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组合自行车麦迪逊赛夺金,“一拍即合”体现出多年默契

在10月22日结束的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场地自行车男子30公里麦迪逊赛决赛中,广州队运动员付恩祈、余加庆夺得冠军,这是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在本届学青会中获得的首金,也是广州代表团的第3金。付恩祈、余加庆均出生于2004年,自2021年起搭档团体项目,曾在省运会上夺金。

付恩祈(右)和余加庆在比赛中接力

从2018年开始,付恩祈和余加庆就跟随广州市大学城体育中心自行车教练于洪进行训练,本届学青会,于洪教练也担任广州市自行车队教练随队出征。于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付恩祈是她在早年间在一次比赛中偶然发现的,当时付恩祈出色的车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余加庆曾练过田径,身材偏瘦但爆发力出色,虽然沉默少言但比赛思路特别清晰。

今年1月,付恩祈赴国家队集训,余加庆近年来也在省队磨练技术。“他们很久没有在一起磨合了,我们也是在学青会赛前临时决定两人配对参加麦迪逊比赛,之所以经过几天训练就能拿到金牌,要归功于两人的能力和从小一起成长培养出的默契。付恩祈能力出众、余加庆擅长冲刺,两人的组合一拍即合,非常成功。”

付恩祈(右)、余加庆在比赛中

麦迪逊赛是场地自行车比赛项目之一,参赛车队由两名选手组成,在赛场上每支队伍有一位选手在比赛,另一名选手在需要的时候上场替下正在比赛的选手。两名选手接力时要进行“拉手”,即将退场的选手要给即将上场的人以动力。因此,车手接力时也极易出现事故,非常考验选手的技术能力。

于洪认为,在技术层面之外,麦迪逊赛对于年轻选手的考验还在于临场应变能力,“麦迪逊项目的赛场上瞬息万变,需要选手根据场上局势随机应变,决赛中共有16支队伍、32名选手参赛,人员相当混乱,应变能力其实就是看谁更懂得找机会,在30公里的比赛距离中成功突围,在冲刺圈得分。在多队混战的比赛场上,付恩祈、余加庆的车感、控制力和比赛思路都非常非常出色。”

后排左起:余加庆、于洪、付恩祈

谈及付恩祈、余加庆的未来发展,于洪表示两人需要在后期的训练中努力朝着成年比赛的目标迈进,“对于付恩祈、余加庆这样的年轻选手而言,本届学青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他们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提高比赛能力、积累比赛经验,为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做好准备。”

文 记者 吕航

图片 | 广州市体育局提供 田海亮 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龙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广州   自行车   组合   广州市   羊城晚报   场上   应变   默契   选手   教练   出色   多年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