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张炘炀现状:8年读完博士,无业一身轻,卡里就剩几千块钱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不在北京买房,我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不考博士!”2011年,16岁的神童对父母放话,父母无可奈何之下找了一间屋子,张炘炀很满意。

但他没有想到,父母并没有买下来,而是短暂租了一下应付他。他不惜用前途要挟父母买房,却终究被大人们糊弄过去,从此北京的房价节节高升,而张炘炀也渐渐脱离人们预想的生活轨道……

神童的诞生

神童一词,撩动多少父母心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奋斗半生的事业。青出于蓝的优秀孩子,也会引来周围邻里长辈的的羡慕,夸赞是祖坟冒了青烟。

张炘炀就是这么个让父母无比骄傲的神童。2006年,张炘炀年仅十岁,跟着远超过他年纪的同学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此时他是全国年纪最小的高考生。

很多人都羡慕张炘炀的父亲,毕竟一个神童儿子足以让父母挺起胸脯,满怀骄傲。在当时社会大众追捧下,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不仅到处分享经验,还出了一本书,介绍他对儿子的精心培养。

在书中,张会祥介绍了他是如何从小到大就对儿子循循善诱,为了让儿子专注学习,家里电视机从来没有一点声音,也从来没有招待过客人。从儿子出生,张会祥就把培养儿子当成了第一等大事。

从小学开始,张炘炀就显露种种可喜的天赋,陆陆续续跳级,连续跳了四次,进入了初中;没过多久,张炘炀又跳级到了高中,年仅10岁就考了第一次高考。

一个10岁的男孩就能考上大学,尤其是“最小年纪大学生”的光环,让人惊叹不已,而不久之后,张炘炀又拿下了“最小研究生”、“最小博士生”的光环,只是在考博士之前,出现了小小的插曲。

原来张炘炀提出在要父母在北京买房。而这个要求也被父亲认为是被社会风气毒害,甚至曝光给了媒体,媒体也大肆批评,登出文章“长大要成人”指责张炘炀的不成熟。

在一段采访中,张炘炀毫不讳言的坦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毫无悔改之意。“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他们。他们应该为此努力。”

张炘炀还对记者说:“我是为了要让我今后不用再考虑房子,可以放开手脚的实现我自己的理想---做数学。”

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叛逆,张炘炀的父亲叹息着表示,是来到北京以后的花花世界迷了儿子的眼。事情最终以父母的“机智”和亲子妥协结束了。

但,张炘炀的父母还不知道,此时此刻的“机智”,会成为后来一再咀嚼的悔恨,这不仅仅是因为错失了暴富的机会,更因为他们一手打造的神童,站在了岌岌可危的悬崖边缘。

命运节点

张炘炀有三次命运的关键节点。

第一次,是在他成为最小年纪大学生的时候,这时候,张炘炀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并不是最顶尖的学府,在要不要复读面前,他选择了走进大学。

之所以选择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是因为此时张炘炀以神童之名颇受学校重视。而为了培育儿子成才,张会祥辞去了工作,一起进入大学陪读。

在这一次的选择中,有一个关键的部分——张炘炀只读了一年高中。如果他再复读一年,成绩又会如何呢?可惜,这个结果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第二次关键节点,是张炘炀的考研。虽然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在名气和实力不如其他顶级学府,但在培养张炘炀时煞费苦心,一进学校,张炘炀已经有了两个专门为他指定的导师。

考研时,张炘炀才13岁,本来导师推荐他去德国一所大学,德国大学对于天才的培养更加专业,但该德国大学要求去读研的最低年龄在14岁,导师建议他再等一年。

而经过一番讨论,张炘炀放弃了更好的德国大学,选择去了北工大读研。在前途问题上,不知不觉,他选择了更加保守、稳妥又短视的选项。

第三次就是被媒体大肆报道的:神童的叛逆。16岁在青春期是一道鲜明的界限,少年人除了天才的狂妄、惊艳的资质意以外,还有对父母的不够体贴的功利和偏激。

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神童陨落的故事,再怎么才华横溢,对父母的态度如此粗暴,也有失修养。但随着时间渐渐流失,高涨的北京房价证明了神童独特的洞察力。

此时,张炘炀正在他艰难的少年时期蹚水前进,他已经预见了一些阻碍,比如将来房子会成为妨碍他留在北京专心学术的一道槛,但错过了买房的红利,他像凡人在河流里挣扎向前。

命运的每一份礼物都暗中标注了代价,只是人们最初没有发现。而张炘炀要为“神童”这一角色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命运的轰然倒塌声中,一点点捡起碎石木头,重新支撑起狼狈而现实的生活。

望子成龙

1995年,张会祥36岁,儿子刚刚出生,他就暗暗下定决心。在此之前,张会祥是辽宁盘锦的一名公务员,是最早的大学生。他最遗憾的是1990年考上了人大商学院MBA,却因为贫穷放弃,此后一直没有更好的机会。

在儿子出生时,张会祥看到了另一种希望。他为儿取名炘炀,红红火火,满是寄托。邻居说从没见过他这样的父亲,追着儿子教东西,不惜辛苦,日夜不改。

也许是父亲灌输,也许是天生如此,张炘炀三岁识字过千,在小学成绩出色,成为了周围人眼中的“神童”。尽管如此,匆忙跳入初中后,基础不牢的恶果很快显露出来。

在初中,张炘炀的成绩一落千丈,成了班级里倒数。最终,张会祥为他选择了退学回家,在家里自学。

如果是其他人,也许就此停下来,张会祥却让儿子准备高考。不久,张炘炀的成绩也渐渐“正常”,让张会祥放下了心。

在父亲的催熟下, 10岁的张炘炀就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个消息当年就引起了轰动,尤其在张炘炀考了505分后,尽管只到了二本线,他彻底红了,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神童。

