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山东为什么只能当老三?

山东是全国主要工业大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全国41个工业大类齐全,但为什么常年屈居国内经济第三名呢?

江苏经济由国际大都市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拉动,邻近上海的苏南尤其是苏锡常一带受上海拉动效应最强,经济发达。

广东经济由国际大都市香港和经济发达的澳门拉动,香港不仅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相邻的整个珠三角不仅承接了香港的产业转移,更重要的是香港作为一座桥梁使珠三角和世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入了大量外资,使珠三角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

山东虽然毗邻日韩,也受到了他们工业经济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有限的,第一山东和日韩隔海相望,属于不同国家,经济上的联系肯定受影响,第二,有时候受意识形态和舆论风口的影响,和日韩的经济联系也受到很大限制和波动。

其实,归根到底,是人们观念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比如说山东,山东人大度包容,由于长期受孔孟思想影响和靠近统治中心,思想观念很传统,循规蹈矩,踏实肯干,纪律服从这方面很有优势,所以山东的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适合社会化大产业开发。山东人听话是出了名的,在南方很多工厂都喜欢招山东人,踏实肯干,忠诚厚道,做事实在是山东人的标签。

山东人喜欢求稳求实,人情味浓厚,老人们总赞扬听话踏实肯干的孩子,如果不按套路出牌,离经叛道的话,会被认为不务正业。这种土壤很难容下马云、任正非这样的创业天才!

广东人不仅海纳百川,更喜欢冒险创新,出奇制胜,所以中国的重要工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在珠三角遍地开花。在重工业方面,广东不如山东,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方面,山东不如广东。由于高科技产值效益好,所以广东稳坐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

江苏人素有南方人的精明,我跟很多江苏人打过交道,尤其是苏南那边的人,头脑清晰,精于算计,对投入产出比一清二楚,尤其是心思细腻,能注意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靠近上海再加上善于经营,使江苏成功超越山东成为第二经济大省。

至于浙江人大部分都很聪明敏锐,据统计,浙江省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老板或者企业管理人员。你看就靠搞一些别人不重视的大数据信息和互联网,以及衣服鞋帽,等浙江就成为了全国最富裕的经济大省,人均收入最高。浙江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不管是城市乡村,到处都是别墅高楼,刚开始到浙江把我吓一跳,为什么?我感觉浙江没有农村,不像山东一样许多农村都是清一色平房。

青岛海滨


青岛老城区的德国元素

其实,山东的地理条件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地方。

山东三面环海,泰山居中,平原面积广阔,全省大部分土地都被开垦为可耕地。海港众多,矿产资源丰富。虽然山东面积只有15•8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大部分都是平原,种植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83845平方公里,这让丘陵起伏平地少见的南方诸省羡慕不已。别看日本有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其平原面积只有两万平方公里左右,平原面积狭小,火山地震频发,一亿多人挤在几个岛屿上面,这也许就是日本几千年来一直垂涎中国的主要原因吧!没办法,这是老天赏饭吃。

其实最让人称道的是山东的公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山东的路,广东的桥”之说,不管是在丘陵起伏的胶东半岛,还是在平原广阔的鲁西原,或者是群山连绵的泰沂山区,不管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还是阡陌相连的乡村,哪怕只有一个小林场或是小片耕地,也都得或宽阔笔直,或盘旋蜿蜒的公路,高速公路有8400多公里,国道省道县道乡道遍布全省各地,有些直接修到了陡峭的高山上面。新手或技术差或车况不好的人都不敢在上面开。广东江苏虽然经济上比山东好些,但是公路方面确实没办法跟山东相提并论。

尤其是山东第一市青岛即墨海边一带,修得公路不仅四通八达,宽阔平直,而且设计得很有水平,清一色柏油公路,不仅仅只是公路,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艺术品。

山东的公路之所以修得这么成功,主要归纳为首先是政府决策重视,要想富,先修路,这也为山东成为工业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东平原广阔,易于修路筑路,很多主要国道省道都修的四车道,城市附近的甚至8车道或十车道。而且山区广布,地形崎岖,江河纵横的南方修路难度和成本则要增加很多。山东的公路以质量上乘、驾乘舒适的柏油公路为主,这是因为山东有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胜利油田和渤海湾油田,闻名全国的齐鲁石化,发达的石化产业产出了大量的沥青,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山东工业发达,筑路技术一流,所以公路等级很高。经常在外面开车旅游的人对山东公路印象尤为深刻。

