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存储巨亏426亿元!这家国产供应商成功翻盘,有人却慌了阵脚

“头条首发,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科技战”又升级?在我国本土实力强大的企业又一次技术突破封锁时,却再一次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每一次,国产芯片“明珠”被我国摘下技术难关时,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就会恶意加大打压,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和社会共识。


曾经突破了外国先进技术封锁,又被怀疑给华为供货而受到“限制和受限”的长江存储,正是因为疑似又一次突破封锁,而被某国加强了“反攻”力度。



近日,可能是终于证实长江存储突破核心技术的封锁,在半导体领域,米国宣布放宽三星和海力士的生产设备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先例”。


三星和海力士的反应十分快且嚣张,像是笃定这一官方被证实的消息出台之后,长江存储必定瘫痪?自己又能肆无忌惮地“坐地”涨价了,官方宣布涨价10%到20%。



这一次,难题给到了长江存储,它真的会再次受到“威逼”吗?


01、CEO含泪感谢华为:没有曾经的鼎力支持,就没有现在的长江存储



在华为Mate 60 pro手机被广大数码博主拆机之后,供应商也被网友曝光,据官媒及网络大咖爆出,90%的供应商企业均来自中国,这个消息无疑令广大网友振奋。



要做到这点并不难,难的是雪中送炭


在这些企业尚未成长时,华哥已经看中了它的潜力,这些企业崛起,成为技术领先的企业,背后或多或少也有任老爷子当年的支持。


华为宣传语:在一起,就可以


长江存储虽然不在已曝光的华为Mate 60 Pro的名单中,但曾作为华为Mate 40的长期供货商,在企业起步最艰难的时候,是华哥扶过“风雨飘摇的自己”一把。


长江存储CEO,就曾公开感谢过某国产科技公司,没有任老爷子当年的全力支持,就没有长江存储现在的成功。



在长江存储刚刚研发出第一代产品时,几乎没有厂家愿意使用他们的产品,只有华为Mate 40这款旗舰机,两家企业几乎是“一拍即合”,这款“爆款机型”就这样直接用上了。



也是因为华哥的支持,让其他相关行业的手机厂商,知道了还有长江存储这个企业存在。


一些“友商”,曾经还嘲讽“自研猪肉”不香,最后还是灰溜溜地用上了“自研猪肉”。



到现在,在电脑装机时,长江存储的产品也已经成为首选之一。


但是,长江存储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此


正是因为长江存储过硬的竞争力和低廉的价格,这才让国人知道,曾经那些国外储存龙头,如三星、美光、海力士究竟赚走了国人多少利润。



长江存储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下了三星、美光和海力士等相关竞品昂贵的价格,让外企不敢随意大涨价,国内固态硬盘的价格这才会腰斩又腰斩。


然而,也是因为顶着外界诸多的压力供应被米国等列入“黑名单”的华哥,长江存储才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视为眼中钉,也不幸被列入米国的“科技黑名单”



就在众人叹息,一代企业就此落寞的时候,长江存储像华哥一样涅槃重生,还十分给力地创造一个又一个“新奇迹”。



为了突破技术难关,长江存储和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究竟做出了多少努力?实在是常人难以想象。



02、技术“遥遥领先”?存储芯片价格却“遥遥落后”



长江存储属于紫光集团旗下,是紫光集团和我国相关官方单位合资建立的子公司,主要经营的就是存储颗粒。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常识:凡是手机、电脑这类电子产品,都必须使用存储颗粒。


在“缺芯少屏”的年代里,这项技术一度只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而我国却迟迟未能在这方面有所重大突破。


每次,这些公司,尤其是三星,遇到收益不及预期的情况,再加上停电、火灾等偶然事情,种种原因都导致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价格“居高不下”的存储芯片在我国却是供不应求


图源:网友总结


那个时候,存储芯片一度成为“数码界理财产品”,很多企业都特别担心它哪天涨到“天价”,毕竟当时还没有什么产品能作为备选。


长江存储诞生于2016年,但在创立的前几年,长江存储一直在埋头搞研发,每次有什么新的研发成果,都“恰逢”外国的技术突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个时期我们一直处于落后国际三四年的状态。



