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都在玩什么?这个夏天番禺掀起“博物馆热”

博物馆是进行文物活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挖掘并发挥文物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岭南古邑,番禺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断留存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散布在番禺各处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更犹如一部部生动的历史书,不仅见证着番禺的历史变迁,更彰显了这座岭南古邑的厚重历史。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到博物馆去”已成为一种生活新方式、社会新风尚。

目前,番禺通过整合辖区博物馆资源、创新遗产教育模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举措,不断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努力把博物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大力推动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一起讲好番禺故事,全力推动番禺文旅产业发展。

推动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讲好讲活番禺故事

番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古邑,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坐拥不可移动文物75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保5处、市保51处、区保30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66处,数量居广州各区首位,将它们保护好,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近年来,根植于番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番禺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精彩纷呈的良好态势。

目前,番禺区共有6家大中型博物馆,其中国有博物馆3家,非国有博物馆3家,各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百花齐放,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如今,市民游客可以走进番禺博物馆感受番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到南汉二陵博物馆一睹广州千年帝陵真容,去东方博物馆观看青铜器金银器展,到广州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打卡”各种珠宝矿物,去番博·明珠古陶瓷标本体验馆亲手触摸古陶瓷的温度,还可以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随着“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番禺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番禺已经在全区形成了一个博物馆群,而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未来,我们计划建立一个番禺博物馆联盟,通过把我们的资源整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番禺的历史,把番禺这座千年岭南古邑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据番禺博物馆馆长胥雪松介绍,随着“博物馆热”在年轻人中持续升温,如何让文物资源进一步活起来,“圈粉”更多年轻人,是对各地博物馆的一个考验。

目前,番禺博物馆正在开展各种尝试,去年该馆就与番禺区明珠古陶瓷标本博物馆共同合作创建的番博·明珠古陶瓷标本体验馆,一改传统博物馆“可远观而不可上手触摸”的参观模式,为市民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同时,番禺博物馆还正在对陈列大楼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是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未来还会引用更多先进的、数字化的展览方式,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文物观赏体验。

“我觉得‘博物馆+旅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区内博物馆资源,把博物馆的藏品用活用好,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精品展览,全力打造我们博物馆的文化IP,讲好讲活番禺故事,赋能番禺全域旅游发展。”胥雪松说。

培育“研学游”新业态,打造行走的“活课堂”

“妈妈,你看这个兔耳朵的石头好有趣啊,我要在这里拍个照!”在位于石楼镇的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前来参加研学游的小朋友都被门口兔耳形状黄晶石所吸引,纷纷在此“打卡”拍照。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博物馆已经成为青少年研学旅行的首选之地,也是成年人向往的学堂。

为此,番禺不少博物馆会针对不同团队,推出不同研学游产品。例如:东方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推出珠宝矿石研学游路线,番博·明珠古陶瓷标本体验馆也提供陶瓷研学实践体验等。

“我们博物馆将结合馆藏特点,为社会公众提供珠宝矿物的制作体验课程,让大家可以了解珠宝文化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参与学习珠宝制作的工艺和技巧。”据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副馆长赖文晶介绍,目前,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科普教育活动,为青少年、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学习珠宝矿物知识及珠宝加工体验的平台。

市民陈小姐一家参加了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科普开放日活动,通过现场参观珠宝矿物展示,聆听导游老师的讲解,详细了解珠宝矿物的历史和文化故事,还一起参与端午主题发簪的制作。“我觉得这种研学课程好有趣啊,孩子看到各种珠宝矿石都感到很新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适合我们这些亲子家庭。”陈小姐对此连番点赞。

在番禺博物馆内的番博·明珠古陶瓷标本体验馆,经常有市民游客在这里参与模拟考古发掘、拓印课堂、古窑探秘、古瓷拼图、陶艺手工艺体验,亲身感受中华陶瓷文化。

“我们这个体验馆有几十万片的古陶瓷标本,是研究中国陶瓷文化很好的素材,而且这些都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要让市民游客亲身去感受,关键要有好的研学产品。”胥雪松表示,随着当前研学游越来越火爆,很多团体主动与番禺博物馆对接,而博物馆会针对不同研学团体设计开发研学产品,充分发挥藏品资源优势和社会教育功能,将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行走的“活课堂”。

打造村史博物馆,赋能乡村振兴工作

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一个村史馆,记载着一个村庄的奋斗史,它不仅凝聚着村庄的记忆,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在番禺村落里藏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村史馆,向世人讲述着番禺农村的乡土故事,让乡愁记忆“看得见”“摸得着”,成为村民和游客了解农村历史发展的重要窗口。

在化龙镇潭山村有一座村史博物室,是由原潭山小学教室改建而成的。博物室面积283平方米,共分序厅、潭山人物、鱼米之乡、古法技艺、农耕风貌、民俗风情等六大展区,展示了潭山村古今人物风貌、历史风采、传统技艺,农耕文化及潭山飘色、乞巧等,浓缩了潭山村的时代记忆和发展变迁。

同时,潭山村非遗传承人亦时常在此向村内孩童开班授课,传授民间文化手艺和知识。潭山村村史博物室已经成为展示该村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并吸引周边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打卡”。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我们村当初建立这个村史博物室,是希望将潭山村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好好保存下来,让更多子孙后代能够铭记历史、感恩先贤,留住乡愁。我们计划将潭山村村史博物室打造成民俗文化宣传阵地,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传承下去。”潭山村党委副书记许伟麟表示,潭山村将继续完善村史博物室软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将村史博物室建设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动力。

当下,番禺正以乡村文化特色为亮点,以打造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为抓手,努力将所在地文旅资源和博物馆文化相串联,将乡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促进新农村发展。

【文字】南方+记者 钟晓宇

【摄影】南方+记者 吴伟洪

通讯员 黄卓鹏

【作者】 钟晓宇;吴伟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番禺   村史   南华   博物馆   博物   矿物   山村   珠宝   这个夏天   年轻人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