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5年时间突破0.5公斤,她说:我谭玉娇回来了!

视频加载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婷 杨朝波 王怿婷 通讯员 施东杰

“今天我用非常完美的4次试举,用141公斤(破世界纪录),我觉得是向全世界宣告:我谭玉娇回来了!”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举重运动员谭玉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10月26日,谭玉娇在颁奖典礼上。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在10月26日的女子67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她以超出5年前雅加达亚残运会上0.5公斤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稳稳拿下这枚家门口的金牌。

这对谭玉娇来说,是一件底气加满的事儿。赛前接受媒体采访,她多次被问及自己的目标,但是并不敢把话说满,只敢说“会在状态好的时候去尝试、去挑战”。

但是今天夺冠后,她多次提到:“现在我可以说,我一定会争取巴黎(残奥会)三连冠。”

谭玉娇的信心,足了!

花了5年时间,只为突破0.5kg

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上,谭玉娇以140.5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今天能否打破世界纪录,是各界都特别关注的事情。

残疾人举重赛事规则于近几年有所调整,需要第三次试举成功,才能拥有第四把破纪录挑战的机会。这也让谭玉娇特别谨慎,今天的比赛第三次试举时,她选择了137公斤。

直到稳稳举起第三把,谭玉娇才敢申报破纪录的试举重量——不多,比之前多了0.5公斤。她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0月26日,谭玉娇挑战世界纪录成功。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为了这1公斤(实际为0.5公斤),我准备了从2018年到现在的5年时间。”

东京残奥会前,谭玉娇的右肩遭受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在那之后,她的运动状态持续了一段低谷期。

这几年间,为了突破这0.5公斤,谭玉娇一刻都不敢松懈。一周三次的专项训练大课,配合体能和力量训练,锻炼小肌肉群……对谭玉娇来说,“训练”是从未间断的日常。她曾说:“不论有多难,我都会加倍努力。”

今天比赛的原计划,是在家门口比赛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成绩。“至于好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之前没有具体的设想。”谭玉娇说,右肩的伤正在逐渐恢复,但恢复到什么程度,她自己也不敢保证。

谭玉娇在比赛中。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每次试举前,她都会先在举重床上静坐一会儿,再大吼一声,声音在赛场回荡,特别嘹亮。这是她的习惯性动作,也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和勇气。

她是带着这样的“小心试探”,如履薄冰拿下的冠军。

颁奖典礼后,谭玉娇的心情还激动得久久不能平息。比赛现场有许多她的亲朋好友同事,也有许多市民朋友、中小学生。

比赛现场,观众们为谭玉娇加油。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所有人都给我加油,给我鼓劲。”她说,“我感觉这次比赛收获了最多的支持和力量,更有能量去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她也是浙江省残疾人举重队的助理教练,33岁的她也期待生活中出现一些新的规划,“但是我对举重的热爱应该不会停下来。”接下来她的目标就是巴黎残奥会,稳稳拿到入场券,争取三连冠。

60多位同事们现场助阵,口号想了好几个

谭玉娇现在也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动力部的一名员工。今天,机场来了60多名同事为她助阵。

10月26日,谭玉娇的同事们前来助阵。潮新闻记者 徐婷 摄

由于备战赛事,谭玉娇也许久没见同事了,赛前听说有60多人要来,她特别开心。不过,专心致志参赛的她,在赛场并没看清楚同事们在哪儿,只听到满场都是“加油”。

比赛前半小时,同事们就已到达场馆,穿着统一的红色T恤,上面印着“玉娇加油”的字样,画上了爱心和拳头。“我们用了中国红,给她加油打气。”机场动力部副总经理李荣松说。

“我们还特地想了两个口号呢!”一名同事给记者展示了她手机上的加油词,一个是“玉娇勇敢飞,机场带你归”,一个是“冠军实力,举重若轻”。

机场同事们为谭玉娇加油。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机场工作人员傅骏豪和谭玉娇不是一个部门,上次见到她还是在去年一次活动上。“今天我们专门过来给谭玉娇加油!好多部门的同事都来了,来了两辆大巴。”

