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写在大河网成立25周年之际

大河网讯 时维九月,序属金秋。今天,大河网迎来她25岁的生日。25年来,大河网奋勇向前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自强不息。

回望来时路,有初出茅庐的艰辛,有革故鼎新的决心,有迎难而上的闯劲,有勇于担当的胸襟。

如果要给以“大河”为名的大河网一路走来的历程寻找一个具体意向,那么“大河”再合适不过——从曾经的涓涓细流、一溪碧水,到如今积聚着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大地互联网事业的澎湃乐章。

日出东方 大河之源

听,那是大河源头的水声。

1998年9月,河南报业网上线。人们惊讶地发现,过去拿在手中的新闻纸,如今轻松点击鼠标,便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实现阅读。

彼时,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由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主办的河南报业网,也就是大河网的前身,正在积极探索由纸质媒介拓展到数字端口的道路。

全新介质,全新生态。

1999年,山楂树聊天室开通。2000年8月,大河论坛开通。那时候,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没法和现在比,甚至,网页要等几分钟才能刷新一次……尽管如此,全新的“上网”体验还是成为当时大多数年轻人宝贵的青春回忆。

世纪之交,河南报业网迎来了新的机遇。2001年6月,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河南报业网成为全国首批地方重点新闻网站。9月6日,河南报业网与河南移动携手合作,报纸新闻上手机。

2002年5月,河南报业网承办首届“网上看河南”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这一活动如今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世界了解河南的重要窗口。而“网络行”这一模式也被全国各地媒体复制。

2003年9月,国内知名网站的新闻掌门人,出席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高峰论坛,赢得了“嵩山论剑”的美称。一力促成此事的河南报业网时任“掌舵人”董林提出的一系列“互联网军规”,很多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2006年7月6日,河南报业网与原大河网合并组建了新的大河网,立志打造成为河南的精品网站、全国区域性重要网站。

2006年8月,一篇发表在大河论坛、名为《关于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的帖子,吸引数万网友讨论。次年5月6日,5600人的队伍从郑州出发“跑马”直达古城开封,这场“网友聊出来”的郑汴马拉松被人民日报誉为“传奇”和“神话”。

从郑开马拉松的筹办,到后来创下吉尼斯纪录的万人帐篷节……时至今日,大河网的重大活动策划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号召力。

一溪碧水 蜿蜒流长

远古冰川上流出的水滴,孕育出奔流不息的血脉。

新闻宣传,是大河网首要而光荣的任务。自成立以来,大河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每天向全球发布河南新闻5000余条,打造河南新闻宣传的网络主阵地。

2006年11月,大河网与河南日报联合打造的《焦点网谈》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

大河波澜,长歌未央。

2006年底,由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由大河网负责运营和维护,成为首家涉足政务的河南新闻网站。

2018年7月,大河网英文频道上线。“双语播报”“欣闻NEWS”等外宣栏目,在海外社交平台吸引了众多中国驻外使节以及多家境外媒体关注。随即成功运维“豫见世界”App、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等多个外宣平台。

...... ……

大河网精准把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老百姓利益的关注点和平衡点,做出了一批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和有角度的报道,成为权威信息出口,赢得社会的赞誉,占领了河南舆论宣传主阵地,成为河南新闻宣传的排头兵、世界了解河南的百科全书。

如今,大河网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发力内容宣传移动端、视频化传播,赋能内容生产“出新出彩”。《中原藏珍》《“源”来如此》《小城“出圈”记》《“粮”辰美景》《甲骨文连连看》《州桥考古总动员》《中原寻宝记》《“豫”你同在的365天》等内容,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AI主播河宝聊报告》、短视频《“豫”见潮流色》、长图海报《麦子的旅程》、双语播报《出彩河南这十年》等一系列技术赋能的融媒产品,得到中宣部、中国记协官微阅评表扬或点赞。

近年来,大河网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2019年以来六获中国新闻奖。每年有10件以上作品获河南新闻奖。2022年,大河网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科普中国融媒发展6个省级试点单位之一。2023年,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科普中国融媒发展单位。

