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测!今年会有华人科学家获诺奖吗?

文 宁笔(科睿唯安业务总监)


又到了“炸药奖”季。

可是太平静了,不仅仅科学网,不知道为啥?抛砖引玉吧。说个好玩的话题:今年会不会有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怎么下手呢?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借用科睿唯安专门用来预测诺贝尔奖的引文桂冠奖(Citation Laureate)。引文桂冠奖只涉及学术性较强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

科睿唯安认为,引文桂冠奖获得者拥有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极有可能会在获得引文桂冠奖当年或未来若干年获得诺贝尔奖。

2002—2023年,419人(420人次)获得科睿唯安的引文桂冠奖。日本人十仓好纪(Yoshinori Tokura)在2002年因为高温超导的研究、2014年因为新型多铁材料的研究两次获得物理学奖。

截至目前,已有71位引文桂冠奖获得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有10位是获得引文桂冠奖当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也有15年以后才获得的。平均时滞为4.79年。

目前,有12位华人获得了引文桂冠奖。

这其中,钱永健先生2008年获得引文桂冠奖,当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张首晟先生已经仙逝。张锋获得引文桂冠奖是因为著名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而此技术已经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可惜没有张锋,所以他再因此技术获诺贝尔奖可能性不大。当然他还年轻,理论上以后也可以因为别的研究获奖。其他的9位,均有可能。

个人而言,特别期待卢煜明先生获奖。

卢煜明,男,1963年10月12日出生于香港,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香港科学院院长。他致力于研究人体内血浆的DNA和RNA。1997年就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DNA,被誉为“无创产前检测之父”。无创产前检测已经在全世界大范围使用,造福全人类。

卢煜明先生不仅仅获得了诺贝尔奖风向标奖项之一的引文桂冠奖(2016年),也获得了另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奖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22年)。绝对值得期待!

中国科技期刊界,应该知道戴宏杰先生。他是Nano Research的创刊主编之一(另一位是薛其坤)。戴先生当年为Nano Research的起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长期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生长合成、物理性质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研发、纳米生物医学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当然,或许还有很多优秀的华人,可能获奖。只是,不知道怎么提前锁定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宁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109-1403989.htm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   引文   血浆   产前   风向标   香港   桂冠   获得者   科学家   当年   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