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黄牛票真相演唱会抢票难这件事,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2023年春天,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难抢到的东西,既非火车票,也非飞机票,而是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许多一无所获的歌迷惊讶地发现,黄牛手中似乎永远“余票充足”……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屡次如此?

一篇深度调查文章,探究黄牛票的来源。

黄牛票的根源?

演唱会门票事实上有不同的种类。

一场演唱会,通常会将门票分为两部分:

可售票:公开在票务平台向公众销售的门票。

不可售票:包括工作票、赠票、防涨票等。

通常情况下,“可售票”占主办方规划总票源的70%,余下的30%用于工作票、赠票等分配。


对于“可售票”,黄牛只能采用代抢的方式,但近年来,各票务平台通过订单限购、实名制等措施,抵制了黄牛的刷票行为,因此黄牛在这方面难以操作。

因此,黄牛票的重灾区主要在于不可售票。这部分票数量多、流动性高,为黄牛提供了寻租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演唱会门票在公开销售后,职业黄牛开始在市场上宣传持有票,吸引未能购票的粉丝私下交易。然而,在此阶段,黄牛实际上并没有实体票,因为主办方通常在演出前一周左右才会制作工作票和赠票。因此,黄牛在此时售卖的只是所谓的“权益”,然后根据情况通过各种关系来获得实际门票。


同时,赞助商的赠票以及主办方派发的各种关系票也开始在市场上流通,高价售出,从未能通过正规渠道购票的粉丝身上获利。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办方采取隐秘的方式,将一部分平价票提供给正规票务平台,其余的则通过中间人高价卖给黄牛,主办方不露面,中间人充当主办方与黄牛之间的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渠道不同,黄牛也分为不同层次。高级黄牛通常依赖资源,有能力从主办方或赞助商手中获得工作票、赠票等。中低级别的黄牛则依赖市场来收购或出售余票。最底层的是骗子,他们没有资源,试图欺骗那些急于购票的粉丝。


实名制是否能解决黄牛问题?

理论上,是可以的。就像前文提到的,购票者和入场者是同一人,实名制可以有效防止黄牛。这类似于火车票的实名制,要求“人、票、证”在购票和入场时一致。

然而,目前国内的演唱会市场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实行“双实名制”。原因有两点:

演出市场没有明确的退票规定,如果实行“双实名制”,将限制票的二次流通,但市场没有提供相应的退票机制。如果购票者无法观看演出,就必须自行承担损失,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赠票部分难以实行实名制。赠票通常是为了维护各种关系而保留的观演资格,主办方难以控制赞助商如何再次分配这些票。

谁决定门票数量和价格?

既然门票有限,为何平台和明星不多放一些票以满足粉丝需求呢?

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在演唱会中,门票数量和价格决定了总票房,因此“票权”完全掌握在主办方手中。

主办方也受到成本的制约,通常会根据艺人的费用、场地租赁、舞美制作、宣传和工作人员费用等多方面综合成本来确定门票价格。


门票数量则受场馆大小的限制。一般体育馆可以容纳7000至16000人左右,体育场则可容纳30000至60000人左右。角度座位数量的变化通常由演唱会是否采用四面台或三面台布置而定,四面台可以容纳更多观众,而三面台则较少。

因此,主办方不能随意增加门票数量,以免超出场馆容量,也不能随意降低票价,以免无法覆盖成本。

票务平台是否与黄牛合谋?

要确定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票务平台的盈利模式。国内较大的演出票务平台包括大


麦、猫眼、秀动等,它们的商业模式是从主办方那里获得门票,然后在平台上售卖并赚取服务费,而不参与票房分账。

因此,票是否被黄牛高价销售以及票房的多少,与票务平台无关。从这个角度看,票务平台不会愚蠢到参与黄牛的倒票活动。

同时,演唱会的可售票是公开销售的,相关监管部门定期对票务平台进行检查,这也迫使平台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合法销售。

实际上,曾听到一些相对可信的黄牛表示,大多数黄牛都有更高级的渠道来获取门票,但为了保护自己并提高新买家的信任度,通常会声称是从票务平台购得票,这样一旦出现问题,粉丝也不会将责任归咎于他们。


因此,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值得信赖的购票途径仍然是通过票务平台购票,这至少可以确保您不会购买到假票。票务平台相当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特别是对于门票极为稀缺的演唱会,通过票务平台购票是普通人获得观赏资格的最安全、最公平的方式。

为什么演唱会门票难以退还?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演唱会门票的“权益”在主办方手中,是否退票最终取决于主办方的决定。消费者因个人原因要求退票实际上损害了主办方的利益,每退一张票都会增加演唱会的边际成本,相应地降低了票房收入。没有哪个主办方会愿意自己雪上加霜。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演唱会门票是演出服务,而不是可循环销售的商品,因此不适用于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根据法院的判决,消费者因个人原因而不能观看演出,基本上都会败诉。

此外,黄牛的恶意退票也是一个风险,演唱会场次有限,单场演出的票房规模较高,一旦发生恶意退票,主办方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总的来说,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好的做法是相信票务平台,不购买黄牛票,不与黄牛交易,这样或许演唱会门票就会更加充足!

总结来看,演唱会门票问题牵扯到多个因素,包括票务平台、主办方、黄牛等。尽管有些问题难以解决,但有一些方面可以改进以增加购票的公平性和可靠性。


首先,实名制是一个有潜力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实现“双实名制”,即购票人和入场人是同一人,将能够有效遏制黄牛的活动。然而,需要解决赠票等不可售票部分的实名制难题。

其次,监管部门应该制定明确的退票规定,以平衡购票者和主办方的利益。这将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因个人原因导致的退票请求,从而减少演唱会的损失。

此外,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可以考虑增加可售票的数量,并采用更加公平的销售方式,以满足粉丝的需求,减少黄牛的生存空间。


最后,普通消费者应该遵循购票的合法途径,尽量不购买黄牛票,这将有助于减少黄牛的市场需求,最终提高演唱会门票的可获得性。

综上所述,演唱会门票问题不仅与黄牛有关,还涉及到主办方、票务平台和监管部门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措施,可以逐渐改善演唱会门票的购买环境,使更多的歌迷能够公平、可靠地购得门票,享受音乐盛宴。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黄牛   演唱会   实名制   罪魁祸首   票房   门票   真相   演出   粉丝   数量   消费者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