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踪-滨州杜店盘头店村:400多年的往事且听“树”说

记者 边浩玥 见习记者 徐鹏飞

视频加载中...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街道盘头店村有棵近450年的古槐,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开枝散叶郁郁葱葱,这棵见证了盘头店村百年风雨历程的古树,又有哪些故事,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记者来到了这里,寻找尘封已久的故事。

十年一瞬,再寻百年古槐传说

盘头店村,一个名字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乡村。2013年,《文化寻踪》栏目曾来到这里,寻找古槐的传说,如今十年过去了,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8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了这里。

沿着黄河六路向西行驶,从村口向北行驶1分钟,东西两棵槐树进入人们的视野,树旁的围栏下设有“滨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牌”,保护牌是在2013年设立的,当时的树龄已有436年。

两棵槐树前虽然都有保护牌,但形态却大相径庭。只见东侧的槐树有十米多高,两个成人能把树干抱一圈,躯干中空却又生机勃勃,巨大的树冠就像一把华盖扩散开来;而西边的槐树只有七八米,树干较细。在西侧古树的保护牌上标注有“原老槐树2004年被雷击,已死亡,现存小树为2005年在老树根上新长出的小树苗。”

“原先,西边的这棵老树长得更好,树干三四个大人都抱不过来,树冠得有十多米。”村民李加平告诉记者,以前在古槐西边有一条水沟,水分供养的上,西侧的树木长势更好一些。“以前这里有个庙,坐南朝北,这两棵树就长在庙的窗户前,庙已经拆了有六七十年了,就剩下这两棵树了。”李加平说。

“小时候没大有啥玩的,就在这棵槐树上爬上爬下的,那时候树干就已经是空的了。”村民李宪忠说,“树冠特别大,能藏下两三个人。”两棵古树承载着村里老人们儿时的回忆,但关于古槐的来历和故事,村里的老人们已经不大了解,“老人们都不清楚了,我们就更不知道了。”坐在大树下乘凉的村民们说。

相传赵匡胤在盘头店屯粮

说起盘头店村村名的来历,老人们纷纷打开了话匣。“我们这以前有条河,运粮食的船在这边停靠,以前船调头不能叫调头,因为‘调’和‘掉’同音,不吉利,所以就叫盘头。”李加平告诉记者。也有村里老人说,相传赵匡胤带兵打天下时,利用古河道经大清河到黄河赴开封运粮,曾在这个地方屯粮。

离着古槐几步远的距离,还有一处古井,井口上还有不少磨痕,“有了庙就有了这口井,现在为了安全封起来了,但下面应该还有水。”村民说。

如今,古槐树的故事鲜有人知,从前树下乘凉的人老去,那些上过树的孩子们也变成了老人。他们更意识到保护古槐的重要性,保护古槐的意识也渐渐形成。采访中记者得知,如今相关部门已加强了对古槐的保护,据盘头店村党支部书记李道海介绍,现在村里设立了公益岗,定期对古树做好防虫、防蛀、修剪、浇水等工作。他们希望以此方式,能更好地保护古槐成长,为家乡留下一些历史。随着历史的长河流转还有那棵古槐还在缓慢生长,留下乡愁与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滨州市   滨州   黄河   树冠   调头   槐树   树干   村里   村民   往事   多年   记者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