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除了华哥,也只有其他中低端小厂愿意用长江存储的产品。


以至于在创办的前几年,长江存储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状态。


如果有一天,外国存储的价格降下来了,那不是外企嫌“钱挣得差不多了”,更不是顺应我国企业的民心,而是因为国产存储真的来了。



多年的研发、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投入,终于在2022年8月,长江存储取得技术新突破,第四代3D堆叠存储芯片“X3-9070”堆叠层数堆到了第232层



这个所谓“3D堆叠层数”,自然是堆得越高越好,在长江存储技术突破前,能堆到这个层数的,全球只有位于美国的存储巨头——美光能做到。



并且,美光也仅仅比长江存储早1个月突破了这项技术。


从一无所有,到全球领先水平,长江存储仅仅花了六年时间



今年以来,存储芯片的衍生产品——固态硬盘的价格就不断降价


相同的配置和品牌,在上一年还高达近2400元的固态硬盘,到今年价格就降到了1000元以下,降价了近60%,以至于不少刚换了电脑配置的“冤大头”都扼腕叹息。



国产的固态硬盘价格,更是在“平民”的价格上又来一次“腰斩”,且消费者一致的评价是:国产硬盘的质量不说最好,也没比国外的差多少啊,性价比高,我选国产。



而在长江存储打下价格之后,这些外国大厂似乎再也没有听到什么失火、受灾、停电的消息,实乃国际“消防员”。



国内固态硬盘的价格下来了,国际固态硬盘的价格也顺势跟着降下来了,长江存储可能都没想到,自己的技术有了突破,居然还造福了全国电脑等智能设备终端使用者。



外媒对于降价的分析是,新冠疫情严重的时候,大众对固态硬盘的需求没那么高,产能严重过剩,所以价格降低了,这个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这些外媒不敢说的是,这背后,是像长江存储等国产存储技术的影子,是万千科技攻关企业的崛起。



就像诋毁一个人很简单一样,称赞一个人却难以说出口,企业与企业之间,本就是竞争者,权衡利弊,只能“挑”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应付”着那些不知所以的人。


03、攻坚克敌?米国存储巨头却一年巨亏426亿元



长江存储最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是在去年年底,上了米国的“科技实体清单”。


据官媒报道,长江存储因为过硬的实力和相对更高的性价比,曾经一度被苹果公司考虑到应用到iPhone 14中。



然而,迫于一些外部压力,最终苹果只能保证这些使用了长江存储的芯片只在中国市场销售。



去年10月,米国出台所谓的“科技限令”,直接将先进半导体的对华出口“扼杀”在摇篮里。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光这个“名副其实的外企”。



禁令一出,美光是率先对我国相关企业断供的,即使作为美光的大客户之一的华为手机,历年财报显示,一度为美光贡献了约13%的营收,这就让人难以理解,难道美光真的“心甘情愿”放着钱不赚


这钱美光自己不赚,也不愿意让别人赚,就是在种种复杂的环境下,2022年12月15日,长江存储被正式列入了实体清单。



凡是上了这个清单的企业,都被限制了进口米国公司的相关先进产品和设备。


上了这个名单的企业,也都意味着技术水平不是全球领先,也是和行业内先进技术齐头并进的。



从那时起,众多网友就开始对长江存储的事迹津津乐道。


然而,米国却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国企业不能生产堆叠层数达到128层以上的存储芯片,否则米国的设备就不允许卖给相关企业。


