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凤丨文
家是厨房的诗,宴是美食的歌,家宴是家人用美食歌颂着家的幸福。
这个秋天,河南卫视全新文化节目《中国家宴》以“家宴”为圆心,延展出一幅文化流淌、情谊暖暖的宴饮诗行。
“人生千百味,一宴知千年。”9月28日,由河南卫视与抖音平台共创,倾力打造的文化节目《中国家宴》在充满温馨的氛围中温暖收官,全网阅读量已达6亿+,正片在抖音播放量突破3800万,全网共计榜单36个,其中主话题#中国家宴# 频频登榜。
节目播出以来,深受网友们的好评:“人美、景美、菜美、文化美”、“这样的美食节目来一打!”“拍摄风格和整体质感太棒了”、“文化自信才是真的自信”、“最高礼仪就是家宴”、“质感优秀诚意满满”、“简直是传统文化盛宴”。
01 人生百味 一宴千年
深深尝了人间味,镜头下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人生百味在一场场“家宴”中慢慢舒展。
《中国家宴》系列节目以“访谈+文化演绎”的呈现形式,聚焦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关联历史与当下“宴会仪式”的传承与发展,勾勒东方宴饮仪式感,传达千年中国情谊。
节目通过婚宴、周岁宴、成人宴、鹿鸣宴、军宴、寿宴等不同场景主题,将美食宴饮文化中的精彩切面整理展现,意图梳理出传统文化中宴饮的文化礼仪和仪式感,并链接当下找到宴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方餐桌,宴饮人生,以家之名勾勒起来的生活片段,构成了岁月中最生动的人生映象。《中国家宴》系列节目在还原古今家宴场景的同时,还邀请了家宴主理人于谦,文化嘉宾梅毅,美食嘉宾董克平畅谈美食文化、风土人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一封家书到一方家宴,我们看到了从古至今庚续不变的家风家训,家的文化内涵。导演组表示《中国家宴》第一季秉承透过宴饮的热闹繁华看餐桌背后的家族与家庭文化的制作理念,尤为重视家的概念。
透过“家宴”这扇窗,《中国家宴》以六大历史人物的人生瞬间,解构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仪式感。
“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婚宴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大书法家黄庭坚的周岁宴抓周,抓到了什么?苏东坡如何用煮肉抒怀教育观?一家六进士的曾巩的“升学宴”得多热闹?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妻解锁军中硬核美食,陆游八十大寿的相聚,诠释国与家的情怀...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勾勒婚宴的浪漫,“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描摹出周岁宴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诉说成人宴的殷切厚望。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渲染出鹿鸣宴的载歌载舞无尽欢欣;“烹羊宰牛,会须一饮”烘托出军宴的豪迈英勇;“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涂抹出放翁寿宴的欢畅。
通过一个个“以宴为魂”的人生片段,《中国家宴》试图串联起人们绵延一生的动人图景,也让古宋与今相连,给观众们带来一场华丽的视听体验,让人畅游其中,神思浮动,直追千年。
02 人间至味 家宴清欢
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日子累加而成的,生活中每一天的质感都决定了人生的厚度。
好的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仪式感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行动,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除了聚焦人物背后的故事,《中国家宴》以家之名,通过美食、宴饮品味生活背后的仪式感。
市井长巷,聚拢是烟火,摊开是人间。《中国家宴》带领人们走进真实生活百态,让人们在一道道家宴美食中品味生活本味、感受至味清欢。
《婚宴篇》顶流词女李清照鲜花成宴的婚宴处处充满浪漫的巧思。莲房鱼包、“渔父三鲜”诗意又文艺,鲜花宴让人一秒种草;
《周岁宴》上的枣糕、红烧鲤鱼、清蒸鲈鱼、香糖菓子、春笋时蔬让人眼花缭乱,一碗唐宋最火爆的“夏令菜”槐芽冷淘,也让人眼界大开;
《成人宴》上不仅春风化雨的阐述“父母之爱子”的深远,东坡煮肉、东坡鱼羹的香气也引人神往。
