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跳水90%!美第二大巨头宣告破产,又一“天价神话”落瓣!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普朗鸣

编辑 |普朗鸣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长久以来,钻石被视为奢侈与珍贵的象征,但这种情况并非自古即有。

直到近代,随着大规模钻石矿的发现以及一系列成功的营销策略,钻石才由贵族的专利变成普通民众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17世纪之前,全世界的钻石主要来源于印度,而当时的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钻石资源被英国严格控制,成为显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一般平民百姓也与钻石无缘,1870年,南非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金伯利钻石矿,其中最大的矿坑深达1100米,可容纳5000名工人同时进行开采。

仅这一矿坑就产出了3吨重的钻石,这样大量优质钻石的发现,导致了价格暴跌,原本象征贵族地位的钻石一下变得十分平民化。

面对钻石价格暴跌的困境,1888年,一位英国商人罗兹创立了戴比尔斯集团,通过并购方式收购和控制了全球主要的钻石矿山,严格限制开采量来维持钻石的稀缺性和高价

在控制供给的同时,罗兹还制定了一整套精妙的营销策略来刺激市场需求,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钻石与爱情和婚姻牢牢捆绑在一起

戴比尔斯集团,在各种媒体上大量投放了各种以钻石象征爱情和婚姻的广告,同时还聘请当红电影明星为其代言,在银幕上演绎“钻石求婚”的浪漫场景

最经典的宣传口号“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也因此应运而生。

经过持续的营销轰炸,“求婚需要钻石”这一理念逐渐被公众接受并内化,原本的工具物品成功转变为一种浪漫和奢侈的象征。

在市场需求的激发下,钻石价格节节攀高,成为普通民众梦寐以求而不可亵渎的奢侈之物。

如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几乎已成为钻石的同义词,无数人能背诵出这句广告词。

它成功将钻石与爱情联系在了一起,扭转了钻石原本的商品属性,使其成为一种无法替代的必需品。

不过,戴比尔斯的钻石王国并非永远稳固,20世纪末,多个新钻石矿的发现终结了其在全球钻石供给中的垄断地位。

钻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价格也随之下调,但“钻石即爱情”的符号意义已深入人心,任何品牌都很难撼动。

即使价格不再高得离谱,钻石仍然是绝大多数人购买礼品和求婚首选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构建的文化意义,至今仍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也就是这句话,让戴比尔斯集团成功的“骗了”人们100年!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靠着这个,骗了人们100年

戴比尔斯通过垄断天然钻石供应,高价销售,成功将钻石与爱情联系在一起,使钻石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

一百多年来,无数准新娘憧憬着能戴上耀眼夺目的天然钻石

随着人造钻石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生产价格仅为天然钻石十分之一的人造钻石。

天然钻石之所以价格昂贵,主要在于其稀缺性,戴比尔斯联合全球主要钻石生产企业,严格控制钻石产量,每年只开采有限的天然钻石原石,造成市场供应短缺。

人造钻石的原材料主要是廉价的碳素,只要有足够设备和技术,就可以大规模生产

中国企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规模效应,将单克拉人造钻石的成本降到了极低。

除了价格上的压倒性优势,人造钻石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外观极其相似,一般很难辨别

而天然钻石中的杂质也可以人为加入,人造钻石的纯度更高,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这些都让人造钻石深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他们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性价比,而不是虚化的品牌概念。

中国企业还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人造钻石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人造钻石或将颠覆长期以来天然钻石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结束它对钻石定义权的长期操控。

人造钻石使得更多普通人可以如愿以偿地拥有钻石饰品,而不仅仅是社会上层的特权

钻石市场的开放将推动整个珠宝行业向大众化发展,人造钻石为传统的高端奢侈品打开了退堤的大门。

简单来说,如果你喜欢钻石的美,现在就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理想的产品,而不需要为了虚荣心付出高昂代价。

人造钻石让这个曾经的象牙塔变成了平民的游乐场,每个梦想中的公主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钻石珠宝。

《券商中国》消息称,美第二大钻石巨头WD负债高达3亿,目前已申请破产

以“天价”著称的钻石行业如今已四处起火,钻戒巨头I Do此前就已宣布破产,甚至连“钻石之王”戴比尔斯也不得不降价40%。

而打破“钻石神话”的,则是来自中国河南的一个小县城!那么,这个小县城是谁?为什么他能打破曾经的“钻石神话”?

