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嘟假嘟!吴艳妮妈妈是想把她打造成第二个"谷爱凌",可惜了

前言:

在2023年亚运会上,一场女子100米栏决赛引发了轩然大波,其中心人物就是中国选手吴艳妮及其母亲熊艳。

这起看似简单的抢跑风波,揭示出了背后一个勾心斗角的故事——一个母亲为实现女儿成为“第二个谷爱凌”的梦想,不择手段地炒作包装,却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那些为女儿疯狂的妈妈们

当今社会,成功的标准五花八门,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典范”。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极具野心的家长为实现自己的期望,不惜在孩子身上投入巨资、精力,用各种方式“精心设计”孩子的成长路径。

对一些家长来说,冬奥金牌得主谷爱凌就成了一个完美的榜样。

这名混血女子不仅在项目上挥洒自如,还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化结合,一时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在她背后,母亲作为她最坚定的支持者,用自己的社交手段和资源,将女儿打造成广受瞩目的明星。

于是,更多家长开始效仿这种成功模式,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成为“第二个谷爱凌”。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本次亚运会上引发争议的女子100米栏选手吴艳妮及其母亲熊艳。

熊艳本身就是一名前女子篮球运动员,嫁给同是体育界的丈夫后,她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女儿吴艳妮的身上,妄图通过吴艳妮完成自己的体育梦想。

从小吴艳妮就展露出惊人的运动天赋,母亲熊艳更是朝思暮想要将女儿打造成明日之星。

每天清晨,当别的孩子还在睡懒觉时,吴艳妮已经在母亲的操练下开始体能训练;放学后,她也要接受各种专业教练的指导, 画出的成功路线。

在熊艳看来,吴艳妮有着与众不同的条件:生于体育世家,拥有良好体质,又能吃苦耐劳,正是能在竞技场上勇创佳绩的天之骄女。

她时时刻刻监督吴艳妮的训练,为她聘请最好的教练,只要能进军国家队,什么都不在话下。

终于,吴艳妮如她的期望入选国家队,并在各个大赛场上连战连捷。

特别是在本届亚运会上,吴艳妮的强势表现一度让人将之与冬奥冠军谷爱凌相提并论。

赛场外,各类广告代言也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对熊艳来说,这是她多年心血投入的最好回报。

她甚至开始策划后续,要将吴艳妮打造成不输给谷爱凌的全能巨星,既能在项目上夺冠称霸,又要拥有精致的外表、知书达理的内涵、广受喜爱的个人品牌。

然而,在胜利的背后,却暗流涌动。

原来,这一切都只是母亲为女儿精心布局的舞台,而女儿在其中究竟只是主演者,还是母亲的提线木偶?

女子100米栏风波背后的真相

在本届亚运会上,吴艳妮原本大热准备包揽女子100米栏金牌。

然而决赛中,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故。

当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时,吴艳妮突然被裁判员判定“抢跑”,直接取消了成绩资格。

赛后接受采访时,吴艳妮一反平日的温文尔雅,语出惊人地将责任全部推脱给了印度选手,声称对方起跑提前,自己才被影响而误判。

这一争议言论立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大批网民纷纷质疑吴艳妮的说法,并指出回放视频已经清楚显示是吴艳妮自己抢跑在先。

一个本该手到擒来的金牌,就这样变成了口实,让吴艳妮声名扫地。

更让人震惊的是,随后有人曝出了一段视频,显示在事件后吴艳妮的母亲熊艳试图闯入运动员专属的休息室探望女儿,还与阻拦的工作人员发生了严重对峙。

熊艳本人对此并不低调。

在被工作人员请出休息室后,她二话不说掏出手机,走到一旁用力说起话来,满不在乎的神态似乎在向人们表达“我就是来看女儿,有何不可”的理直气壮。

这一幕被网友录入并热传,引来众多批评。

大家纷纷表示,吴艳妮在比赛中的种种行为都透露出一种不诚实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母亲的溺爱和误导。

的确,熊艳多年来对女儿的培育可谓百般呵护,她不断灌输“你是最强的,必须要赢”等念头,导致吴艳妮形成胜利主义和强权思维。

面对失败,女儿的第一反应就是将责任推诿他人,而母亲还心安理得地为此背书。

这让公众看到了一个不够成熟稚嫩的运动员形象,与她在赛场上强势的一面形成了强烈对比。

也许在母亲的呵护下,吴艳妮已经习惯任性而为,不再有吃苦耐劳的钢铁意志,也就难以在失败来临时穿透重围。

熊艳用自己的方式在女儿身上灌输“不输给谷爱凌”的观念,却忽视培养吴艳妮诚实勇敢的人格。

这场看似离奇的抢跑风波,或许正是一种无声的叫醒——成名路上不可奢望一路顺风,还需具备足够强健的内心。

代言广告变成了烫手山芋

此番事件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其负面影响也立即反映到了吴艳妮的商业价值上。

本届亚运会期间,凭借在多个项目的出色表现,吴艳妮获得了一系列代言机会。

奢侈品牌、汽车厂商、运动用品等各路商家都看中了这个冉冉上升的新星的流量价值。

然而好景不长,100米栏风波一出,吴艳妮立刻成为了品牌的累赘。

她那张清新可人的脸庞与各种廉价产品合影,此刻只会招来购买者们的反感。

以一款知名的电动车品牌为例,吴艳妮曾是他们的重量级代言人。

广告词是“比赛不能抢跑,人生可以”,意在宣扬勇于改变的积极精神。

但实际效果却完全相反,吴艳妮被认为在赛场上自己抢跑后还强词夺理,与广告诠释背道而驰。

这导致不少消费者纷纷表示抵制并拒绝购买该品牌车型,即使产品本身并不受事件影响,也难逃“德不配位”的恶评。

类似的声音在吴艳妮的其他代言品牌下也有出现,她一夜之间变成了商家们的烫手山芋。

这些本来期待借吴艳妮的热度进行营销擦亮自己品牌的商家,现在只能遗憾地选择解约,并火速与其撇清关系。

无独有偶,谷爱凌作为对比,她的个人形象一直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从未被负面新闻缠身,因此商业价值持续稳步上升。

反观吴艳妮,可谓前路高低起伏,最终难免有失万众期待。

这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被无限放大并永久保存。

运动员要注意保持诚实守规的品格,稳重地处理任何风吹草动。

前路似锦,后继无人?

经历了这场丑闻,吴艳妮的前路似乎顿时困难重重。

她在发出的不负责任言论已经严重打击了形象,要想重建公信力恐怕任重道远。

有评论认为,她很可能会逐步退出国家队,并放弃竞技生涯,只剩下流量带来的商业价值可以利用。

但此前种种代言就业的窘境也让这条路难以为继。

相比之下,谷爱凌仍在稳步上升的轨道上。

她不仅在赛场上技高一筹,个人魅力也持续积累着影响力。

想要真正超越她,恐怕任何后起选手都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当然,我们不应因一个个案就对运动员群体产生偏见。

相信仍有很多年轻小将怀揣梦想默默努力,为中国体育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期待着,后继有人,再创佳绩。

结语:

吴艳妮和熊艳母女所展露出的种种负面态度,让人不禁反思家长在支持子女追梦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盲目或错误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力,但最终成败皆要靠自身努力和品格。

过分的外界包装或許反会成为累赘。

当我们为孩子的出色表现自豪时,也应以培养诚实责任为首要任务。

在这个结果导向的社会,回归初心才是王道。

不忘动力,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前路   赛场   运动员   风波   家长   母亲   女儿   女子   妈妈   孩子   品牌   吴艳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