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来源:【宁夏日报】

9月17日,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水资源论坛在银川召开,12位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围绕“科技赋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主题,分享了新时代治水技术和经验,充分展示了国际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作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

宁夏同许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举办国际性的水资源论坛,宁夏有哪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模式、经验?中阿博览会在探索“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水事合作途径,有怎样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席李原园、国家灌排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戴济群。

李原园:宁夏治水成果成绩斐然

“如果我们从更广的历史尺度上来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合作历史非常久远。在合作历史进程中,我们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友好的交往,并且形成了一个合作机制、选择水资源论坛为专门的分论坛,这是我们共同的主题。”李原园告诉记者,处于干旱半干旱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远的历史过程中就如何和自然打交道,保护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说宁夏就是在悠久的灌溉发展和水利发展的历史上形成的,治水实践也积累了很多丰硕的成果。秦渠、汉渠、唐徕渠等水利工程在塞上江南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的水利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宁夏正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落实“四水四定”、用水权改革、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成果颇丰,这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发挥水资源的综合作用、提高地区水安全保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中阿博览会,将宁夏的治水成果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很有前景。

丁昆仑:打造数字化展示系统

“每次来都有新的发展。”丁昆仑告诉记者,宁夏的地理位置赋予其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也对水利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宁夏治水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具有完善的灌溉制度和独特的工程技术。宁夏引黄灌区是最著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为充分挖掘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2021年宁夏开工建设了规模近万平方米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2023年建成并试运行了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站。

丁昆仑说,宁夏水利厅已经与国际灌排委员会合作,要打造一个数字化展示系统。宁夏利用“东数西算”“黄河云”的资源优势,可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管理单位提供数据的存储共享、应用集成、展示传播等服务,又可以为灌溉遗产研学、科普、教育、交流提供数字平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念和办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宁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戴济群:对中阿博览会充满了期待

戴济群介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拥有60多个优势特色专业方向,特别是在水文基础理论、水库大坝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方向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产品,以及雄厚的研发平台、技术力量和人才队伍。

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合作之路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作用,积极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中阿博览会水资源论坛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推广合作平台,所以,这次我们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参会,希望将先进的科技产品和管理经验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进行推广和应用。”戴济群说,我国水库大坝建设与运行管理有着成熟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于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80多座标志性高坝工程;2018年至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东盟国家在水利水电开发、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广泛合作,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人才培养、水事外交,大力推广与示范应用水利新技术与新产品,不断加强水库大坝基础设施“硬联通”与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对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水电技术、标准与产能走出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领域创新研发的监控、预报、指挥和调度一体化系统与平台,给‘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这些成功的经验,必将有着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和空间。同时,通过本次水资源论坛,我们还将充分了解认识当前的国际合作需求和下一步的研发方向。”戴济群对此次中阿博览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水资源论坛是一座架起中国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水资源合作交流的桥梁,在这里,大家共同探索水资源利用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在这里,大家共享水科学研究发展成果,寻求水事合作成果和项目;在这里,国内外治水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共同为建设高水平的水资源友好型社会出谋划策。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水资源   宁夏   集约   南京   大坝   中国   遗产   节约   水利   合作伙伴   成果   工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