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也想“刷火箭”?这玩意儿究竟多烧钱?

火箭大伙肯定都听说过,要想上太空,还真少不了这位好汉的帮忙。今天我想给您介绍的这位老兄,也有一个太空理想,他十分想探索探索火星的奥秘,于是决定先“刷火箭”……


呃,您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直播间打赏送礼物,而是货真价实的能上天的火箭!这位老哥的大名估计您也不陌生,正是特斯拉的创始人、太空技术探索公司创办人马斯克。



那么为了实现自己“刷火箭”的“小目标”,他都做了什么呢?


大冤种的梦想可不简单


2001年6月,一个名叫“火星协会”的美国组织举办了一场晚宴。这个协会的目标是让人类能够定居火星。


咱之前的节目也介绍过,火星是咱们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距离咱们只有1400万公里。虽然名为火星,但它的表面温度极低,平均温度大约在零下60摄氏度左右。


然而,科学家们已经在火星的南极和北极之间发现有冰帽存在,这意味着这颗星球上是有可能有水存在的,或者是曾经存在过。所以从各方面角度讲,火星似乎是目前发现的仅次于地球的、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了。


可以说,“火星协会”的成员们都认为人类迟早要移民火星,毕竟咱们人类已经快把地球祸祸得差不多了,总得向外扩张、从别的星球上找找资源。


于是,协会成员们大开脑洞提出了各种设想,但要把理想变成现实,科技水平能不能跟得上先另说,最重要的是得有钱。最起码,研究怎么去火星、制作去火星的交通工具、搞定在火星上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


而这个协会自己显然是没那么有财力,咋办呢?古往今来有一招通用的好办法,那就是:吃大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有钱人手里坑蒙拐骗,哦不,筹集资金嘛!


筹集的办法也很多,比如说,开办宴会。


开宴会怎么会赚钱呢?首先,人家把宴会搞得像音乐会似的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想进来就得先花钱买门票,一张入场券就要500美元,可想而知,能来的人多少都算有点家底。


把这些有钱人都聚在一块,大家一边喝点小酒一边唠唠嗑,说不定就能聊出点四五六来,万一有个慷慨的大老总当场掏钱包岂不是更妙?反正有枣没枣打三竿子再看,于是,协会到处发邀请函,可惜发出去的多,见着回音的少。


没成想忽然某一天,有个叫马斯克的家伙不光报了名,还寄来一张5000美元的支票。


协会成员当场谷歌一下,发现这人是个年轻富翁,在互联网领域还颇有名气。


看看那5000美元,大伙先在心里头给他备注了四个大字:“人傻钱多”,这不就是个完美的招牌吗?


协会立刻开始用马斯克作起了诱饵:大伙都听着啊,我们要整一个上流晚宴,著名企业家马斯克都来赏脸,您来不来?


一番忽悠大法又拽来不少嘉宾,甚至还包括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晚宴上各路大咖聊得火热,协会把豪爽的金主爸爸马斯克安排到上座,大伙就太空、火星等各式话题聊了好几块钱的天。


卡梅隆跟马斯克看对了眼,请他投资自己的下一部电影。火星协会的发起人卓比林也赶紧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跟金主们好好聊了聊自己的“生命迁徙任务”,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让老鼠在太空传宗接代,希望马斯克能意思意思。


马斯克也很上道,没把“那点儿意思当成不好意思”,直接向火星协会捐款十万美元!



不过他想干的事已经远远超过了火星协会的那点想法。与其把一群老鼠送上天,马斯克更想让它们干脆点——直接上火星行不行啊?


后来,他索性退出了协会,成立了自己的火星冒险组织,名字叫火星生命基金会。


他到处搜罗人才,很快就组建了一支顶尖的专家团队,创造了一个更加野心勃勃的新项目——“火星绿洲”计划。



按照计划书,马斯克要做的,就是搞来一枚火箭,把一个机械温室送上火星,然后采集一些火星表面的岩石碎屑或者土壤什么的,整点火星上能对口生长的植物,他觉得:植物一呼吸,光合作用就开始了,火星上第一口氧气不就诞生了嘛!


把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改造成适宜生存的友好环境,这个计划深深打动了马斯克,他决定,撸起袖子就这么干!但是首先,咱得先有火箭。


哥有钱,你有火箭吗


计划很丰满,可火箭从哪整?


