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传统中医技术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painsyndrome,MPS)是一组以激痛点为特征的慢性疼痛疾病。MPS最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的腰背部,常因肌肉劳损、外伤后治疗不当引起。该病的危急重症少,却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是引起持续性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MPS的诊断仍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Simons标准。研究表明,激痛点是诊断MPS的关键,其信度高达81%

尽管如此,该诊断仍是基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存在多变性、可靠性差和可重复低的缺点。随着超声、核磁、肌电图逐渐发展,可能为MPS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MPS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包含物理康复治疗和传统中医技术。药物治疗为抗炎镇痛药、抗抑郁药等,长期服用容易引起消化道、肝肾损伤。物理康复治疗的体外冲击波、电磁疗等常用于MPS的辅助治疗

传统中医技术,尤其是银质针导热术、针刀松解术、针刺激痛点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激痛点,疗效显著。虽然三种治疗都以中医技术为基础,但在治疗方式、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银质针疗法由古之九针发展而来,有“以针代刀”和消炎止痛的功效。银质针能解除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及远端微循环血管的管径,治疗后血流量可增加50%以上。有研究发现,银质针治疗MPS后,白细胞介素-8显著升高,另一研究中检测到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缓激肽浓度较治疗前降低。

针可以减轻机体炎症,促进局部组织修复。银质针还可以调节生物力学结构,减轻肌肉间压迫,使疾病向良性循环转归,有一定的长期治疗效果

小针刀是将古代的九针与现代的手术刀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医用刀具,拥有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刀的双重功效

针刀能通过在患处剥离使挛缩肌肉腱膜得到松解,减轻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针刀还能通过降低体内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加速致痛因子及代谢产物排出体内,从而减轻疼痛

国内外研究发现,79.5%的中医腧穴所治疗的疼痛位置与常见的激痛点相同

针刺激痛点时需要针在体内反复刺激,通过机械性穿刺灭活激痛点,释放激痛点内的压力,直至灭活激痛点,放松挛缩的肌肉筋膜,从而改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三种治疗各有优劣,目前尚缺乏三者间的直接疗效及预后比较

综上,本研究拟以MPS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针刺疗法、针刀松解术及银质针导热术,通过进行疼痛及功能评分来对比三者疗效,寻找最优治疗

这有利于为治疗MPS提供依据,有利于发扬中医技术,有利于MPS治疗的实践发展

1.祖国医学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认识

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疾病诊断,但已将MPS归于“筋痹”、“劳损”的范畴,并进行了详细描述。《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医学书籍,不仅详细描述了痹病,而且还著有“痹论”的专篇

其中有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解释了痹病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受到风、寒、湿外邪有关

《素问》中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也”。因此,中医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外邪侵袭、劳逸体虚

关于MPS的病机,《素问•调经论》有言“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认为是经络阻滞,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疼痛及功能受限

关于痹病的治疗,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种类繁多,其中尤以针灸治疗的应用最为普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使阻滞的经络通畅,达到扶正祛邪、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近年来,已有较多文献研究证实了针灸在治疗MPS的显著疗效,这为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2.三种传统中医技术选择依据

随着以针灸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技术的继承和创新,治疗手段种类更加繁多、新式多样,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MPS的治疗方面,药物和物理因子等疗效一般,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传统中医技术具有有效便捷、无副作用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常用的中医技术包括按摩、推拿、拔罐、浮针、内热针、针刺疗法、针刀松解术等,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效果

有研究表明,传统中医技术中的银质针导热术、针刀松解术、针刺激痛点疗法这三者的疗效最为显著,但目前仍缺乏三者间的疗效对比

针刺疗法是指使用毫针刺入人体经络腧穴,通过在激痛点处反复刺激,来释放筋膜内压力、加快组织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针刀是将古代九针与现代手术刀结合的新型器械,具有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的刀的双重功效,治疗时将针刀刺入病灶直接进行剥离,使肌肉腱膜的挛缩、粘连得到松解,能减轻肌肉间张力,调节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加速致痛因子排出,还能切断神经末梢,减少疼痛信号传入。银质针是古之九针经过改进而来的,有“以针代刀”和消炎止痛的功效,在治疗时通过刺入激痛点松解软组织、解除痉挛、改善循环,还能减轻炎性渗出、促进组织修复

因此在众多的传统中医技术中,针刺疗法、针刀松解术、银质针导热术能直接作用于挛缩、紧张的肌肉筋膜,采用机械方式灭活激痛点,疗效最为显著

尽管针刺疗法、针刀松解术、银质针疗法都是从针灸基础上发展而来,有着相似的理论基础,但仍各有独特之处

三种方法使用针具、操作方式不同,对操作者、操作场所的要求不同,且三者的安全性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对以上三种治疗方式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疗效对比,有利于在临床治疗MPS的方式选择提供循证学依据