勇立潮头 肩负使命

正如河水中总会遇到急流险滩,受新技术、新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冲击,大河网的发展也曾一度陷入困境。

经过探索实践,2016年,大河网决定实施“互联网+新闻”“互联网+技术”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保障各项工作开展。

这场技术驱动的革命,首先从大河网自身发布平台开始。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发展中心自主研发了C3发布系统和手机移动采编系统;又紧跟平台化趋势,研发制作了“大河号”平台。

历经多次“战役”,大河网逐步打造出一支实力强劲的技术团队。2016年,7项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花落大河网,曾经通过买技术进行维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2017年6月,由大河网技术团队竭力打造的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中央厨房”正式启用,打破了商业公司在河南的长期技术垄断。

2018年6月,大河网技术发展中心自主研发的河南省统一技术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大河网承接的第一个集成性项目。

随后,“小康工程”数据库河南平台、志愿河南平台、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省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河南省主要厅局门户网站,以技术研发、技术运维和内容运维为支撑的智慧政务项目接踵而至,形成了今天的智慧政务矩阵。

省政府门户网站运维荣获“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务网站”,在Alexa省级政府网站排名中位列第2;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在Alexa中国政府网站排名第4,受到省政府办公厅表扬。

潮起逐浪 浪叠新高

2021年4月8日,河南大河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作为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3年4月,随着省政协融媒体中心的建成投用,大河网承建并运维的智慧政务项目实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班子的全覆盖。

近年来,大河网又承建并运维了新疆日报、山西日报、海南日报、哈密日报等省外重点信息化项目,大河网的智慧政务从省内走向了省外。

长风破浪,继往开来。

独立运行两年来,大河网取得CMMI3资质、ISO系列证书等各类资质、软著120多项,国产化相关适配证书6个,承建的“安阳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荣获2023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舆情监测系统荣获2023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优秀标杆,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正在申报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大河网政务运维众多政务服务项目,丰富的政务运维内容源源不断为内容生产输送着资源,丰富着新闻线索、内容、形式和深度、厚度、高度。

2022年,政务运维反哺新闻成效显著,大河网再获中国新闻奖,多个作品获河南省新闻奖,开门办网的“学术中原”呈现出朝气蓬勃景象。

大河奔流 面向未来

大河网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在做好新闻主业的同时,向以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业进军。

2022年4月,大河网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建新闻数据与政务数据联合实验室;2022年7月,大河网负责运营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引进博士后人才研究NLP技术和数字技术,以数字技术引领未来发展。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目前,大河网已采集新闻数据和政务数据2.1T,拥有精准结构化数据2.83亿条,涵盖新闻网站、政务网站、微信、微博、抖音、报刊、论坛等平台,整理互联网规范性标准词条30余万条,建成大河网的词条数据库和河南省基础省情数据库,为未来数据产业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资源。

同时,大河网依托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积极开发人工智能产品。2022年,大河网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河智慧普查”信息化平台和【大河认真—1S】互联网内容规范审校平台上线。

从数字技术、数据生产、数据应用到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大河网的数据产业闭环业已形成。

流年似水,韶华易逝,25年弹指一挥间。

25年,作为媒体转型的积极践行者,大河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河南互联网事业欣欣向荣的重要力量。

25年,大河网讲述河南好故事,传播河南好声音!先后塑造了李学生、洪战辉、魏青刚、李灵、王锋、李芳、张玉滚、胡佩兰等河南重大人物典型。

25年,大河网先后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球中文论坛百强、河南省十佳新闻网站等荣誉奖项近百次。

25年成长,25年拼搏,25年创造,25年辉煌!

回首过往,心潮澎湃!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文字:许会增 阎乃川 祝传鹏 李东宝

视频:大河网影视直播部

海报:韩雨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大河   河南省   河南   奔流   省政府   中国   政务   周年   数据   平台   技术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