还有就是山东位于暖温带,气候适宜,极端恶劣天气或高危地质环境很少,比如强台风和泥石流等,公路宜于保养。

山东的金矿产量全国第一,石油产出和冶炼在全国名列前茅。耕地面积极为广阔,人民勤劳勇敢,民风纯朴。在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全省都是根据地,津浦铁路以西为晋冀鲁豫根命根据地,属于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129师指挥系统。津浦铁路以东属于罗荣桓率领的主要由115师部队开辟的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日寇伪军主要兵力分散占领大中城市重要县城和主要交通线,广大农村主要为八路军控制的根据地。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用忠诚和信念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发展环境。

青岛烟台交界的丁字湾跨海大桥半幅照片


山东发达的公路网

山东虽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勤劳勇敢朴实的人民,已经成为了全国第三经济大省,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其中有思想观念方面的,也有自然地理条件方面的。

首先我们谈自然地理方面,第一,全省普遍干旱缺水,水是制约山东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山东缺水主要是资源性缺水,大气降水量不足但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产生的矛盾。

山东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0毫米-950毫米,很多小河都是季节河,只在雨季有水,有的甚至常年干涸。山东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34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二十五分之一。所以山东虽然海运发达,但内河航运十分落后,全省仅鲁南济宁借着大运河有内河航道。最近山东集全省之力打造了小清河航道,济南的小清河源头是用了泉水、净化的中水、以及黄河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聚在一起汇成的,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倾尽全力。

山东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干旱严重,地表水缺乏,森林覆盖率只有16%。这是由于本身山东就是人口大省,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很多山坡都修上了梯田,过度开发的后果压缩了森林空间,减少了地表水面,以前很多有水的河流变成了季节河甚至常年干涸。夏天很多地方的温度经常超过40度,冬春时节经常有雾霾发生,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恶劣,越来越不宜居。

山东的发展应该和全民节水与保护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结合起来进行,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制约山东发展的关键自然因素。

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早一点修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我们要有点魄力,就从雅鲁藏布江和西南山区大河引水到黄河,到西北,这才是振兴中华的千年工程。

只要山东解决好水和自然环境以及工业转型的问题,山东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还有就是营商环境的问题,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历史影响,山东的企业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私有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国有大企业,或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转向,民营经济并没有像南方江浙广东一样形成独立的循环经济。这主要还是由于山东人的传统文化观念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个别政府部门官本位思想严重,有的存在官僚主义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所致,很多已经根深蒂固了,虽然中央下大力气发展民营企业,为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很大的困难,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的观念。

在这个方面,山东下一步一定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个别人官僚主义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要制定那么多规矩,山东人规矩多在地球上都出名的,法无禁止皆可行。尽最大努力释放开发民众的智慧与创造力,大家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才能挥毫泼墨,任意发挥,一天到晚这也不行,那也不能,这也禁止,那也控制,一味求稳,当太平官,那民营经济还怎么发展壮大呢?给人民法律内足够的自由,踏踏实实为企业服务,才能激发出人们创业的热情。没有规矩不行,规矩太多了自缚手脚更不行。

山东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正因为我从最贫穷的云南到最富裕的深圳都各自生活了十年,走遍了大江南北,在云南杨林监狱刻苦钻研了五年政治经济学,又做了二十年电焊工,为了谋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有了一点不成熟的感悟。

其实老百姓要求得并不高,只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治大环境,一个能够为民做主的廉洁服务型政府,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了。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一个人短短的生命总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共同富裕才是天下安定的根本!

所以说山东目前来看基本上就定格在老三的位置上了,短时期内很难有大的变化。不过我还是衷心祝愿山东的明天更美好,祖国的明天更强大!

济南新城区


济南,全国第一文明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山东   工业   山东人   青岛   广东   平原   全省   优越   条件   公路   自然   经济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