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校园小卖部 零食蹭“酱香”热度 未成年人食安问题亟需关注

  今年秋天,咖啡“酒”气盛行,一款“酱香拿铁”咖啡刷爆社交媒体,“好奇是什么味道,想喝”“想去尝尝鲜”等多个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紧随其后,一些主打“酱香”的零食、蛋糕和冰激凌也出现在市场上,许多小卖部和蛋糕店都有销售。

  业内人士表示,光顾校园周边小卖部的消费者大部分是学生,也就是未成年人,但其认知水平有限,容易受新奇包装吸引而跟风购买商品,在“酱香拿铁”风靡一时的环境下更是如此。一些跟风商品多数是小厂家蹭热度生产的,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存在合理饮食及食品安全等问题隐患。

“酱香零食”频现

  在山东多所学校可以看到,周边都有两家以上的小卖部,多的甚至达到了十余家。在位于济南经二路的一家小卖部里,除了学生们用的教辅和学习用品外,还摆放着萝卜刀、水晶泥、火漆印章、奥特曼卡片等市面上比较火的儿童玩具。在零食区,“恐龙蛋”“唐僧肉”“法式鹅肝”“北京烤鸭”“上校鸡块”“淋油豆腐干”“齐天大圣”……一些商品的名字起得天花乱坠,令人不明所以。

  在这些零食中,有一种零食更成功地吸引了小学生和家长们——与“联名咖啡”同款包装的零食。同时也看到多款零食分别写着“酱香奶茶”“酱香拿铁糖”和“酱香拿铁玩具食玩”,价格多在1—5元之间。

  在“酱香奶茶”的配料表上看到,它的实际产品类型为压片糖果,配料表中并未发现酒精成分,但零食的原料包含植脂末、乳清粉、酪蛋白以及多种食品添加剂。另一种“酱香拿铁糖”外包装上则既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配料表。该店负责人说,低龄孩子最喜欢包装新奇的小食品,“这些‘酱香’食品就是孩子喜欢吃的小糖果”。

  在邻近的一家蛋糕店还发现了一款“酱香蛋糕”,“吃起来酒精味道比较淡,有点像酒心巧克力的感觉。”“吃完有种喝多的感觉”。店内一些顾客在试吃后分享个人感受。店员表示,“酱香蛋糕”含少量白酒,酒精度数低于0.5度。

  此外,在线上购物平台、外卖平台,茅台冰淇淋、马迭尔朗姆酒味冰棍、绍兴黄酒棒冰等销量非常可观,有的产品售后评价达上万条。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厂家、商家的商业嗅觉着实灵敏,发现“酱香拿铁”咖啡热销就急吼吼蹭热度,迅速开发出“酱香零食”。

接触未成年人易滋生隐患

  按照国家标准,酒精度数在0.5度以上的酒精饮料属于饮料酒,未成年人不能食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了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于酒精咖啡、酒精冰淇淋等饮品、食物,如果其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5度,则属于酒类食品,不该向未成年人出售。但部分酒精蛋糕、酒精冰淇淋未标明酒精含量,外包装上也未印制“商品包含酒精”“未成年人请勿食用”等风险提示。

  业内人士表示,光顾校园周边小卖部的大部分是学生,也就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往往认知水平有限,容易受新奇包装吸引而跟风购买商品,在“酱香拿铁”风靡一时的环境下更是如此。商家在小卖部出售这种商品,其实就是把“酱香零食”送到了未成年人面前。

  一方面,可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此处的“酱香”代表的就是白酒。酒本身没有“罪”,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品很多都没有配料表,也就无从得知其酒精含量等信息。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一旦因为摄入酒精对身体造成影响,其危害不必言说。

  另一方面,容易给未成年人形成不良诱导。即便这种“酱香零食”中不含酒精,无疑也是拉近了未成年人与酒的距离。未成年人在心智和行为能力尚未成熟的阶段,并不具备正确的饮酒观念,容易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这些跟风的商品多数是小厂家蹭热度生产的,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认知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有限,往往容易跟风购买,忽略了合理饮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多方发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对于不断上新的“酱香零食”和玩具等,济南市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心理和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张金慧表示,很多孩子爱吃零食,喜欢什么就必须买的习惯有时候其实是家长不经意间培养的。

  张金慧表示,虽然很多零食店、文具店的商品紧跟潮流,但有的并不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反而是家长认为这是“网红”,是“热门”,从而给孩子购买。“我家里孩子爸爸就经常给8岁的小儿子带回来一些没见过的零食,问起是否好吃、为何购买,他总是说自己没吃过,买回来新鲜新鲜。”张金慧说,她接触过的不少家长都反映过,家中孩子的零食很多都是家长主动买回来的,并不是孩子要求的。

  张金慧认为,小孩喜欢新款零食和新鲜好玩的玩具是天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疏堵结合,不要一味地强硬禁止,可以从财商教育方面做一下文章。小孩对金钱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可以尝试定期给他们一些零花钱,如果要购买超出零花钱额度的东西,就要引导孩子通过攒钱、劳动等方式来满足,或换取健康的零食和玩具。

  在未成年人的此类消费过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消费教育与提醒,也需要监管部门的履职尽责,以及商家的合法经营。唯有多方发力,才能够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业内人士认为,“万物皆可酱香”背后,本是企业联合创新与市场活力的体现,但前提是不能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酱香”的味儿再浓再久,不该肆意沾到未成年人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小卖部   未成年人   零食   业内人士   酒精   热度   蛋糕   亟需   家长   咖啡   孩子   校园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