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或递补亚运金牌?黎双富:集体项目需多人阳性才会取消金牌!

男篮是否能递补亚运金牌?专家分析集体项目多人阳性才取消!

日前,菲律宾球员布朗利和约旦球员萨米-巴扎伊在本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后的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这一消息在体育界引起震动。根据赛果,菲律宾和约旦分获亚运男篮金银牌,中国队仅获铜牌。因此,有媒体和球迷开始热议中国队是否能递补获得金牌。

对此,知名体育媒体人、懒熊体育CEO黎双富对外表示,想要中国队递补金牌,流程可能还有点早。根据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规定,集体项目需要多名运动员药检阳性,才会取消该队的奖牌。而目前为止,菲律宾和约旦两队仅有个别成员呈阳性。换言之,中国男篮想要扳回一局,道路并不容易。

事实上,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表现令人失望。小组赛1胜2负仅获第三名晋级,半决赛又以81比86不敌韩国队,最终仅获铜牌。这与中国男篮“永远的亚洲霸主”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中国男篮实力持续下滑,备战世界杯时,球队更换了主帅,可惜成色并未因此有明显提升。本届亚运会可谓雪上加霜,中国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地位面临空前的挑战。

在菲律宾和约旦两队主力被查出违规之后,中国男篮无疑看到了翻盘的希望。但是专家提醒我们,这一希望也许很渺茫。按照规定,仅凭两个队的个别成员阳性是不足以撤销全队奖牌的。此外,被查出阳性的选手也有权申请B样复检,来确认结果并为自己辩护。

即使最终确认菲律宾和约旦两队奖牌被取消,中国男篮也要面对扳回一局的巨大压力。毕竟,本届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并未直接击败这两支劲旅。要重新夺冠,恐怕还需要较量韩国队,近年来一直与中国男篮争霸亚洲的实力队伍。

可以说,中国男篮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球队实力的下滑和亚洲强队的崛起,让它在本土夺冠的路上充满荆棘。虽然菲律宾和约旦两队的禁药丑闻提高了中国队夺金的可能性,但真正扳回一局仍难上加难。球员们和教练组必须充分认识到危机,才能团结一心、顽强拼搏,重返巅峰。

事实上,中国男篮曾创造过无数辉煌。1994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夺得季军,2002年击败强敌夺得亚运会冠军,更是中国男子团体项目夺金的首例。在许多人心中,中国男篮永远是亚洲的骄傲。即使面临低谷,我们也要相信,未来必将重振雄风。

专家分析集体项目多人阳性才取消

面对粉丝的殷切期待,知名体育媒体人、懒熊体育CEO黎双富却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中国男篮递补金牌可能性不大。理由就是按照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规定,集体项目需要多名队员药检阳性,才能取消整体的成绩。

黎双富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宁指出,单个运动员阳性并不能代表整支队伍作弊。如果仅凭个别成员药检问题,就否定集体项目的成果,那将开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这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可能整个奥运会奖牌排名都要重洗牌。”

确实,若是过于草率地递补奖牌,势必会打击集体项目的积极性,运动员之间也会互相猜忌。但我们又不能对兴奋剂问题采取姑息态度。要平衡运动精神与药检规范,规定需多人阳性才能取消成绩无疑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具体到本届亚运会,目前菲律宾队只有布朗利1人药检呈阳性。虽然他在决赛中贡献了大量分数,但仅凭一个外援的问题无法否定整支球队的努力。况且菲律宾队还有请求B样本复测的权利,一切尚不明朗。

约旦队有2名队员,包括关键球员萨米-巴扎伊药检阳性,影响略大于菲律宾。但考虑到约旦队整体实力,也难断定余下队员是否清白。如果只取消个别成员成绩,约旦队整体排名可能也不会下滑太多。

所以,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男篮扳回亚运金牌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我们也不能就此灰心,需要平和地看待这个结果。毕竟,男篮在本届亚运会上已经展现出进步的一面,这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亚运会只是中国男篮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一个過程和阶段。关键还是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推进球队建设,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备战明年的世界杯年后的奥运竞技场。

中国男篮曾经多次在奥运会上光芒四射,那种足以撼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篮坛的时代,值得每一位中国球迷铭记。相信通过系统强化夯实基础,男篮一定能在未来重现辉煌。

亚运会的遗憾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胜利终会属于执着追求梦想的人。在男篮征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意义。让我们一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支持他们向着最终目标奋勇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阳性   男篮   约旦   菲律宾   中国队   药检   亚洲   亚运   奖牌   亚运会   金牌   中国男篮   集体   项目   黎双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