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itywalk的小众博物馆,这座“海上小白宫”值得一去

在幽静的汾阳路上,有一座三层花园住宅,这里就是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某公董府邸,建于1905年。

绿树掩映下的是一座典型的充满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宫廷式洋楼,八字形的合抱式楼梯对称分布在两旁,宛若一座“城堡”,因形似美国白宫,所以它又被冠以“海上小白宫”的动听名字。

院子里还有一处大花园,一派葱茏。

抗战胜利后,这里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室旧址;解放后曾一度为陈毅市长临时住所;1954年为中苏友好机关办公地点;60年代初,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址于此;2002年改建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这幢花园住宅还拍过不少影视剧呢,《南征北战》、《宋氏三姐妹》、《聂耳》等等等等。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门票只要8元钱,在门卫室现场买票后就能进入,中午休息,去的时候注意时间。

建筑通体洁白,主体部分为一圆柱体弧形地突出,二层的半圆券拱落地窗上有浮雕装饰,细节处也不忘彰显她的气派。

二层有着宽阔的露台,两边为半圆券拱落地窗,上有浮雕装饰,屋顶上有花瓶状石栏杆压檐。

二层大厅内保存有嵌彩色玻璃大窗,地面及天花板都用大理石饰面,室内装修多用柚木及硬木。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楼里还有一个百年前原始装潢的浴室,点缀着新艺术派风格的彩色镶嵌玻璃,立体按摩淋浴器还是世界仅存的法式古董。

图片来源网络

几百年来,上海的工艺美术广泛吸纳各地特长,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海派”工艺美术。馆内展示了500余件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留下的精湛作品,其中有100多件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第一代工艺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的绝世精品。二层是主展厅,展示了镶嵌、牙雕、木雕、玉雕、竹刻、砚刻、细刻等工艺,三层和一层是编结、刺绣、面塑等专业工作室。

上得台阶进入二层主厅,迎面而来的是一扇精美的《洛波神游》镶嵌地屏。这扇雕屏的黏粘技术,将玉石、象牙、螺钿、红木等材质集于一体,既能保证黏粘的牢度,又不会改变原本材质的颜色,这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独到之处。

《洛波神游》镶嵌地屏

牙雕

海派牙雕在中国传统式的绘画技艺中加入了西方式的雕刻艺术,全靠手工精细打磨,方能呈现出自然圆润的弧度,打磨过程中稍不留神便会崩断,尤其考验工匠技艺。

牙雕《西厢和月》周百均

以《西厢记》为题材进行创作设计,以上海特色细花山水雕技法展现出上海牙雕的艺术风格。作品选用整支优质象牙,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百钧携多名资深工艺美术师及技师,历经三年精心设计,制作完成。

牙雕《鱼景》周百均

整件作品可以用玲珑剔透四个字来形容。秉承了上海象牙细花工艺特色,采用镂空雕、立体雕和深雕的组合技法,内外景融为一体。

牙雕《天女散花》(上海玉石雕刻厂20世纪70年代)

高92厘米,历时1年8个月完成。该作品利用原材料的天然弯度,表现出天女的婀娜身段,佐以凤凰朝拜、花团锦簇。采用象牙人物和象牙细花工艺相结合,空中的花瓣轻轻飘扬,枝头的天鸟莺歌燕舞,地上的百花争芳斗艳。

牙雕《龙女赠珠》顾振鹏(20世纪70年代)

作品运用象牙拼接工艺而成,但又不露丝毫痕迹,将有限原材料营造出最大限度的空间。游鱼飞鸟自然生动,水浪火花错落有致,主体人物俊俏飘逸。

牙雕《白莲花菩萨》梁端玉

牙雕《孔雀明王》梁端玉

牙雕《童子拜观音》、《吹箫引凤》梁端玉

2017年12月31日起,按国务院发出《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全面停止加工象牙制品。馆内展出了两件梁端玉未完成的牙雕作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牙雕《千手观音》蒋法明(20世纪70年代)

运用珐琅彩工艺作为背景和底座的装饰,那耀眼的镀金佛光和湛蓝珐琅镶嵌纹饰,将千手观音表现得更为高雅。

象牙细刻

所谓细刻,是指在象牙、玉石、竹木、龟甲、兽骨、毛发等材料上进行精细入微的艺术刻划。上海的细刻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象牙,以“象牙细刻”为代表的上海细刻具有较长的历史,在全国独树一帜,富有特色。

象牙细刻插屏《蛛丝墨迹》陈恩华(20世纪70年代)