神童背后的生活,只有家人能懂。和父亲24小时的相处和生活,让张炘炀缺少正常的童年,换言之,他缺少社会中最基础的人际交往经验,也很少顾及别人的看法。

上学时,张炘炀极度依赖父母,吃饭和交流都要父母帮忙,另一方面他又是狂妄又自负的神童。在同学眼中,年少的张炘炀并不多么合群,言语更是过于冒犯。

10岁时的张炘炀说:“最佩服的就是张炘炀。”13岁的张炘炀在课堂上感到了数学之美,突然站起来大声鼓掌,引得同学纷纷侧目;在朋友面前,他颇为狂妄的说:“我就是要当王者,要不然的话,你就没有地位可以讲。”

当父亲的后知后觉的发现,让孩子过早成熟也许并没有那么美好。13岁的张炘炀是敏锐而激烈的,一方面依然走在父母规划的路线上,一方面和父亲的矛盾增加。

最大的矛盾,就是张炘炀突然沉迷电脑,青春期的争吵中,张会祥一气之下徒步从学校走到家里,而张炘炀则轻描淡写的说:“他想惩罚我,结果惩罚了自己。

在读硕士的三年里,张炘炀的成绩起起伏伏,差点无法写完论文。压力大的时候,他想到了自杀,最后还是靠着一段时间紧赶慢赶,才算跟上了课程。

除了学习上压力,张炘炀无法承受的压力还有另一种:生存压力。班上很多人都比他条件更好,也比他资源更充足。在他的同学里,家里早在出生就准备好房子的不在少数。

而张炘炀家境还算不错,在儿子成为神童后,张会祥拒绝了邀请儿子的合约和商单,不过邀请他的商单都答应了,还出版了一本书,拿到了一些稿费。

“你们不是要我留在北京吗?”张炘炀以为这是父母的期待、全家的目标,他提出不买房就不去考博士,而此时,北京的房价刚刚跌过一段时间。

但张会祥拒绝了他,以为这是儿子耍小脾气,被社会污染。由于被媒体报道,张炘炀接到了很多采访,16岁的他仿佛对自己的命运已经有了隐约的了悟:“他们创造出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然后强加到我头上。”

在考博的过程中,张炘炀不断被拒绝。接受这样一位学生,很少有人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会不会砸了招牌?而张炘炀的直白和无所顾忌更是让许多人对他避而远之。

在一次次碰壁中,张炘炀遇到了极大地问题,他反复的在迷宫里打转,将天才的光环撞得粉碎。曾经父亲有一个理论:先盖楼,然后再装修,先把进度赶超上去,然后慢慢再补。

张炘炀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没有钢筋,造成了楼又如何。但父亲到底是让他上了高楼,顺顺当当成了博士,只是总有一种隐患藏在地基之中。当生活撞上了冰山,高楼应声而碎,张炘炀站在废墟之中,茫然不知所措。

弥补

16岁以前的张炘炀认为自己一切都要做最好,虽然多少感到了父亲有些急功近利,但他并不反感。但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发现了生活的真谛,曾经逃过的票,跳过的课,原来都需要一一弥补。

从读博士开始,张炘炀的人生成了痛苦的迷宫。8年读博,他换了三次科研方向,每一次重新开始都是元气大伤。他和父母同学都有摩擦,始终在游移于多个目标,对于自己的论文,他给与了极低的评价:“放在外国,铁定毕不了业。”

为了博士毕业,他和论文死磕,终于赶在最后2019年前写完了两篇SCI,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尽管如此,其中的艰辛依然难以数清。

毕业后,张炘炀开始了到处找工作。读博的大学没有为他提供机会,最后他在一所师范学院当了外聘教师,这份工作没有持续多久,他就辞职离开了。

28岁是很多人在职场上拼搏的年纪,张炘炀离开得毫无留恋。疫情两年,他靠着和朋友接项目为生,收入并不稳定,几万元的积蓄只剩下了几千元,父母过两个月就会给他打钱。

母亲对他的离职不好说什么,催促他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张炘炀没有去,他学着独立生活,忘记北上广的房子,他认为自己从没有起飞过,没有飞起来,自然也没有下坠。

他躺平了,却又没躺得很平,他在寻找自己的路,而很多年以前,他都走在另一条过于美好的路上。

那是幻觉,是父亲搭起的高楼,是海市蜃楼的风景。醒来后,张炘炀试图和自己和解,他在博士论文里的挣扎并非徒劳,离开了高校后,他发觉自己不想再回去,像是李白仰天大笑出了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8岁,无业,卡里只剩下了几千块钱,靠着父母打钱,在茫茫人海的某个角落里生活。张炘炀对于这样的生活很满意,他说自己现在是无业一身轻。

过去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张炘炀开始走下楼去吃饭,比点外卖方便,他保留一张张小票,积攒成一沓小票,放在抽屉里,就像生活本身也不过是柴米油盐的数字。他还在看导师发给他的论文,半年才看懂三分之一,很有些不好意思——关于数学和梦想,他还没能全部放弃。

在中国,神童总是难免走向伤仲永的结局,也许正因为年少时过多的掌声和美好形成了幻觉。

而那些幻觉飘然远去后,张炘炀蹲下来,在挫折和狼藉中看到了自己,他认清了自己,于是伸出手和真正的自己握手言和,而这一刻,是生活对他的慷慨祝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神童   卡里   德国   块钱   北京   最小   年纪   现状   儿子   父亲   命运   父母   博士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