除此之外,《军宴》中的牛酒宴、烤羊、黄酒,《寿宴》中的宋嫂鱼羹、银丝供、梅花汤饼、滴酥鲍螺……也将不同宴饮场景下的味道与生活的仪式感串联,家宴时间仿佛定格在一片幸福的画卷中。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人间至味是清欢。
纵览美食的历史长河,宋朝人显得尤为懂生活,爱生活。《中国家宴》以“宋人”生活方式起笔,深入挖掘中华宴饮文化,探寻宴饮背后关联的独特情感,在一道道美食之中,将传承千年的东方宴饮仪式感交织成一曲温馨动人的乐章,留下关于“家宴”最动人的回忆。
导演组透露,以宋朝为切口讲述“家宴”并不是巧合,“我们把整季故事背景放在宋朝,正巧我们也发现选中的古人选手们(李清照、黄庭坚、苏、陆游)多数也都在宋朝。”
同时对于第二季的创作思路,导演组也有剧透,“第二季还是要继承和发展第一季中我们偶遇的种种传统文化之美。像宋代的插花、点茶、香道等独特的东方仪式感在第二季节目的开发中,我们也期待有更加惊喜的挖掘和突破。”
03 人世滋味 文化舌尖
美食都承载着厚重久远的历史记忆和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档文化美食节目《中国家宴》以美食为切入点,带领观众揭开了宴会背后的文化脉络,在传承中华宴饮之道的同时,更是一场舌尖上的文化之旅。
节目以“人的一生”为时间轴,带领观众参加了六场“家宴”,一期一会之间领略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美食文化,以及美食背后的风俗习惯。
《中国家宴》第一季在宏阔的美食主题之下试图寻找一个更为细小而精准的切口。把整条线索用人的一生来串联,导演组表示,希望让每一个人打开家宴的场景都不感觉陌生,巧合的是这里面恰恰把编剧想要融合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战友情都涵盖了。
《婚宴篇》中,不论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中国古代婚礼仪式“六礼”,还是“铺床”、“撒帐”、“合卺”、“却扇”等婚姻习俗,都全面立体的呈现出古往今来的婚姻文化。
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办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宋朝的周岁宴上枣糕和红烧鲤鱼也都有美好寓意。把枣糕切成片,贴在孩子额头上,孩子能早点儿长高;红烧鲤鱼则寓意穿上红色官袍,一生有余。
《周岁宴》篇章,将抓周、洗三礼、汤饼会等新生儿出生的习俗一一展现,令人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怜之情。
《礼记.冠义》上记载:“冠者,礼之始也。”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人礼”是重要人生仪式之一。其中,男子“冠礼”与女子“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实行最为普遍的“成人礼”形式。
《成人宴》通过苏轼主持的一场成人礼,缓缓阐述“冠礼”过程,同时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传递的豁达人生观,也成为父母给孩子们人生路上的“成长箴言”。
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鹿鸣宴曾在唐至清代的科举和教育文化体系中延续了一千多年。
节目《鹿鸣宴》中以曾巩“一门六进士”诠释何为“鹿鸣宴”,片中“榜下捉婿”、“谢师礼”以及“《寿宴》篇的“过九不过十”等习俗也都让观众对宴会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国家宴》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古往今来一个个动人的家宴瞬间,既有美食的香气,又饱含浓浓的情谊。
既有两情相悦人生初见的美丽相遇,也有“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拳拳之爱,有春风拂面润物无声对成年子女的祝福;有儿女满堂齐人之福的天伦之乐;有烟火、有家国、有天下,还有古往今来饭桌上的难忘记忆……
人们说,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透过《中国家宴》,人们对“家宴”一词有了新的注解,也让传承千年的东方宴饮文化,流淌在每个人的血脉之间。
今晚的中秋家宴
你打算在哪里吃呢?
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
更新时间:2024-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