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解除婴儿呛奶窒息危机

前不久,一位抱着孩子的家长冲进重庆北部妇产医院门诊大厅大声呼喊“医生,救救孩子”。此时医院门诊部已下班,该院生殖中心主管护师王红梅闻声跑到现场,立即开始查体。据家长介绍,孩子只有2个月大,喂奶时发生呛咳,随即便赶往医院。到院时已是面色青紫,拍打无反应,情况十分危急,孩子随时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王红梅了解情况后,立即接过婴儿,迅速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开始急救。经过40秒的紧急抢救,解除了呼吸道梗阻,孩子终于发出了响亮的啼哭,随后将孩子送至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婴儿由于咽后壁发育不完善,因此是最容易被食物噎到的人群。紧急处理这些突发情况是我们的基本技能,能用专业技能挽回生命,我感到很自豪。”王红梅表示,一旦遇到这种异物阻塞的紧急情况,就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先进行急救,抢占施救的黄金时间,避免因贻误而发生窒息的危险。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王红梅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双手给膈肌下软组织以突然向上的压力,使肺内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向上冲击而将呼吸道异物排出的方法。是由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发明应用于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是全世界范围内气管异物患者急救的标准方法。该急救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不同情况下的施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施救方法根据对象不同而方式也不同。在需要他人救助时,可以让抢救者站在阻塞者背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随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如果阻塞者身边没人需要进行自救时,一定要趁着意识清醒争分夺秒进行自救,可用自己的手、椅背或桌边顶住自己的上腹部,然后快速而猛烈地挤压,挤压后随即放松,反复做这个动作,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

针对婴儿的施救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背部叩击法,将宝宝身体扶于前臂上,头部朝下,用手支撑宝宝头部和脖子,另一只手掌根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击5次;二是胸部叩击法,若拍背未排出异物,立即把宝宝放在抢救者的大腿上,用手支撑宝宝头部和脖子,抢救者以两手中指或食指冲击压迫胸部两乳头连线下方5次,重复直至异物排出。(重庆北部妇产医院 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婴儿   异物   呼吸道   重庆   腹部   头部   患者   危机   宝宝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