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要不要外开外援:还相信职业化和市场化吗?

惨败于菲律宾后,创下最差战绩,赵睿赛后总结:我们的CBA联赛强度不足以支撑我们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发挥水平。

势在必行:CBA改革

球员、球迷、媒体都知道中国男篮世界比赛成绩不断下滑,除了教练、技战术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球员水平与世界高水平球员差距不断拉大。

08年男篮巅峰期我们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孙悦4名NBA级的球员。

23年只有1名被NBA裁掉的周琦。

而球员水平差距扩大,正如赵睿说的,是因为CBA的强度已经不够,无法培养出国际级球员

从08年易建联、孙悦进入NBA之后,15年里没人能成为NBA 或欧洲强队的主力球员(除了周琦在澳洲NBL打的不错)。

因此CBA的改革势在必行,裁判的专业化、队伍的扩容都很重要,但关键是要不要放开外援限制

左右为难:放开与限制

有人主张放开外援限制,认为篮球只是普通工种,没必要过度保护,只有让国内球员和外援竞争上岗,有实力就上场,没实力就下岗。

以此提高联赛强度和球员水平。

例子就是西班牙联赛对外援限制很少,西甲每支球队注册25名球员,不限制欧盟国家的球员,也只限制最多同时出场3名非欧盟球员,却能成就三大球的辉煌。

有人则不同意,评论员杨毅就认为如果CBA放开外援政策,可能导致比赛中场上5名球员全是外援,这将对国内球员的锻炼和竞争产生负面影响。

还举例说明了过去外援数量多的情况,球队只需依赖两名强力外援就能夺冠,国内球员则很少有机会参与关键时刻。而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胡明轩、赵继伟、赵睿、姜伟泽、孙铭徽、方硕等,也是受益于对外援的限制。

真正职业化和市场化:尊重规律

放开和限制两种思路的分歧,实质在于是否还相信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力量

不少观点认为男篮和男足的堕落,源于职业联赛的发展,源于资本的腐蚀。

球员只在乎高薪,俱乐部只在乎营收。

CBA球市的火爆和激烈不代表高水平,球员越来越功利化而丧失斗志,投篮、传控等基本功越来越差。

真是如此吗?

CBA的市场化和球员的职业化够吗?

球队多年不能扩容;

球员不能自由交易;

裁判标准和黑哨问题没有效解决;

教练球员的选拔不能杜绝金钱和人情

这些恰恰说明我们的联赛还不够职业化和市场化

尤其是男足联赛和管理层的腐败令人触目惊心,正是由于半职业半市场的特点导致权力寻租的蔓延。

只有尊重规律,建立起真正的职业化、市场化的联赛,不仅要引入优秀外援加强竞争,更要促进国内球员的优胜劣汰,还要杜绝人为干预、裁判黑哨对公平比赛的伤害。

越开放越公正,越强大;越封闭越腐败,越落后

就像之前汽车政策强调对国产车的保护,导致合资车独领风骚,而现在对新能源车放开限制,积极引进外资品牌建厂,反而促成了比亚迪、蔚小理的成长。

我们会如何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黑哨   球员   男足   外援   裁判   强度   联赛   球队   水平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