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一带一路”怎么走?

视频加载中...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实现了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不仅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是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

长三角地区外贸总量在全国外贸总量中占比一直比较高,一直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长三角地区该怎么来把握机遇?

"一带一路"十年 长三角外贸有何变化

10月初,伴随着汽笛声,"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闵行场站缓缓驶出。列车上装有7条高端工业生产线的生成专线设备,预计将于17天后抵达目的地德国慕尼黑。根据企业代表介绍,中欧班列和空运相比能节省一半费用,和海运相比时间上可以节省一个月。

从初期的服装鞋帽、玻璃器皿、汽车配件等低附加值商品,"上海号"运载的货品已逐步转向光伏组件、液晶平板、摩托车、电梯等高附加值商品。此次慕尼黑首列更是搭载了高货值的高端工业产业线,成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上海口岸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值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6%,外贸规模较十年前扩容了1.8倍。十年间,江苏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从1.16万亿元扩大到2.23万亿元,年均增长6.5%。

在长三角区域内,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数据最为突出。十年来,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了近2.5倍,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年均增长12%。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曹啸分析认为,长三角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有规模上和结构上的两个变化。从规模上来讲外贸总量在上升,增速在加大;结构上的变化也很突出,长三角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三省一市各有特点,江苏的先进制造业、浙江的电商相关服务业、安徽的新能源等有比较显著的增长和变化。

长三角企业"出海"有何特点

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当地第一个风电站-易卜拉欣50兆瓦风电站。十六台巨大的风机,源源不断将绿色电能送入千家万户。风电站在在2023年的前5个月里,产出了1亿千瓦时的电力。

这座风电站,是由中国上海的一家民营企业-寰泰能源投资兴建的。从2015年至今,寰泰能源在哈投资兴建了十个新能源项目、总计630兆瓦的电站,其中6个已经实现并网,惠及60多万户居民,还为当地提供了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来源地,对外直接投资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设了15个境外园区;在通过商务部验收的20个高水平境外园区中,长三角占据7席。

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李培鑫博士看来,长三角不少大企业已经走出去打造了类似的标志性项目。现在很多小企业也要走出去,这时候境外园区就能为漂洋过海的小企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设施,形成规模经济。不仅是中国的小企业可以去参与,当地国家的小企业也可以去参与"一带一路",形成一种合力共赢的局面。

长三角如何发挥优势打造双循环节点

在不久的将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将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已逐渐成为各国企业向中国展示其优质商品与服务的绝佳平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晓莉认为整个长三角是重要的一个节点区域,怎么发挥优势打造双循环节点和一些重要的平台,比如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我们来"买全球、卖全球","一带一路"国家也是我们进博会参展商,他们把产品进一步引入到中国。

同时我们也有具有代表性的"义乌世界超市",它利用自己贯穿欧亚大陆的区位优势和长三角的交通便利,打造了集农业、商贸、合作、生态和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的农业新载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为我国进一步地参与到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撑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不仅给长三角、也给整个世界持续带来发展红利。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我们也希望这条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之路"越走越繁荣、越走越宽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中欧   慕尼黑   双循环   小企业   节点   上海   中国   外贸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