而且,在华的美籍专业人员,也必须返回米国



这对于刚刚能够量产232层存储芯片的长江存储来说,无疑是“重重一击”,着实是“歹毒的商战”。


虽然长江存储拥有业内先进的存储芯片制造技术,但用来制造芯片的设备——光刻机和刻蚀机,却一直依赖进口



即使曾经的进口设备还能使用,但这些设备的技术都被这些公司牢牢把守,即使是维护人员,都是外国的。


缺少了维护,这些机器还不知道能够运转多久。


而这次禁令的放松,就是放开了这些设备的进口。



可以说,这次的最新禁令新规定,针对的不是美光,而是美光背后的这些设备生产商。


尽管长江存储的技术被全国网友知晓后得到国人的大力支持,但长江存储的未来,在那时依然是个未知。



自从去年被列入科技黑名单以来,长江存储就似乎在全国的存储市场中又开始“销声匿迹



甚至还有的外媒发文称,长江存储可能近几年都无法生产出最先进的存储颗粒了,而且技术也很难再有进步,预计2024年就会全面退出行业市场。



可想而知,长江存储技术突破背后的硝烟,也不是完全无法窥探到。


最开始被受限时,长江存储只能通过缩减扩产规模、削减生产设备订单和裁员来勉强活下去。



对此,某些企业如三星,就宣布了存储产品要涨价10%。


然而,今年3月,国家大基金二期增资长江存储,注册资本从562亿元增至1052亿元,目前尚不知道这笔资金的具体用意,是不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长存储的处境着实很艰难



4月底,外国媒体称,长江存储的王牌产品——232层3d堆叠的X3-9070,似乎又在国产固态硬盘中出现了,但这也不排除是库存的可能。



8月,又有分析指出,国内销量最高的几类国产固态硬盘中,都出现了长江存储的产品,且价格都很低,引发了全球固态硬盘的降价潮。



这似乎暗示了长江存储解决了存储颗粒如何生产的难题,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相信这是科技公司再进一步的信号


而在长江存储的同行美光,也获得了相应的“待遇”。


今年3月份,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遭到了严重的网络安全审查,网信中国官方号多平台发布公告称:美光产品存在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涉嫌严重的违法违规等问题



到了5月份,网信中国发布公告,审查结果向全网公布,网络安全审查办建议相关公司停止采购美光公司的产品。


今日,美光再次宣布要收购西安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这个项目的投资高达43亿,却至今没有听到哪个国内公司接手这个项目。



现在的美光,2023财年(2022年9月-2023年8月)巨亏58.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6.57亿元。



求仁得仁,主动放弃中国市场,可能这个结果就是他们想要的吧。



04、如果打不死“我”,那就只能使“我”变得越强



长江存储的故事,和华为5G芯片的剧本挺像的。


就像至今没有“石锤”证明,麒麟9000芯片究竟是哪家公司代工的,光刻机究竟是哪家公司生产出来的。



现在也无人敢证明,为长江存储提供光刻机和刻蚀机的企业,究竟是哪家。


但无数出现在市场的国产固态硬盘就足以证明,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长江存储的设备问题已经悄悄得以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已经实现技术攻关。


事实证明,比尔·盖茨说的那句话是对的:“ 如果对华加以受限,不仅放弃了大陆市场给外国人带来的高薪工作,而且迫使了他们完全自给自足。”



虽然他的立场和我们截然不同,只是观点恰好相似。


但这也印证了一个屡次被证实的道理:别人越打压我们什么,我们越能突破什么。



“打不死我的,只能使我变得更强。”


2021年,长江存储的市场份额仅有1%,到了2022年,也才5%。


长江存储真正的“爆发”,其实是从今年开始的。


也就是在受到多方严重的压力之后,长江存储反而迎来了新的曙光。



一个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不只是它的产品有多优秀,而是这个企业在做好自己的产品时,能让更多的企业变得更优秀,这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不难发现,华为和长江存储是正面例子,是真正的“君子”,而美光的后果则给了我们警醒。



自主创芯,产业报国!希望中国出现更多如华为、长江存储的公司,也希望那些对华不怀好意、恶意抹黑的公司,永远赚不到我们的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国产半导体加油!中国科技加油!中国自研技术创新加油!中国企业加油!


看完全文,对长江存储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百万商界精英读本!热点时事辣评,商界资讯,财经趣闻,互联网的那些事,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三星   华为   阵脚   长江   固态   芯片   供应商   硬盘   价格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