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万亿”来啦?1万亿国债+2万多亿专项债,赤字稳经济开始了

今年的经济形势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房地产业,不但没有迎来复苏,反而在低谷中绵软无力的挣扎。重磅大招、史诗级救市,这些大词早就被用烂了,楼市也没有期待中的反转。熟悉中国经济的人士知道,政府稳经济的手段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年热热闹闹的楼市新闻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方面,如金融16条,认房不认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其实,真正解决房地产和经济难题的杀招还是财政政策,典型如2008年的“四万亿”政策,2015年的棚改去库存。

2023年已到收官的四季度,政策面却出现剧变,为了稳增长、稳楼市,这次政府是真正开始出大招了。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当前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有五大积极意义,一是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从3%上升到3.8%左右,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二是增发国债用于特定的减灾防灾建设等八大方面,有利于补短板、惠民生。三是有利于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四是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五是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除了发行国债,提高赤字率,财政部还研究提出继续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方案,建议授权国务院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地方债务限额提前批机制始于2019年,主要起到了“加快支出节奏和优化资金用途”的积极作用。2018年年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开始可以在当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 60%额度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的新增债务额度,有利于各地提前进行项目储备,提高资金使用进度。

本次授权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提前批专项债机制或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体现出积极财政持续加力提效的政策意图。本次授权审批通过后,2024年提前下达的债务限额预计或超2万亿,提高政策对明年尤其是年初经济调控空间。

在持续性货币宽松后,实体经济投资信心依然低迷,大量存款躺在银行,形成金融堰塞湖。货币政策并未起到预期的稳增长作用。在今年四季度,政府突然加大财政政策杠杆力度,发行1万亿国债和提高赤字率,用财政手段稳经济的思路非常明显。

当财政政策取代货币政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助推器后,稳增长的工具也随之切换。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今年出口和消费受国内外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增长缓慢,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主要投资渠道中,曾经寄予厚望的房地产业表现失望。

2023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商品房销售面积 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同比下降4.6%。在强力救市下,房地产仍未摆脱经济增长垫底的角色,而基建端则表现强劲。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为8.6%,对固定投资的拉动力达3.5%,增速超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投资领域的领军行业。

国家新发行1万亿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也属于大基建范畴。地方债务额度提前审批机制,更有利于地方在投资基建中获得资金保障。

国家在发行国债和财政赤字率上发力,表明了政府稳经济的决心和办法,在年底和明年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行业机会上,则会出现分化。直接受益财政政策的基建投资和实体制造业会有更大的增长动能,房地产业的前景则取决于整体经济的恢复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赤字   国债   经济   财政政策   限额   基建   地方政府   债务   房地产业   专项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