如果您需要个什么东西但手头又没有,第一反应估计是去买一个,马斯克也是这样,第一步,把火箭加进购物车;第二步,准备掏钱,但火箭和普通商品毕竟还是不太一样,下单过程也有点复杂。


简单来说,虽然显示有货,但这东西太珍贵,要不要卖给你、多少钱卖给你,全凭卖家说了算,买家只能准备好钞票乖乖听吩咐。


火箭购买第一站,马斯克来到了欧洲,和欧洲卫星发射联盟的负责人见面打嘴仗。他们包下了法国卢浮宫对面顶级酒店的整个顶层,开了60个小时的会,接着又是30个小时的party。


扯皮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把价格砍下来,只好含泪放弃。


火箭购买第二站,马斯克选择了俄罗斯,据说那里的行市不错,价格更便宜。把原先的预算和传说中的俄罗斯市场价一对比,好家伙!他们一次能买3枚火箭,马斯克早就开始偷着乐了。


在莫斯科,他准备和这里的火箭制造商大佬展开商谈。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这帮人压根就没打算做成这笔生意!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这小子肯定买不起火箭,可要是能想办法敲他一笔也不错。


四个多月里,马斯克和卖家谈了三次,一点进展都没有,最终价码谈不拢,买卖就这么告吹了。


马斯克和小伙伴们垂头丧气地坐上了回程飞机,伟大的太空理想难道还没开始就要结束吗?马斯克不甘心。


在飞机上,其他人瘫倒神游,马斯克却对着笔记本电脑鼓捣着什么。朋友们都想,这个呆子也不知道歇会儿,他还想干嘛?


没过一会儿,马斯克转过身来,亮出了一份火箭制造报价单:“兄弟们,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火箭买不到,那就自己造

火箭购买计划接连碰壁,大伙都觉得这下没戏了,什么登陆火星人造温室的,咱们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谁能想到马斯克竟然打算自个造火箭,还做了个特别详细的计划单——建造、装配、发射火箭需要多少成本,还有火箭的一大堆性能特点什么的,他竟然全写出来了!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老马,你从哪里搞来这些数据的?马斯克的回答也很简单,看书就行了。


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马斯克要是听了这句话,绝对要举双手双脚赞成。


这个出生在南非的孩子打小就爱读书,他的老妈梅耶有时候就叫他“书呆子”。



梅耶很早就发现,自家这个儿子特别聪明,跟他说点什么事他立马就能懂,就是有个怪习惯——好发呆。别人和他说话,他经常没啥反应,就是呆呆地望着远方,跟没听见似的。


其他孩子在旁边大喊大叫,他也不当回事,自己该干嘛干嘛。妈妈甚至怀疑这孩子该不是耳朵有问题吧?


去医院做了一堆测试,最后大夫潇洒一刀割掉了他的扁桃体,但还是没啥用。


最后大夫认为,这孩子的听力都正常,是脑子有问题,大脑里原来负责视觉听觉的那部分旷工,被思维占了位置。


一句话,您家孩子就是太热爱思考了。


爱思考的马斯克简直是嗜书如命,他手里总是拿着本书,每天阅读10小时是家常便饭。


周末全家人出门大采购,一转身马斯克不见了,别急,孩子没丢,去最近的书店寻摸寻摸,准能逮个正着。


到小学三四年级,马斯克把学校图书馆全都“扫荡”了一遍,恳求图书管理员能再多订点新书。


最重要的是,他看书绝不是狗熊掰棒子,看一本忘一本,他看过的每本书都会记在脑子里,整套《大英百科全书》他简直烂熟于心。他儿时的一个同学曾经说: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都会下意识说,去问问那个书呆子。


17岁时,马斯克只身勇闯天涯来到加拿大。24岁时,在斯坦福大学读了两天博士课程后,他决定退学创业。


31岁时,他第一个创业项目——PayPal大获成功,它很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公司之一,为数百万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他因此得到了1.65亿美元。


紧接着,他就迷恋上了火星探索,发生了咱们刚才说的那些事。


2002年6月,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成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准备在太空领域死磕。


为了研究火箭,他花几个月时间埋头书海,了解航天工业里的各种门门道道,列出了制造火箭的计划进度。


这个时间表可以说是相当疯狂,他准备在2003年5月造出第一台火箭推进器,7月完成火箭机身生产,8月完成火箭装配,9月调试好发射台,11月发射首枚火箭。


甚至有传言说,公司计划在2010年底实现人类登陆火星。您今天一听估计肯定觉得好笑,但这个消息在当时简直引起了轰动,不少科幻迷都为此疯狂,紧跟着就是巨大的广告效应。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不再默默无闻,大名一报出来,人们马上就想到,诶,这不就是那个要登陆火星的公司嘛。


当然,马斯克本人也确实想赶紧实现火星登陆。有员工透露,这老板简直是个效率狂魔。他预计一小时能干完的事,员工紧赶慢赶也得一整天。他如果说某件事要花一天,那完了,属下们接下来几个星期都要日夜肝项目了。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火箭该咋造,谁也不知道;失败失败又失败,先锻炼一波心态。钱烧光了火箭还没影,全球直播全球瞩目,逆袭能不能顺顺利利?