这是一个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用象牙雕刻的蜘蛛,这已经不是象牙细刻技艺了,而是微细了。在一张细若发丝的象牙蜘蛛网上刻制了《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共计6972字。还在米粒大小的象牙蜘蛛背部和脚上刻制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形象,人们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不得不赞一句“惊世神工”。

只可惜没带着相机,不能把细部拍的更清楚,若是您来,一定要瞧个仔细。

象牙细刻《鸟笼》陈海龙

作品虽小,却运用了镂雕、圆雕、镂空雕多种技法,将“鸟笼”刻划得细致入微,更为出奇的是,笼内还有一粒黄豆般大小的雀鸟,下次来要带给高倍放大镜了,定要看看鸟嘴、鸟爪。

象牙细刻《毛泽东词——井冈山》薛佛影(20世纪60年代)

把细刻艺术和篆刻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用刀明快工整,字体流连生动。

玉雕

上海玉雕以炉瓶、飞禽、人物、走兽题材为主,尤以炉瓶俏色见长。在雕刻工艺上,上海玉雕严谨板直,造型中规中矩,在外形上讲究稳重对称,而且刻工细腻,十分耐看。

玉雕炉瓶《五亭炉》上海玉石雕刻厂(1995年设计制作)

借扬州名胜五亭桥的造型,在整块翡翠玉料上雕刻而成。造型的端庄和做工的精致精到以及巧色的运用,是上海玉石雕刻的独有特色。

上层亭顶雕有象征吉祥的宝葫芦与六串椭圆玉环紧扣相连;中层以四只小亭顶相呼应,构成五亭;下层亭身四端的玉环前后雕有喜庆的麒麟图案。巧妙的将亭顶和亭身的天然翡绿俏色连成一片。

玉雕炉瓶《双罐花卉瓶》上海玉石雕刻厂(20世纪70年代)

选用新疆和田白玉,材质白净无暇、凝脂细腻。主体造型为双罐海棠瓶,寓意同心同德,瓶壁打磨即薄又匀称。瓶口上方的瓶盖双体同盖,瓶口严密,展现了玉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四周以桃花环绕,花朵利用玉料天然的俏色红点缀。

玉雕《揽月》吴灶发

以两只仙鹤的上下契合,在圆月、苍松、山石的映衬下,灵芝与花草遥相呼应。

砚刻

上海砚刻始于明代,以造型雅朴,刀法刚健著称。“海派”砚刻承前启后,经几代艺术家的创造,形成写实绝技与写意意境相融的风格,使百年来的海派砚刻达到了绝高的境界。

《香菇砚》陈端友(20世纪50年代)

质地为端石,是海派砚刻风格创始人陈端友先生唯一一件未完成遗作,完全保持了原料的天然外形,大小不一的香菇看似凌乱,实则布局有疏有密,有坚有松,多一件、少一件均不可。虽尚未全面完成,但清晰可见鲜明海派风格之脉络。

他一生治砚仅50余方,其中4方流于日本,其余大多藏于上海博物馆,外界流传极为罕见。凡制砚几乎都是精品,雕刻精细至极而不失雅致。

《芭蕉砚》陆天福(20世纪60年代)

质地为澄泥石,作品选取芭蕉叶对大自然优美小景的眷恋,很有诗意。所刻八角舒展秀美,层次清晰,质朴自然。

竹刻

上海竹刻起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当时 “嘉定竹刻”的名家都精通书画金石,因而刻竹无不生动精雅,。“留青”是海派竹刻的一大特色,在极薄的竹青(即竹皮)上,作者运用各种刀法,将中国画的笔法、意境准确地表达出来。

支慈庵先生是擅长留青竹刻的一代名家,他的竹刻技艺对现代江南竹刻精致、清淡、典雅风格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内收藏有他所创作的留青竹刻《和平颂》《西秦溪山行旅图》等。

竹刻臂搁《和平颂》支慈庵(1957年5月)

作者根据留青雕刻工艺特点,运用缜密精细的刀法,表现了作品中的花、鸟、树、石、水的不同质感。

竹刻臂搁《西秦溪山行旅图》支慈庵(1956年)

依据宋代著名画家范宽的《西秦溪山行旅图》为范本,采用留青雕刻工艺进行艺术再创作,在薄薄的一层竹青上细腻地表现原画中的丰富层次和传统水墨画设色的技巧。随着时间磨砺,竹的色彩日益润泽,画面意境也更加耐人寻味。

竹刻摆件《素果》支慈庵(20世纪60年代)

