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散文游记:我从江南走过

我从江南走过

/鲁先圣

就在这个十月,我在北方渐浓的秋色里,下江南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

第一站,是心仪已久的扬州城。

扬州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风光秀、人文荟萃。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更使古城扬州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最负盛名的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让扬州这座古城名邑增添了无限风韵。

扬州最著名的还是瘦西湖。瘦西湖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二十四桥是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但是,它是指一座桥呢,还是指二十四座桥?有这么一种传说。隋炀帝的游船到了扬州的西郊,看到一座小桥,问叫什么桥。太监说不知道。一个宠妃就说了:"我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二十三桥吧。"游船上的公主、妃子有二十三个,称为二十三娇。"娇"和"桥"韵母相同,右半部分也相同。听了宠妃说的缘由,一个太监报告皇上,说船上有二十四娇,有一个妃子肚子里有一娇,她怀孕了。因此,这一座桥就叫二十四桥了。

南山竹海

第二站,我们到了常州附近的“南山竹海”。南山竹海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景区以竹文化和寿文化为主题,坐拥3.5万亩翠竹,青山秀美、竹海壮阔、静湖清澈,独显青山绿水之诗意和神韵。南山竹海素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的美誉,景区内峰峦起伏,碧浪掀天,幽深渺远。我们乘坐观光车在竹海中穿梭,乘缆车欣赏竹海的波澜壮阔,聆听竹海的呼吸与轻语。

登上山顶,最著名的景点是“一脚踏三省”标志,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交汇于山顶,成为游人必到的打卡地。

苏州拙政园

第三站,是极负盛名的苏州拙政园。

人说到苏州就是看园林。而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

我最喜欢拙政园的每一个地方的名字,不仅仅意境别出心裁,书法题字也是真草隶篆各具风味。大门两侧小门的“淡泊”和“入胜”,就的确引人入胜。

里面有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治事办公地点,不禁让人想起这个短命的王爷那些沧桑的故事。

姑苏城外寒山寺

我们的第四站是寒山寺。

寒山寺本来不过是姑苏城外一座普通的寺院,但是,因为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独领千年风骚。

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而寒山寺最著名的是是寒山和拾得的故事。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佛教史上著名诗僧,并称"寒拾"。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实际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并非仙人,他们都是唐代人。他们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怪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他的诗写得很美,但脾气却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都说他疯了,他便洒笑而去。曾在天台国清寺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个苦命人,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经过,慈悲为怀,将其带店榜仔至迁市婆寺中抚养,并起名"拾耻壳询寒得",在国清寺中将他受戒为僧。拾得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当时寒山还没有到国清寺,但拾得常将一些余羹剩菜送给未入寺的寒山吃,他们真谓贫贱之交。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见他们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自此后,他们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作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

这两位唐代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至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伍子胥

第五站是苏州的盘门,古称蟠门。知道这个景点与伍子胥有关,我特别到达这里。

当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吴国都城,八门之一。站在这宏伟的盘门下,几千年过去,抬头仰望,盘门之上,土炮随处可见,门拉升的铁链和齿轮,托着巨大铁门,虽无一个士兵,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年它的雄伟。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是一夜白头的故事,至今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负有盛名。

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第六站,就是到周庄。

周庄是江南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周庄古称贞丰里。北宋年间,周迪功朗在此辟田设庄,于宋元佑元年舍田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遂有周庄之称。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赞美的人说那里是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从高处俯瞰周庄,湖水恰将周庄环抱入怀。湖水潺缓,虽没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变,却有它独特的味道。偶尔湖上划来一支橹船,摇橹人有力的臂膀、橹船发出的节奏分明的吱吱声与湖水交织成一曲动静互融的恋曲。

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虽不及意大利威尼斯的壮观和宏伟,但却是别有情致,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大陆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泽国。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小镇风情,会令游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第七站,乌镇。

去乌镇,第一是为了看这个江南的水乡,但是,更重要的是想近距离感受文学巨匠茅盾故乡的气息。

乌镇古镇是一个有13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被称为“最后的枕水人家”

茅盾纪念馆建筑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陈列有茅盾遗物59件,书籍近1000余册,图片90多幅,许多资料还是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整个展馆以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为主线,展示了茅盾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壹点号 鲁先聖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江南   泽国   寒山   姑苏   天宝   拾得   吴国   扬州   苏州   古镇   散文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