马斯克决定投身火箭事业时,许多人都觉得他疯了。他用火箭爆炸当关键词在网上搜索视频,看见了几千个各种各样的火箭事故。



从1957年到1966年,光是美国就发射过四百多枚火箭,其中一百来枚火箭都去了天堂。


不过这些可吓唬不到马斯克,他觉得有失败案例也是好事一桩,正好给咱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他还从波音等大公司挖来几个经验丰富的员工,反正就是铁了心要折腾。


直播间刷火箭要出血,想上天造火箭更得狠狠放血,这爱好一般人可玩不起。


马斯克投了1亿美元,也就够火箭发射个四五次吧。他给公司的第一枚火箭取了个名叫“猎鹰1号”,灵感来源于著名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千年隼号。


为了这枚火箭,公司上上下下满负荷运转,每天工作20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比现在的“996”还疯狂。


但一直紧绷着也怕出问题,每周日晚上八点,大家可以休息一会儿喘口气,玩一玩电子游戏什么的。


2005年底,火箭终于要准备发射了,可是一个操作失误让火箭内部受了伤,只能拆下第一级重修;


好不容易修完了,点火测试又没通过,只能再次检查,到2006年3月,火箭终于真的要发射了。只听得一声巨响,火箭冲上云霄,大约25秒后,引擎突然着火,火箭开始在空中打摆子,最后失去控制坠落地面。


残骸大多数都掉进了发射台附近的暗礁里,火箭搭载的卫星设备把公司的车间屋顶撞了个粉粉碎。猎鹰1号的第一次发射就这样失败了。


2007年3月,猎鹰1号再次升空,前几分钟一切正常,可是第二级点火3分钟后,火箭又开始在空中摇摆,最终再次坠毁。



2008年2月,第三次发射又又又失败了。


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成功这个“孩子”总是生不下来也怪让人泄气的,公司不少老铁都心态崩了,当场痛哭流涕一发不可收拾,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


关键时刻,马斯克赶来安抚员工,还对媒体宣布,我们要一直不抛弃不放弃,继续尝试第四次第五次发射,相信总有一次会成功!


不过,虽说嘴上信誓旦旦,但马斯克自个心里也没底,主要是钱都烧得差不多了,有些员工眼看着公司没前途,也纷纷跳槽另谋高就,又缺人又缺钱,情况属实有点难办。


马斯克想着再拼一把,他抵押了他所有的资产,连公司员工都为火箭出了血,几万几万的往进投,2008年9月28日,猎鹰1号迎来了第四次发射。


这一次马斯克还整了点新花样,搞了个全球网络直播,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成功便成仁。


发射当天,马斯克紧张得都不敢看,提前带着孩子们去了迪士尼乐园。


不过就在发射前两分钟,他还是赶回了公司,站在了火箭发射操纵台前。


万幸的是:发射一切顺利,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航空航天事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火箭再也不是国家专属,私营企业也能分上一杯羹了!马斯克的公司也成了世界上头一个掌握火箭发射技术的私人公司。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很快,公司拿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16亿美元大合同,负责给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成为了真正的“带货”公司。


发射成功了,但马斯克也没满足。


当时的火箭基本都是一次性物品,设计是方便了,但太烧钱啦,每次发射一枚新火箭都得从头做一次,就算咱有钱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啊。


马斯克才不想用完就扔呢,他决定要开发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技术,让火箭在预定地点着陆,地面派人去回收,这个小目标后来也实现了。


不过,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要让人类在火星生活,为此,他的公司又开发了龙飞船、星舰等项目。


2011 年 4 月 5 日,马斯克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上首次宣布了重型猎鹰火箭的计划


不过遗憾的是,在今年、也就是2023年的4月20日,马斯克公司发射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新型超重型火箭“星舰”在试飞几分钟后爆炸。


几十亿美元“啪”的一下又蒸发了。但是,马斯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火星梦。


我觉得,作为看客,或许也不该这么早就放弃围观,毕竟,作为一个商业天才和狂人,马斯克已经创造了不少力挽狂澜的商业奇迹,他也靠自己的坚持点燃了无数人的航天激情,谁又敢说这样的投入是毫无意义的呢?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火箭   火星   猎鹰   玩意儿   首富   太空   人类   美元   协会   孩子   计划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