。

从李湘的状态看,她的日子精彩无比,极尽奢华。

住的,是最贵的房产,欣赏的,是最美的风景,一顿早餐七八千块,就连女儿王诗龄,也浑身上下都是万元起跳的奢侈品。

为了培养女儿,李湘很早就送她出国读书,英国名校博耐顿中学,一年的学费就要大几十万,加上其他花销,一年恐怕近百万。

李湘还特意发文,表示女儿住的房间,是当年英国安妮公主曾经住过的。

李湘也曾经表示,自己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就将近百万,所以这点花销,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作为普通人,我们讨厌“炫富”。

其本质在于,大多数“炫富”的人,明知自己和普通人的差距,明知自己的财富来源模糊不清,还要宣示自己“富人”的特权。

比如郭美美,比如张庭,比如网红王澄澄。

但那些真正拥有巨量财富的人炫富,网友却乐得调侃,王思聪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不去纠结,李湘这种“炫富”到底出于什么心态。

但面对镜头,她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现实。

我们跟李湘的生活完全不在同一个圈层,所以无法理解她的消费理念。

就像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胡歌作为一个明星,本来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普通人一辈子实现不了的事,却偏偏要留着胡子去青海捡垃圾一样。

但从李湘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她的人生态度:脚踩现实的土壤,不忘诗和远方。

现实,就是柴米油盐,就是衣食住行,就是儿女和未来。

李湘的“退休宣言”中,只提到了三个人,孩子,父母。

事实上,她倾尽一生,似乎也在为这三个人努力。

她送女儿去贵族学校,给她与自己财富匹配的物质生活,也不忘培养她精神上的富足。

王诗龄八岁的时候,就以几十万的价格卖出了自己的画作,12岁时,《花园》就在法国卢浮宫展出。

4000元一顿的简餐,几十瓶香水,用都用不完。

物质,就是现实,李湘只不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女儿及家人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了顶层。

如果我们也拥有如她一般的财富,相信我们大多数人,也会有跟她一样的消费水准。

诗和远方,就是未来。

李湘将所有的未来,都倾注到了王诗龄身上。

女儿取得的任何成就,李湘都会在自己的社媒“炫耀”,跟其他的老母亲并无二致。

从李湘看王诗龄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她满眼的温柔和笑意,不仅仅是在看一个亲人那么简单,更像是看自己生命的延续。

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望向诗和远方,李湘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找到生活的本真和意义,生命的进程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皮哥向来反对“消费主义”,对李湘“富养女儿”的态度,也保留意见。

李湘身上虽然有“单亲妈妈”、“离异富婆”的标签,而往往这个标签,对女性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但这种面对现实的真实态度,和面对未来的从容不迫,却诠释着女性强大的真正力量。

无论贫富差距,我们总要立足当下,才能眺向更远的未来。

坦诚面对自己财富的有限,对人对事保持善意的从容,不炫耀不怯懦,不自卑不虚荣,不随波追流也不随意标榜。

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就是一个女人正向的人生,也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做人不易,在当下社会做一名女性,更为艰难。

但一个女人真正强大起来的道理,无外乎这些。

独立,给了女性离开任何人都能创造价值的经济基础;

格局,抬高了女性事业和人生的上限;

低头看到现实,抬头望向天空,也给了女性探索人生更多可能的无限力量。

李湘不是女人的模板,却活出了女性处事的智慧和哲理,走出了一条女性精彩人生的道路。

47岁选择退休,远离娱乐圈后,李湘却在生活圈里活出了自己,红得发紫。

她告诉我们,现实不是女性主义题材剧,女性,也没必要通过男性来抬高或贬低自己的价值。

真正强大的女性,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离开谁,都能过得很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红得发紫   格局   委屈   女儿   独立   现实   事业   未来   财富   女性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