考虑到谭玉娇的比赛相对热门,他们很早以前就开始谋划抢票。今天的赛场上,谭玉娇在试举前大喊一声,同事们立刻爆发出更响亮的呼喊声,与之回应。

7年前,谭玉娇便加入浙江省残疾人举重队、落户浙江。几年前,她参加了由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浙江省各国资国企共同开展的招聘会。

“我其实很想来看看,如果我不是世界冠军而只是一个普通残疾人的话,这个社会能提供给我什么样的机会?以我现在的能力,我能不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谭玉娇回忆道。

最后,浙江省机场集团下属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并愿意继续支持谭玉娇的举重事业。

谭玉娇在工作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供图

2018年春天,谭玉娇成为机场一名正式员工,也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另一个蓬勃春季。

提起部门员工谭玉娇,李荣松就赞不绝口,“平时工作也是很积极的,也很认真。”活泼开朗,也是同事们对她的印象之一。

他说,谭玉娇在机场已工作5年多,主要配合仓库管理工作,登记日常用品进出信息。虽然谭玉娇身体存在一些不方便,但是在工作中也并不以此为借口。

“她个人能力也是蛮强的,我们不需要特别地照顾她。”李荣松说。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亲历者与受益者

杭州亚残运会赛事官网上,谭玉娇爱好一栏里写着“摄影”。

说到摄影,她还有些小骄傲:“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具有美感跟艺术细胞的人。”她并未正式学过摄影,偶尔灵感来了,就会去探索好看的角度,记录下家人朋友的美好回忆,拍下触动自己的精彩瞬间。

这个爱好,缘于2017年。那时她还在北京体育大学上学,同学们都是残疾运动员。有一次校内举办篮球比赛,刚好买了单反相机的她立刻揣上,准备练手。

有领队看到她拍得不错,便邀请她成为“专属”摄影师。就这样,谭玉娇的摄影“副业”开始了,她穿梭在各个赛场上,给运动员们拍照。

这些照片,既是她和朋友们人生中的宝贵回忆,也是她训练之余调剂心情的方式。“当你非常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拍照也好,干其它的事情也好,你会非常享受那个过程,比较容易忘掉疲惫和烦恼。”

10月26日,颁奖仪式上。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谭玉娇喜欢给朋友们制造小惊喜。在10月26日的颁奖典礼上,她还给银牌获得者、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库德拉托伊 托什普拉托娃,铜牌获得者、韩国选手金亨熙,送了一份小礼物——杭州听障朋友们绘制的“飞飞”图画。

曾在多个赛场上角逐,谭玉娇与这些运动员们早已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今天朋友们来杭参赛并取得佳绩,就像来到自己家里作客。

“(送礼物)这也代表了我们杭州人民、杭州残疾人朋友对她们的一种祝福,欢迎她们来到杭州,也祝福她们在杭州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10月26日,谭玉娇比赛出场。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谭玉娇出生于1990年。7岁时,她被诊断为右脚骨髓炎,需要手术。手术后不久,她摔断了脚,导致右腿发育不全。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幼小的她不知所措,体育课上,看着同学们畅快淋漓地奔跑,自己只能在一旁坐着,小玉娇更是看不清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和同学们一样,享受运动的快乐。

2003年,谭玉娇刚开始接触残疾人举重,打开了命运馈赠的一扇大门。20年来,她的举重事业生根发芽,硕果累累。她说:“我算是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20年来,她逐渐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运动员,成长为征战国际赛场的优秀资深运动员。

20年里,她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对残疾人体育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看到了残疾人体育的持续发展,也看到了新一代残疾运动员崭露头角,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说:“如果没有祖国的强大和对我们的关照,我觉得不会有我们今天在赛场上这么优秀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雅加达   浙江省   举重   新闻记者   年时   杭州   世界纪录   残疾人   赛场   运动员   机场   谭玉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