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厅:在川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196个 居西部第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杨芮雯

科技创新是“国之大者”,也是“省之要事”。10月1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在成都正式启动。

会上,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品华就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达1215亿元,居全国第8;拥有国家布局建设的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挂牌建设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在川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达196个,居西部第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万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87万家;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49亿元、同比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6%;职务科技权属改革、“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区域协同创新成势见效。高效率推进川渝科技合作,两地科技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个,共同筹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落地国家和省级大科学装置6个、布局引进中央科研机构25家、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平台62个。高标准建设绵阳科技城。高质量促进高新区发展,构建“1+28+N”科创服务公共平台体系。2022年全省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6.1%。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实验室体系,挂牌设立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第一批4家天府实验室已经“组团出道”,成功完成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研发基地建成投用,获批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

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两年支持高校基础研究项目2600余项、经费4.2亿元。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取得突破,组织实施航空与燃机、工业软件及信息安全、川猪、生物育种、生命健康等5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组建动力电池、先进水电装备、氢能、钒钛产业等创新联合体4个,育成全国首个突破性生猪父本“川乡黑猪”等农畜新品种100余个。在全球首次研究出可集成频域宣布式单光子源、实现我国量子互联网基础研究“从0到1”的重大突破,3项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科技创新体集群加快形成。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去年新增瞪羚(高精尖特)企业达到62家、同比增长40.8%,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万家、同比增长42.3%,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7万家、同比增长26.2%。着力引育高端科技人才,在川两院院士达到62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达到792人,在川工作外籍高层次人才(A类)1010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3万。

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实施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聚源兴川”行动,去年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首批“聚源兴川”行动项目27项,支持 “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落地转化,预计带动实现超过120亿元。大力推进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平台,挂牌成立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改善。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改革以来累计确权1646项,新创办企业540家,带动投资118.38亿元;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单列管理试点,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和使用自主权。完善科研人员评价激励机制,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省科技奖励经费总额和奖励标准均实现翻番,提升纯理论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作出贡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绵阳   西部   科学城   平台   成都   科技成果   经费   科技厅   实验室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