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究竟有多震撼?“走读中国·丝路行”第二期为你揭秘

9月25日17时30分,由新华社、清华大学共同指导,新华网与人文清华共同主办的大型文化探源节目“走读中国·丝路行”将开启第二期直播,我们将跟随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一同走进莫高窟。

点击海报,预约观看

三千年阅史

往事无尽穷

敦煌莫高窟记载着中西文明的交汇

也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

在本期直播中

我们将和您一起

欣赏别具一格的飞天群舞

亲近美轮美奂的绝美壁画

从敦煌世家到洞窟的开凿

从西域风尚到长安风尚

从藏经洞的发现到敦煌文书的解读

在千年莫高窟

为你勾勒历史的画像

活动简介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交融,凝结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华网联合人文清华,共同推出大型文化探源节目“走读中国·丝路行”,行进式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探寻河西走廊璀璨的文化遗产。

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穿越千年、历久弥新。本节目特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于9月21日、25日、28日在祁连山、莫高窟、玉门关三地进行大型实景现场直播,带领网友云游河西走廊,一起聆听历史遗存的回响,领略文明交汇的绚烂。

“走读中国·丝路行”由新华通讯社、清华大学共同指导,新华网、人文清华联合主办。

岚图汽车为项目提供全程用车服务。

主讲嘉宾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并在汉堡大学、特里尔大学等高校研究和执教多年。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6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名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及中西文化关系史。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获《历史研究》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奖(1984),入清华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二等奖、普及读物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正奖及提名奖)、中国优秀出版物奖(正奖及提名奖)等。多部著作被译成外文和繁体字在海外出版。在清华开设的《中西文化关系史》获清华大学、北京市、教育部精品课程,《导读》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大唐兴衰》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主持人

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9月25日下午17:30

我们在新华网直播间等你!

监制:唐心怡

编辑:张琦

校对:常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莫高窟   中国   敦煌   河西走廊   清华大学   教育部   新华网   历史系   清华   丝路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