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析一个多月:华为麒麟9000S是14nm芯片,不是7nm芯片

众所周知,自华为Mate60系列推出以来,搭载的芯片就成为全球科技分析的热点爱好者和科技媒体。

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和欧洲人都在分析这个芯片的来历和它的秘密。

但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款芯片仍然是个谜。谁制造的、多少纳米、何时何地生产的,都是谜团。



其中,Tech洞察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电扫描,发现晶体管密度为98MTr/mm2,而台积电的7nm为97MTr/mm2,三星7nm芯片的晶体管密度为95MTr/mm2。

所以Tech洞察认为是7nm,但也有人不服气,说因为这款芯片的性能可以和高通骁龙888的5nm芯片媲美,所以是5nm……



近日,有日本媒体分析得出结论,它仍然是14nm工艺芯片,但采用了特殊结构来提高晶体管密度。

其实我们知道,从14nm FinFET开始,芯片的纳米工艺并不是芯片的关键参数,已经达到了7nm。

以台积电的7nm为例。在台积电的7nm工艺中,其接触式多晶硅节距(CPP)为54nm。



CPP 由栅极长度 (Lg)、接触间隔件厚度 (Tsp) 和接触宽度 (Wc) 组成。晶体管密度为97MTr/mm2,其中没有一个等于7nm。

所以从14nm开始,这个工艺就不一定要继续了。只要它的性能提高了,或者功耗降低了,或者晶体管密度提高了,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认为纳米技术工艺取得了进步。这就是等效过程的由来。



手机芯片天梯图

比如我原本采用的是14nm工艺,但经过技术升级后,工艺参数基本不变,但生产出来的芯片的晶体管却增加了50%。还是14nm工艺吗?你可以把它想象成14nm,也可以把它想象成7nm。这实际上就是7nm的诞生。

所以日本认为是14nm工艺并没有错,因为它的工艺参数其实和14nm差不多。但你认为是7nm也没有错,因为晶体管密度指标已经达到了7nm。有人认为是5nm,这也没错。这是可耻的,因为性能达到了5nm。可见,进入等效方法后,判断芯片是多少纳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取决于晶圆厂如何称呼它。反正没有真正的判断标准。与之前不同的是,栅距是多少,也就是多少纳米,是一一对应的。现在没有这样的对应关系,这取决于晶圆如何吹制。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Intel将其10nm工艺称为Intel 7,意思相当于7nm工艺,将7nm工艺称为Intel 4,相当于4nm工艺。这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多少纳米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性能不比高通骁龙5nm芯片差就可以了。那么就由大家来猜测吧。你怎么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三星   栅极   麒麟   芯片   华为   晶体管   日本   纳米   密度   例子   性能   参数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