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耗资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却要1000亿美元

#秋日生活打卡季#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探索太空的事业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航天技术也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自苏联在1961年首次完成载人航天之后,这项工程的继续推动也表现出了其他国家的不甘示弱,美国作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正是在赶超苏联的道路上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遥遥领先。

从人类的脚步第一次踏足月球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地球人对于外太空的探索绝不止步于此,为了在地外寻找可供人类继续生存的空间,空间站的计划应运而生,但强悍如美国都无法独立完成空间站的建设,足以看出这项工程的艰巨程度。

神舟十三号与中国空间站的对接表明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独立建造空间站的国家,在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完善空间站的建设,而前后的成本预算仅需80亿美元。

这样的结果反倒令美国人对我国空间站的质量产生了质疑,相较于美国耗资1000亿美元修建而成的国际空间站,为何我国能够做到“花小钱办大事”顺利推进空间站的建设呢?

一波三折,成本负担

国际空间站的概念最早在1983年由里根总统提出,秉持着“共同合作探索太空”的初衷引来了16个国家的加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由美国率先发起的工程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成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重要加盟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美俄主导建设国际空间站的计划中却适得其反。

空间站的建设在首次提出之时就并不顺遂,里根政府计划建立的“自由号”空间站就因为复杂的龙骨结构而在持续了十年的研究后而被迫放弃,这项工程的成本预计达到160亿美元。

而让美国科学家汗颜的不仅是政府无力承担的高额研发成本,在技术方案的拟定上也迟迟未决,自由号的计划虽然失败但却为国际空间站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在美国对空间站建设一筹莫展之际苏联对于航天工业的探索却在有序推进,令美国望而止步的高成本问题在苏联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后者拥有更加娴熟的航天技术成功的将研发成本锁定在了可控范围之内,在国际空间站成形之前苏联已经拥有了多个功能相似的公共舱。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与俄罗斯共同主导空间站建设的计划为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开了一个好头,随后欧洲、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的陆续加入使得国际空间站能够集思广益的开展起来,直到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首个模块才正式完成,得益于俄罗斯的低成本制造,美国的出资才能够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然而国际空间站接下来的研发之路却并不顺遂,接踵而至的技术问题成为了工程建设的最大关卡,除了最基本的空间舱构造如何克服重力在外太空营造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国际空间站所关注的重点难题。

多个国家的联合虽然能够形成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的优势,然而对于空间站设计方案中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成为了这项计划经年累月拖延的重要原因。

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起国自然承担了主要资金的重任,这项工程最初的成本预算是在500亿美元,单是美国就支出了超半数的资金,而剩下的则由十五个国家共同分摊。

光是模块组装部分的全部完成就已经花费了13年的时间,直到距离首次模块组装成功二十周年的纪念中各国对于国际空间站前前后后的成本投入已经达到了1600亿美元的高峰。

制造、运营、维修是国际空间站无法回避的三大成本问题,而后两项更是直到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之前美国需要承担的长期巨额支出,这也不难解释为何美国如此眼红中国仅用80亿美元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可供人类长期生存的空间站,那么美国为何没有独立建造空间站的计划呢?

首要原因是时代的变化左右着美国太空计划的进行。探索太空的事业一开始就是由苏联引领,而美国只是为了在冷战中站稳脚跟才硬着头皮开始了航空事业的研究,在技术人员预估的高额资金成本下美国政府频频否决航天计划的草案,这是八十年代美国空间站建设毫无起色的重要原因。

其实这已经说明了美国最初并没有将航天计划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度中止了该计划的进行,但眼看之前的成本投入白白荒废。

吸引其他国家加入反而能为美国继续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国际空间站的模块建设主要是由其他国家分工完成,但美国负担的资金任务却在为其添加了更为沉重的负担。

第二就是对于技术的考虑不足,苏联之所以能够实现低成本制造与其物美价廉的发射器密不可分,已经造出了航天飞机的美国却不满足于现状多次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最终导致了造价高昂的结果,建造空间站绝对离不开航天飞机的物资运输,但美国一来二去之下连最基本的运输成本都无力承担。

第三就是前车之鉴为美国带来的心理阴影,哥伦比亚号失事是美国航天领域的一大败笔,直接导致的七名宇航员丧生让宇航员的安全保障问题引来了广泛关注,在群民谴责之下美国政府再度坚定了建立联合空间站的决心,在未来美国也不会打算单枪匹马的建立专属于美国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被称作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间飞行器建设,美国在对此引以为傲的背后却要承担着泰山压顶的成本建设,如果没有上述因素的干预美国又何尝不想将资金落到实处建立为美国服务的空间站呢?中国在该领域的成功也是一种对美国的“复仇”。

中国建设,循序渐进

中国最初也向美国发出了加入国际空间站的请求,而美国却以军事活动保密为由将中国拒之门外,实则是掩耳盗铃的孤立中国。中国空间站计划的拟定时间与美国相差无几,尽管国际空间站投入使用的时间早于中国六年,但讲究慢工出细活的中国是在脚踏实地的完成好每一步的空间站建设。

