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讲习班在昆明开班

9月22日,多模态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讲习班在昆明开班,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次课程将持续至9月24日。本次讲习班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金连文教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陶大鹏教授担任学术主任,邀请了多名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作报告。参加课程的学员共计180人,三分之二来自省外,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学员是学生,其余是高校教师和科技类企业职员。

据悉,本次学习的课程包含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知远讲授的《语言基础模型的重要特性》;百度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王井东讲授的《视觉大模型:自监督预训练以及在文心·CV大模型中的实践》;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刘静讲授的《多模态预训练的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纪荣嵘讲授的《从ChatGPT到国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崇轩讲授的《扩散模型与视觉内容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四青”人才计划入选者, Elsevier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期刊联合主编王兴刚讲授的《高性能视觉目标检测分割和跟踪》;中山大学教授、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IET Fellow、IEEE THMS编委林倞讲授的《视觉场景理解与推理问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成林讲授的《鲁棒自适应模式识别》等。

开班当日,记者采访到来自云南大学的博士生杨丽涛,她告诉记者,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重点发展的关注点。而且,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育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企业以及热爱科技人士所热衷。“作为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今天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主办,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承办的多模态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讲习班,获益匪浅。”杨丽涛认为,讲习班深入阐述了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底层原理,并引入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同时也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物体检测与分割、图像描述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她深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突破自身限制,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当然,也综合思考了深度神经网络和传统方法的技术发展壁垒与突破点。在图像处理领域,专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自监督学习、对比学习、聚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解。此外,还探讨了大模型训练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这些进展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和提高智能决策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总的来说,讲习班让自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感到十分乐观。相关专家的讲解和思考指引着她和同伴们的学习和思考方向,也激发了大家对科研创新的极大兴趣。

杨丽涛表示,热切希望通过努力,能为技术的发展增加一份力量!愿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更上一层楼,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承办方相关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本次讲习班旨在给本领域研究者、技术开发人员和研究生介绍多模态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方法和最新进展,使学员在了解学科热点和基础理论方法、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增进与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赛 文 周明佳 摄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讲习班   人工智能   云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   昆明   博士生   模型   教授   视觉   领域   国家   前沿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