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恐怖航天事故:7名宇航员瞬间汽化,NASA早预判他们会出意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啰嗦翔子

编辑|啰嗦翔子

前言

2013年,NASA的前飞行主管披露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事故中,NASA的高层早就知道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返回时会坠毁。

但是NASA却向宇航员和其家属隐瞒了这个重要消息,在太空的那段时间,宇航员们并不知道自己“死期将至”……

航天飞机

阿波罗登月后,美国进入了太空竞赛的新时代,作为亮点存在的登月计划结束后,NASA需要找到新的亮点项目来继续在航天领域保持领先。

于是,航天飞机计划应运而生,成为美国延续太空梦的关键所在。

1977年,美国首架航天飞机原型机“企业号”试飞成功,其命名来源于著名科幻剧《星际旅行》中的星舰“企业号”,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对此项目寄予的厚望。

航天飞机的机身结构极其复杂精密,需要数百万个零件,数千个系统,为了抵御返回地球时高达3000 C的热量,航天飞机底部安装了数万块隔热瓦,这可谓是空间技术中的“黑科技”。

航天飞机由三大部分组成:轨道飞行器、火箭推进器和外挂燃料箱,美国所研制的6架航天飞机合计执行过135次任务,它把852个人次送入近地轨道,一般来说,每架可重复使用75-100次。

与19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投资1600亿美元相比,航天飞机项目总投资高达2285亿美元,投资之巨大令人震惊。

尽管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但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到2011年,美国干脆将航天飞机淘汰掉了。

20世纪80年代左右,苏联空间站的建设打破了美国的航天技术独霸地位,航天飞机的运作为美国重夺领先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航天飞机项目长期占据了NASA资金的大头,起初设想中的低成本运输终究没有实现,但其独特的技术和强大的运载能力,对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航天飞机的价值,不仅在于高效重复使用功能,更在于为建设空间站提供了稀缺而关键的大运力,以及其在技术积累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挑战者号事故

1986年1月28日,美国NASA的旗舰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仅73秒后便在蓝天白云中化为一团巨大的橙红色火球。

7名机组人员,包括首位平民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在内,全部遇难,这场悲剧震惊全美,也揭开了NASA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

事故当天清晨,发射场处于严寒状态,气温仅为零下0.5摄氏度,远低于固体火箭助推器橡胶O形密封圈的最低工作温度。

负责清除冰雪的工作人员使用红外热像仪发现左侧推进器密封圈温度低至零下13摄氏度,然而他们并没有将这一重要信息汇报给NASA管理层。

参与设计的工程师罗杰·博伊斯乔利曾多次警告密封圈在低温下会失效,但NASA没有听取。

发射前一刻,博伊斯乔利再次提出担忧,认为震落的冰雪可能会引发吸入效应,然而NASA仅仅只选择推迟了1个小时发射。

在政治效果驱动下,他们忽视了工程师的警告,也没有告知航天员天气异常的信息,尽管存在重大隐患,发射还是在11点38分开始。

在发射58秒后,右侧火箭出现燃气泄漏,60秒后火焰明显,地面控制中心意识到情况已失控,在68秒时,要求航天员加速,最终在73秒时,航天飞机解体爆炸。

舱体在空中翻转了10秒后以每小时334公里的速度坠落,超过200G的过载直接导致航天员丧生。

事后调查发现,O形密封圈在低温条件下失效是导致爆炸的根本原因,但报告也指出,NASA的决策机制不完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文化是这一事件的主因。

这场悲剧背后反映了美国航天工程道德规范的缺失,美国的航天飞机没有设置逃生系统,NASA认为它“高度可靠”,随着非专业人士登上飞船,早期的弹射逃生装置被完全移除,政治正确取代了对生命的尊重。

尽管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NASA似乎并没有汲取教训,因为未来仍有类似事件发生。

哥伦比亚航天事故

2003年1月16日清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朝阳爬上地平线,晨曦洒在发射台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位于39号发射架,7名宇航员已经就坐在舱内。

“准备好了吗?”地面指挥中心的指挥官通过无线电与飞机内的指令长联系。

“我们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起飞!”指令长回复道。

“收到,开始倒计时......”

10、9、8、7......倒计时的数字一个个跳动在显示屏上,发射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们端坐在自己的岗位前,手指放在控制台上,随时准备对飞船状况进行监控和操作。

“3、2、1......发射!”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点火,狂风卷起的白烟遮蔽了视线。

“发射正常,一切顺利。”指挥室里的人们松了一口气,将视线转移到墙上的大屏幕上,监控飞船的飞行状态。

然而就在发射82秒后,高速摄影机捕捉到了一个细微的变故——连接支架上,一块如公文包大小的泡沫材料突然脱落。

这一变故虽小,却埋下了哥伦比亚号悲剧的伏笔,当时NASA的安全评估团队认为,这点撞击不会对飞船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于是并未向航天员通报,也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17天后,哥伦比亚号完成了在轨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指挥中心再次与飞船建立联系,引导飞船降落。

“你们要小心点,祝你们返回顺利。”告别时,指挥官如是说。

“我们会平安回来的,再见!”航天员们满怀信心地答复。

返回途中,飞船与大气层之间发生强烈摩擦,底部温度迅速上升到1370摄氏度,左侧机翼前缘的破损处成了高温气体涌入机舱的突破口,瞬间融化了里面的结构。

“报告指挥中心,我们这里出现问题了,开始失控......”航天员紧急呼叫地面,却没能说完这句话。

一声巨响过后,蓝天中划过一道又一道火光,飞船解体了,7名航天员随即遇难,搜救队在附近地区找到了8000多块残骸,最大的一块1.2米长。

事后美国回查这场悲剧的元凶,就是那块小小的泡沫材料,它脱落时几不可查,谁也没放在心上,但在飞船高速飞行时,它却成为了致命的一击。

对事故发生早有预料

当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突然解体坠毁,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这起重大事故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韦恩·哈尔

然而当年参与指挥的前NASA高管韦恩·哈尔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再次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哈尔透露,事故发生当时,NASA内部早已意识到航天飞机可能会在再次进入大气层时解体,但高管们在讨论后,还是决定对外隐瞒这一事实,也没有告知即将返航的7名航天员真相。

NASA的考量是,与其让航天员在绝望中度过最后时光,还不如让他们在毫无察觉中突然死去“比较仁慈”。

哥伦比亚成员

航天员作为太空任务的执行者,他们对飞行器故障情况的知情权不容剥夺,且哥伦比亚号在太空停留了长达17天之久,这给了NASA充足的时间研究各种应急方案。

如果事先通知航天员实情,他们也许能提供建设性意见,甚至尝试出舱维修,可惜NASA仅仅在高层内部讨论,错过了宝贵的拯救时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美国   佛罗里达州   航天   哥伦比亚   事故   航天员   密封圈   宇航员   飞船   太空   航天飞机   瞬间   意外   恐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