美国边建设边使用的制作过程实则加重了宇航员和航天飞机所面临的安全隐患,而停飞修检若干年后又再度起飞的方法也拉长了建设空间站的时间。

在载人飞船的计划成功实现之后载人技术的突破以及载人空间站的建设才开始了集中有序的推进,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在近两年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

中国空间站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成功发射,为三名宇航员在地外生存提供了稳定住所,内部空间规模达到50立方米而总重只有20吨,即使在完全组装之后中国空间站的重量也只有180吨。

相较于有多个国家联合建成总重达到400吨的国际空间站只能供6名宇航员生存的水平,再次体现出了中国空间站把钱花到实处的能力,对于成本巨大的科研项目“精简”就成为了保持收支平衡的重要途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核心舱应有的功能天和是一个都没有落下,除了最基本的睡眠区,核心舱内还为宇航员长期生活提供了锻炼区和资源库。而在舱外对接口和停泊口则成为了访问以及组成空间站的主要出口,同时也能够帮助宇航员安全的进行出舱活动。

同年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在核心舱生活的三个月内,三名宇航员有序的完成了核心舱内的生活体验、出舱作业并全景拍摄、进行空间实验等任务。

神舟十二号的顺利返航表明中国空间站载人计划的初步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科普太空知识在空间站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成为了丰富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重要途径。

随载人飞船而去的还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共携带物资6.64吨同时精准计算了供三名宇航员在核心舱生存三个月的生活消耗。

至此中国空间站已经由一个核心舱作为中枢部分、前后对接的货运飞船及载人飞船,左右停泊的两个实验室组成。中国化繁为简的能力并不是源自精打细算的航天支出,技术的进步才是我国能够顺利推动空间站建设的主要原因。

其次中国层次分明、逐步推进的计划也是我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支出的重要安排,中国航天事业历史长达二十余年,空间站的集中建设看似仅在几年之间完成,在此之前所做出的铺垫却不容忽视,也正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得组成中国空间站的各个部分达到了臻于完美的水平。

最后就是中国“以人为主”的安全理念给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信心和底气,在飞船以及核心舱还没有达到可以安全载人的水平之前中国绝对不会贸然进行载人航行计划。

而要彻底解决安全隐患就需要从细枝末节入手,如对螺丝构造、密封焊接、无尘环境的严格要求无不体现着中国科研人对于研究的谨慎和对生命的敬重。

因此中国空间站即使能在80亿美元的开支下顺利完成也绝对不会是美国人谣传的“豆腐渣”工程,反而国际空间站一拖再拖,使用寿命也即将到头的承受能力更像“烂尾楼”匆匆完工的水平,美国不仅眼红中国又专属于本国的空间站更是对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的忌惮。

中美对比,占据上风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不会随着载人事业的初步完成而终止,通过延长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将长期维持中国作为当下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空间站的国际地位,仅凭这一点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就能够处于跻身一流的水平,更不用提中国科研人精益求精的事业追求将持续推动中国空间站的完善和进步。

中国空间站内太空实验室的设立也将为人类进行太空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探索宇宙之路虽然道阻且长但无法否认的是地外研究或将成为未来科学领域的重要项目,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将为地球探索太空提供一把新的钥匙,带领人类走向前沿的事业正是一个超级大国应有的担当。

而美国曾经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理由恰恰也成为了中国拥有自家空间站的优势,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美其名曰为“共同合作”实际上只能在其内部做到资源共享。

而被美国盲目排外的国家则可以通过与中国空间站合作共同开展航天研究以及探索太空的事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才是真正讲究合作共赢的国家。

国际空间站的主导空间虽然大于中国空间站,但在该有的技术要求上双方却相差无几,同时中国空间站讲究一个“高效利用”的要求,在能源消耗、空间布局等方面相较于国际空间站而言都到了“少而优、小而美”的功能。

如今只是中国空间站投入使用的一个良好开端,美国声称国际空间站最多可以撑到2024年之前,尽管俄罗斯方面之后改口称坚持到2028年都不是问题。

但无法否认的是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年限已经严重超出了原来的十五年期限,而中国空间站的使用寿命预计在10-15年之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都将占据世界航天领域的主要话语权。

结语

美国诽谤中国空间站所谓的“豆腐渣”工程更像是对中国技术应用得当的恼羞成怒,尽管在美国开启航天事业之初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但在后续仍然艰难曲折的研发过程来看,美国在航天战略上的错误规划才是造成其成本累积的主要原因。

中国紧随美国之后所开启的航天事业也只是在近十年中才有了一鸣惊人的成功,但也正是中国不急于求成讲究精工细作的态度决定了我国在该领域将会不断探索的长期追求,一直朝着前进的方向才是中国不会落后的动力所在。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空间站   中国   苏联   豆腐渣工程   国际   宇航员   美国   航天   太空   成本   美元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