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深度丨良“郴”美景汇于指尖 实景三维助力郴州文旅发展

视频加载中...

实景三维雾漫小东江。(该视频由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制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实习生 李明林 通讯员 邱业惠 王沁 郴州报道

青山拱卫,碧水绵延,江面上轻纱似的薄雾层层晕开;忽地,江心上的渔夫撒出浑圆的渔网,山、水、雾、人相辅相成。

如今,这一唯美的雾漫小东江景色,在一张云上郴州三维VR地图上,便可观赏游览。

这张地图的“神通”不仅限于此。

地图内,每张全景图片都支持360度旋转视角,还有大像素专题,实现千亿像素瞰郴州。更有35处超精细实景三维模型,涵盖126个景点和68处重点设施;分辨率优于0.01米,力图完美还原每一处实景细节。

在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这幅云上郴州三维VR地图是湖南自然资源部门以科技助推郴州文旅事业发展的一大成果。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测绘院副院长田永雨介绍,历时7个月初步搭建了实景三维郴州的数字底座,打造了8项创新成果和4个国内率先纪录。

实景三维郴州项目建设指挥部。

跋山涉水,将大好山河送上云端

迈进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一楼,能看到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办公室,这便是实景三维郴州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人气很旺,紧密挨着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数据处理设备和无人机采集装备,房间内充斥着敲击鼠标和键盘的声音。

“目前内外业工作已完成,正在为服务旅发大会的创新产品打造做最后的冲刺。”在项目部里,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测绘院实景三维部副部长曾庆,介绍起实景三维的郴州故事。

曾庆介绍,三维地图产品的诞生,需要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和数据应用三个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最终才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逼真三维效果和无限应用场景。

没有直观的数据表达和便捷的掌中体验,郴州的大好河山和各类信息就没办法送进千家万户。2023年3月,项目组成立后,外业组成员,立即展开测绘采集工作。

莽山地处郴州南部,地形复杂、山峰陡峭、云雾缭绕,独特的地理条件塑造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同时也给外业测绘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莽山的拍摄,时间和技术要求都很高。”参加过莽山外业采集工作的内业组组长梁诗琪回忆起在莽山的测绘经历说道,“我们早上9点上山,太早了太阳亮度不够阴影还大,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差不多到中午12点雾气才能慢慢散去。下午4点半景区又要关门了,我们又得背着40多斤的设备下山。”

为了抓紧每天有限的数据采集时间,莽山外业采集组的成员们每天都自带面包干粮,趁着影像采集的间隙果腹。

三维数据的采集,各类无人机和专业传感器载荷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俯瞰莽山风景,苍翠的森林亭亭如盖,高耸的石山崖壁陡峭,这并非无人机理想的飞行区域。梁诗琪介绍,要求贴近摄影测量精细拍摄时,无人机在狭窄的山谷中贴近悬崖峭壁10-15米左右,无人机驾驶员需要具备非常熟练的专业操控技术,才能够在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完成这种程度的超低空贴近飞行。

莽山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只是实景三维郴州建设中的冰山一角。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项目组的外业工作人员遍历郴州的大街小巷和山水画卷,用脚步丈量着郴州的壮美河山,也为实景三维郴州项目的早日建成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云上郴州三维VR地图。

精益求精,实景三维助力文旅高质发展

承接实景三维郴州项目之前,项目组的很多成员参加了去年的实景三维张家界建设工作,为实景三维郴州建设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

去年的新兵早已成为今年的老师傅,在张家界的奇峰峻岭之间,外业工作的无人机常常受到地形地貌、磁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频频发生“炸机”的事故。吸取了去年的经验教训,项目组在郴州的作业过程中,无人机的炸机事件几乎没有。

“去年的实景三维张家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年不能再炒剩饭,要再创新。”曾庆介绍,在郴州的项目建设当中,实景三维美食、夜景、大像素、元宇宙、无人机巢和多领域应用都是项目的创新点。“去年,一些深邃的溶洞我们建模做不出来,今年利用全新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融合建模,已达到了所见即所得的震撼效果。”曾庆充满自豪。

在项目部,记者看到了实景三维郴州项目濂溪书院的部件及三维场景模型。利用超精细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技术书院门外的周敦颐雕像还原得惟妙惟肖,色彩、五官、仪态细节都能从中体现,就连衣物上的层层褶皱都清晰可辨。

云上郴州三维VR地图项目组组长黄琼也是项目组中的创意“点子王”。地图的功能设计,关键是要服务好广大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智慧全体验。

为此,在单一的手绘地图基础上,黄琼和同事们加入了景点介绍、三维模型、游览攻略、出行购物、AI助手等交互式沉浸体验,让观众全方位地了解郴州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此外,地图还配备了基于人像合成技术的“打卡照”功能,让游客在线上也能实现与景区地标的打卡合影。

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打磨和升级迭代,云上郴州三维VR地图自然受到了广泛欢迎,从8月1日发布至今,地图所依托的微信小程序点击量累计超105万人次,促进郴州文旅高质量发展。

指挥部内充斥着敲击鼠标和键盘的声音。

成果落地,一道菜也有百般做法

效率提升了,经验丰富了,创新做足了,最终的落地成效也很重要。曾庆这样比喻这项工作的应用前景,“我们配齐了一道菜,接下来各行各业都能有他们的炒法。”

和实景三维张家界项目相似,目前郴州的实景三维项目也将此次服务旅发大会的功能焦点放在了智慧文旅的各项应用上,但项目组的长期目标远不止于此。

土地资源管理和交易,是目前“品尝”过实景三维技术这道大菜的“用户”之一。

在实景三维底座的数据支撑下,郴州市推出了“林邑福地”2.0平台,全国率先在土地超市中上架基于地理实体的实景三维土地产品,实现云上三维选地。通过整理自然资源土地一级市场基础货源,基于实景三维开发手机端与PC端系统,让投资者更好地找到相适应的土地、厂房、公寓等一级市场货源。构建货源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呈现,打造新型基础测绘学校、商业、医院院落及定位点等形成复合实体构建基础配套设施,结合货源与周边配套设施,让用户更好地选择心仪各类货源。

截止到9月,“林邑福地”等一系列平台共宣传地块118个,浏览次数73240次,合计成交地块55个,成交面积3770亩,成交金额37亿元。

此外,实景三维技术也能够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如今已完成郴州市1575处2023年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空间标记定位和24处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景三维精细建模并融入各类地灾监测数据500个,可提前获取地质灾害隐患点精准可靠变形信息、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灾害防治、预警、处置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实景三维郴州。

在实景三维郴州项目部内,黄琼的电脑边放着一本便签,上面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任务:调互动、配音乐、展示景区热点、筛选三维模型、像素流和全景图……

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像黄琼一样的测绘工作者,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严谨态度,将实景三维技术应用服务推向了平常百姓家。

目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测绘院已建设了郴州全域19342平方公里地形级实景三维场景,郴州市区和景区292平方公里城市级地理场景数据库和151.45平方公里城市级地理实体数据和各类物联感知数据库及系列智慧应用场景。

田永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需求为导向全力持续推进实景三维郴州的深度应用,加强与郴州城市大脑、政法委、自贸区和文旅、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和行业的数据共享与利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过实景三维郴州项目建设,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兴城战略,建设三湘尽览、物联感知、智能调度的实景三维湖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郴州   实景   郴州市   张家界   无人机   自然资源   助力   指尖   美景   深度   地图   项目   数据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