河南一小县城,打破了“钻石神话”

钻石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戴比尔斯等钻石巨头利用营销打造了钻石的奢侈形象

然而,随着中国河南拓城县人造钻石产业的崛起,“钻石神话”已不攻自破。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自主研发人造钻石生产设备,经过艰难的技术攻关,郑州三磨所成功研制出六面顶压机,实现钻石原料的自给自足。

中国很快成为世界人造钻石第一大出口国,90%以上的出口量来自河南拓城县

拓城县的人造钻石品质越来越高,已几乎达到天然钻石的标准,但长期以来,国际钻石巨头控制着高端市场,人造钻石难以进入。

直到印度商人开始大量采购拓城县的人造钻石,掺杂贩卖,终于迫使传统钻石企业接受了人造钻石的存在。

如今,拓城县年产量高达全球总产量的近一半,人造钻石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16%。

在“钻石之都”拓城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消费者实现了“钻石自由”,不再为天价钻石埋单,打破了钻石巨头的长期垄断。

拓城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人口仅110万,面积也不大,却成为了世界人造钻石的制造中心,这得益于拓城人勤劳务实的工作态度

上世纪60年代,拓城县就开始小规模生产人造钻石,工人们白天在矿山劳作,晚上回家后继续研磨钻石。

多年来,拓城县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年轻人也积极参与钻石加工,掌握了专业技能。

正是拓城人“脚踏实地”的精神,才使这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造钻石的龙头生产基地

拓城县人造钻石产业链非常完整,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销售端到端覆盖,拓城县汇聚了众多钻石加工企业,小到家庭作坊,大到规模工厂,都在为这一行业贡献力量。

一些钻石商家开始尝试销售自有品牌,而非仅为国外品牌代工,在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拓城县钻石产品的附加值也在提高。

一批设计师和品牌运营者应运而生,他们为钻石产品注入了时尚元素,使其更能迎合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

拓城县人造钻石产业的成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过去被视为奢侈稀有的天然钻石,在人造钻石大量出现后不再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

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不会再轻易为天价钻石埋单,可以说,拓城县的人造钻石让钻石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平民化时代。

这对长期垄断钻石上下游的西方老牌企业无疑是沉重一击,但对普通人来说,却实现了钻石梦的“民主化”。

感谢拓城人的勤劳与坚持,打破了这个“钻石神话”,让更多人也能佩戴闪耀夺目的钻石,实现了“钻石自由”。

这些年来,中国各种各样的产品都逐渐打破外国的“垄断”,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自信心!

那么,除了钻石还有什么呢?

核磁共振技术成功突破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无辐射、无创伤性和软组织显示优异的特点,在医学影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关键技术和设备一直被西方企业如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严格控制,我国一直面临着技术封锁。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在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了从最初完全依赖进口,到研发生产核心部件,再到实现整机国产化的飞跃,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核磁共振技术的探索,1987年,我国第一台永磁体磁共振成像仪问世。

这台设备采用永磁体作为磁场源,磁场强度达到0.1特斯拉,打开了我国磁共振技术研发的大门。

1998年,北京安科公司经过艰苦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开放式0.2特斯拉永磁共振成像仪,实现了国产化突破。

2007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江苏奥泰公司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完全自主研发的1.5特斯拉核磁共振成像仪,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的重大飞跃。

这台设备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核磁共振技术真正步入自主创新研发的快车道。

如今,国产核磁共振成像仪价格约为3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有很大优势,为基层医院大大降低了采购门槛。

国产设备在图像质量和扫描效率上也不落后于进口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各级医院的临床需求。

核磁共振技术的国产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努力。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将核磁共振技术引入国门、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最终实现突破和超越。

国产化打破了长期由西方企业垄断的局面,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仪器走向国际市场。

更多发展中国家将受益于中国的技术分享,中国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使更多患者受益。

这标志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又一项高端医疗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未来,中国科研人员将继续努力,在更多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永磁   特斯拉   价格   核磁共振   河南   跳水   中国   巨头   钻石   象征   神话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