3.传统中医技术治疗MPS的效果3.1对于疼痛症状的影响

在临床中,针灸用于镇痛时不仅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且效果持久、适应症广泛,另外,针灸还具有少副作用、操作便捷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国内外患者的广泛认同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祖国医学认为,MPS所引起的疼痛是因经络阻滞,“不通则痛”导致的,而针灸治疗可以刺激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研究发现,针灸的镇痛效果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因子代谢,减少致痛因子

反复刺激可将信号上传至中枢大脑皮层,通过下行疼痛抑制系统阻断疼痛信号传入;通过对痉挛肌肉的刺激,释放组织间压力,缓解痉挛性疼痛

针刺疗法可以通过反复的机械刺激灭活激痛点,以减轻疼痛。在此基础上,针刀松懈术还能切断神经末梢,阻止疼痛信号传入中枢神经以缓解疼痛。银质针疗法也有解除痉挛、改善循环、消炎止痛等显著疗效

本文所纳入的120例受试者均为青年男性患者,年龄在19岁到30岁之间,所有人均从事体能训练、体力劳动,且没有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试验所使用的疼痛评分为疼痛评级指数总分(PRI)、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包含了疼痛性质强度、情绪以及现有疼痛强度。疗前,三组的基线资料、疼痛评分指标经统计学检测未见差异,以此为基础的疼痛评分相关数据均衡可比。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

发现在治疗后、随访时的PRI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说明三种治疗均能减轻MPS患者的疼痛

三组间分别进行治疗后、随访的疼痛评分对比,发现针刺组的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小于银质针组和针刀组(P 0.05),说明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在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MPS是由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挛缩所致,并将其归于“筋痹”的范畴。《素问•痿论》认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因此“筋痹”者多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认为,针灸治疗可在局部取穴而泄之,以达到舒筋止痛的疗效。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对肌肉骨骼的影响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可以减少肌丝间的重叠程度,增大肌肉长度,从而起到牵伸肌肉的作用;可以提高肌肉耐力,缓解肌肉疲劳,进而提高运动功能;可以通过神经因子调节,改善筋膜周围的微环境,提高细胞活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本文采用RMDQ评分、腰椎功能JOA量表来评估MPS的腰部功能,主要包含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等方面。RMDQ功能障碍评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而腰椎功能JOA量表则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

治疗前,三组的基线资料、功能评分数据经统计学检测未见差异,以此为基础的相关数据资料均衡可

比。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在治疗后、随访时的RMDQ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 0.05),说明三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MPS受试者的运动功能

三组间进行治疗后的腰椎功能对比,发现针刺组明显差于银质针组和针刀组(P 0.05)

三组间进行随访时的腰椎功能对比,发现银质针组和针刀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银质针组优于针刀组

说明在治疗后的短期疗效上,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而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之间未见明显差异

在治疗后的远期疗效上,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且银质针导热术的疗效优于针刀松解术

本文通过计算JOA改善率了解临床治疗效果,发现在治疗后及随访时银质针组和针刀组的改善率明显优于针刺组(P 0.05),说明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的整体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进行疗效对比,发现针刀组和银质针组明显优于针刺组(P 0.05),而银质针组还优于针刀组(P 0.05),说明银质针导热术和针刀松解术的整体疗效优于针刺疗法,且银质针导热术的疗效优于针刀松解术

4.三种传统中医技术比较

针刺疗法、针刀松解术、银质针导热术在治疗MPS方面均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但是在疗效比较上,三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总体疗效上,针刀松解术、银质针导热术均明显优于针刺疗法,在远期疗效上,银质针导热术的效果还优于针刀松解术。

在诊疗操作方面,针刺疗法是将针在人体内快速反复体插、撵转,操作方式最为便捷,对操作者的要求低,治疗费用最少,不良反应少,方便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而针刀松解术、银质针导热术使用的器具较普通针粗大、锋利,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周围的解剖学结构,操作步骤较为复杂,治疗费用高昂,不良反应较针刺常见,因此对操作者要求较高

在本研究中三种传统中医技术都没有发生晕针、弯针、滞针等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较好,不过仍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与针刺疗法相比,银质针疗法、针刀松懈术在操作时针感较明显,可能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增加了麻醉药品的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两者进针的范围较深,且针具锋利,增大损伤神经及周围血管的风险;银质针导热术需要使用导热仪,有灼伤机体组织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三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中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因人而异。

针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针刀松解术、银质针导热术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针刺疗法;在后期的腰椎功能改善方面,银质针导热术较针刀松解术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疗效   疼痛   中医   针刺   综合征   针灸   因子   疗法   肌肉   评分   传统   功能   筋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