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同款密室逃脱走红?警惕电诈娱乐化!

电影《孤注一掷》正在热映

同款主题密室逃脱游戏

也在网上走红了?

深圳晚报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看到,目前深圳有2家商家推出了“缅北”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一家位于南山区,已营业两年,该主题的密室一直都有;另一家是7月2日在宝安区刚开业的。两家门店在线上平台都标注了18岁以上、恐怖、运动量大、穿着便捷、谢绝心脏病人群等提示。

“所有密室逃脱的主题都带有教育意义,缅北主题是为了反诈骗。”后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设计这样的主题剧情,供玩家参与体验,是基于反诈宣传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有意蹭电影和社会舆论的热度

超燃密室逃脱体验馆,缅北电诈主题游戏环境较为昏暗。

还不止深圳

在沈阳、大连、上海……

最近也有了同主题的

密室逃脱或鬼屋游戏

从相关商家介绍和玩家反馈来看,有的缅北密室纯粹是蹭热度,只是将鬼屋场景设置在“缅北”,玩家在鬼屋中被NPC追逐,短暂流程结束后即“逃出生天”,和一般鬼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的主题密室更接近剧本杀,比如设定为中国留学生被骗到金三角,玩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财富,互相对抗以至于“害死”对方,“游戏在1400平方米的场地开展,有5大阵营供玩家选择加入,玩家可跟随当地的各派首领‘活下去’”。

“事业是干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客户是争取来的……”“缅北没有土,只有龙和虎。”一些带有刺激性的红色标语被写在灰黑的墙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园区”被一面面破旧的墙围了起来,里面有手术室、监狱等,狭小压抑的空间内各种道具十分逼真,黑暗恐怖的环境让人触目惊心。

“模拟场景,更多是要让玩家可以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感受,所以很多场景都会尽可能还原。”相关商家表示。

超燃密室逃脱体验馆,缅北电诈主题游戏陈设布置十分逼真。

毫无疑问,缅北诈骗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一些剧本杀商家抓住热度无可厚非。但是,从目前网友曝出的情节设置和场所布置来看,参与者需要各自完成诈骗任务,“活下去”才能逃出生天,赢得财富也是此类游戏中的重要主题,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是对缅北诈骗的还原,但这种设定也很有误导性,仿佛缅北电诈中的暴力、血腥都不足为奇,骗到钱才是王道,而缅北似乎也成了一个遍地金钱、充满机遇的地方。


有商家甚至打出“偷偷告诉你,出来可以和工作人员领一个噶腰子贴纸哦”的推荐语,完全忽视了电诈骗局中各种残忍手段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而将其异化成了一个“段子”。在游戏设定中,缅北诈骗变成了一个供娱乐消遣的话题,其悲剧性、灾难性色彩被抹去了。还有玩家评价称,犯罪集团NPC太帅了,根本不忍心他“死”。如果是这样的密室游戏,玩家能感受教育意义吗?

考虑到密室逃脱游戏的消费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容易被猎奇、暴力、血腥等因素吸引,具有更强的胜负欲,缅北主题密室游戏中的上述误导性设置,影响恐怕更甚。

超燃密室逃脱体验馆,缅北电诈主题游戏中,墙面上的文字内容格外抢眼。

对于商家打造的“缅北”主题互动游戏,网友的体验和看法不一。部分玩家对游戏给出了较高评价“商家打造的细节很用心,体验很丰富,场面激烈,这个票买得值。”但也有网友不太认同,“各界都在提醒让我们提高警惕,商家还以这种主题游戏吸引玩家体验,让人感到不适。”

其实,缅北诈骗主题出现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并无不可。好的文娱作品,娱乐性和教育性并不冲突。有玩家建议,倘若游戏开发者可以将反诈意识、逃生技巧融入游戏环节,玩家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活下去”,而是识破犯罪集团的真面目,伺机逃脱、分化、摧毁犯罪集团,那么缅北主题密室可以成为宣传反诈的“体验式窗口”,实现双赢。而那些单纯蹭缅北热度、以此为噱头,价值观导向混乱的主题密室,应该受到社会和监管部门更严格的审视。


话匣子综合自深圳晚报、新京报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密室   目的   鬼屋   热度   场景   商家   玩家   网友   主题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