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亮为何成为“流量玄学”?专家:共鸣是关键

于文亮视频截图。

有人说“流量是门玄学”。最近,抖音博主“于文亮”火了,没有高颜值,也没有戏剧化的剧情或是了不起的才艺,仅仅只是记录日常。

看似普通人的于文亮为何走红?普通人为什么能和“于文亮”共鸣?

》》每个人都是NPC 却也都是自己的主人公

张瑛月是研一音乐与舞蹈专业学生,在她的社交账号里,近期分享了大量考研期间的视频。考试失败的哭泣、成功上岸的笑容、舞蹈练习的记录......张瑛月坦言,其实这些视频自己之前并未想过要发出来,这次也是受到了于文亮的感染。

“我怕自己分享的东西很无聊。”张瑛月表示,这就是她害怕展示自己视频的原因。初看于文亮视频时,看到他会因为兴奋大声呐喊,会激动尽情发疯,书写挫折和别离不过是生命的点缀,拒绝内耗的文字。那一刻,张瑛月发现,于文亮在向大家传递一种热知识:“普通人也可以在网上记录生活。”

受到这股自由风的鼓励,张瑛月也开始愿意将记录的生活碎片分享出来。在张瑛月看来,鲜活的生命、简单的快乐和忧伤都构成了独特的“我们”。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值得被发出来所赞扬。之所以记录考研,张瑛月表示:“也许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会和最初的梦想相遇,那个时候我不会感到陌生,这些视频能记录我之前的每一步,我是如何在奔向这个梦。”

“于文亮让我意识到,也许我是他人世界的NPC(非玩家角色),但我是自己世界的主人公。”大二学生陈宇航告诉记者,每次分享视频之前都会设想是否会有负面评价,这也多次打消了他的分享欲。

但在于文亮的评论下,陈宇航发现,世界上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恶意,大家都是平凡人,大家也都是NPC。在尝试发出自己的生活记录后,有陌生人对他的视频表示肯定,也让陈宇航备受感动。“我们能力有限,天赋有限,但我们也能像萤火虫一样,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他说道。

》》专家提醒:分享生活的同时 保护好个人隐私

为什么我们能与于文亮产生共鸣?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熊韦锐认为,于文亮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人们在某些特征或生活经历上能找到与自己相似之处,也符合了心理学中的“类似吸引原则”。

“另外,很多人都渴望不平凡,不甘于平凡。希望过着独特而备受瞩目的生活,这也体现在了对于文亮的关注和支持上。”熊韦锐表示,这也反映了人们心中对于成为备受瞩目的不平凡个体的渴望。

熊韦锐认为现在许多人愿意记录和分享生活,表明了社会发展和个体自信心的提升。然而,他也提醒,过度分享可能会牵涉到隐私问题,建议在展现和分享时要注意适度,避免泄露过多个人信息。

记者手记:

于文亮为什么能火,有人认为是团队推手,也有人认为是平台流量倾斜。

近两年,随着短视频竞争白热化,各平台新晋网红不断增长,创作者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卷。随着网红团队化、专业化,导致普通人的分享欲逐渐降低。这与某音最初“记录美好生活”的初心相违背。

于文亮的大火,不仅因为与之产生共鸣,更是平台回归初心的愿景。这也许不是平台选择了于文亮,也是平台顺应了大众。

华龙网 记者 秦思思 实习生 刘震平/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共鸣   流量   初心   玄学   普通人   主人公   舞蹈   最初   个体   关键   专家   平台   视频   于文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