作品传承上海嘉定竹刻地方特色,巧妙利用住的拱状外形,借鉴夕阳浮雕变形压缩的技法,雕琢香菇、笋壳、菜叶,无不栩栩如生。

竹刻臂搁《蛙莲》徐素白(20世纪60年代)

作品留青工艺特色明显,构图别致,犹如把观赏者带入幽静的莲花池,池中荷叶如一把遮阳伞漂浮自如,含苞欲放的莲花夺人眼球,池中青蛙露出蛙头在水面上,而整个蛙身隐隐约约藏在倒映荷叶之中。

竹刻臂搁《松树同春》刘硕春

采用阴刻和线刻的技巧,将松树、松鼠不同对象的质感刻划得自然生动,富有生气。晕色艺术效果显著,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

漆器

墙上挂的是漆器刻屏《万寿山》

上海漆器勾刀描金常以多层彩色漆作底,用特制工具勾勒线条,后将彩漆着色、金色填线,作品兼有绘画和漆艺之特色,画面金彩相映。

绒绣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网眼麻布上进行刺绣的一种手工技艺。它起源于西欧,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传入上海。尤以创作外国领袖肖像见长,绒绣肖像形象逼真,感染力强,被赞为“东方的油画”。

绒绣《西斯庭圣母》(左)

由现代绒绣工艺家刘佩珍、刘佩金、刘佩芬、刘佩宝、刘佩珠于1956年共同设计制作,曾参加1957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是现存为数极少的上海人物绒绣艺术品之一。作品根据油画原作进行再创作,用了300多种彩帷绒线表现了1000多种色彩。

绒绣《孙中山像》(右)

由高婉玉等人20世纪80年代设计制作。以一幅黑白历史照片为蓝本创作,采用多变针法和混合绣法,以独特的色彩处理艺术凸显了作品中伟人的光辉形象。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是中外文化互相交融的结果。早在一百多年前,绒线的编织技艺从国外传入中国,中国人就将这种技术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海派绒线编结技艺。2022北京冬奥会上,比赛颁奖花束便采用了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花束。

手工编织《孔雀披肩》

它的作者是冯秋萍老师,中国著名的绒线编结艺术家、教育家。她曾在20世纪30年代开办手工编结学校,这件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以孔雀羽毛为蓝本运用勾针工艺巧妙的将绒线自相包绕扣结,追求编结图案镂空感。

金银摆件

老凤祥最独特的工艺就是金银摆件工艺,统称大件技术。其中半立体抬压是摆件的主要技术,又称阳花抬压,是采用较复杂的手法,在平面材料上用各类钢凿抬压出有立体效果的花纹,类似浮雕。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银摆件《BUGATTI皇家轿车》(18K黄金)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

由老凤祥非遗传人老技师陶良宝及中年技师李尧舜于1992年,整整花一年多时间精雕细琢。这辆仿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汽车BUGATTI皇家41型的“豪车”用黄金和钻石按照1:24制作而成,镶嵌了1208颗天然金刚钻(重达51.43克拉),用金1471.02克。“老爷车”五脏俱全,发动机、散热器罩、翼子板、车架车顶、行李箱等,全部用金片金块饰品打制而成,连细小的螺丝、螺孔都清晰可辨。

金银摆件《大盘龙》(925纯银)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

选用925纯银材料,采用手工抬压、镂空、刻花多种工艺结合制作而成。尤其经镀金和镀铑工艺表面处理,给人以威武夺目的形象。

金银摆件《诞生》(14K黄金)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

作者在一块天然矿石上镶嵌14K黄金及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了一条中国龙盘绕奇石,腾空而起,寓意“诞生”。

摆件《银珐琅烛台》

立体灯彩

“何克明灯彩”是上海灯彩艺术中最精粹的部分,以精致细腻的立体动植物为特色,从花瓣花蕊到鸟的羽毛、鱼的鳞片都灵动逼真,所以又称“上海立体动物灯彩”。

由于制作材料和保存手段的限制,不能长期保存,现存的“何克明灯彩”实物已非常之少。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里,你可以一睹《龙凤呈祥》《凫尊》《天鸡尊》《龙龟》等“何克明灯彩”作品的原貌。

立体灯彩《龙凤呈祥》

质地为绢绸、铁丝,吸引现代装饰艺术特色,用色响亮明快,龙凤相对翩翩起舞,四周祥云环绕。

立体灯彩《凫尊》

将灯彩做成景泰蓝的效果,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立体灯彩《天鸡尊》

立体灯彩《龙龟》

#秋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上海   竹刻   灯彩   牙雕   绒线   小众   海派   白宫   象牙   海上   博物馆   年代   工艺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