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见证

视频加载中...

本周,八方宾客将齐聚北京,共襄盛会,以纪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此时此刻,在绵延的古丝绸之路上,一位年逾古稀的意大利女性正在徒步跋涉。

她名叫维娜·卡玛洛塔,74岁,去年4月26日从威尼斯出发。她计划用三年多时间、跋涉2.2万公里路程、途经15个国家,不乘飞机、火车,沿着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足迹,徒步一路向东,目的地——中国北京。

路途中,经过山川平原,穿过乡村城镇,还走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公路和大桥……在维娜步履所到之处,古丝路与新丝路交相辉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近日联系到维娜,她向我们分享了“一带一路”赋予千年古道的魅力,重走丝路的缘起,以及旅途见闻与感悟。

“一带一路”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和维娜通话时,她正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身处“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霍罗格市。

她将帕米尔高原称为“中亚连接点的走廊”,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述的地方,为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

维娜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

霍罗格市位于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是进入帕米尔高原的第一个城镇,四周被海拔7000多米的高山环绕,脚下就是被誉为征服帕米尔高原的中塔公路。

中塔公路是连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唯一公路。此前,因年久失修,未能充分发挥物流运输“主动脉”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重修这条道路,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因为长期徒步,维娜对基础设施更加敏感,对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也有更深的体认。

根据维娜的讲述,帕米尔高原基础设施薄弱,比如在霍罗格,很多道路还没铺设柏油,导致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甚少。

“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能看到一些人爬上海拔5000米的高山。正因如此,基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路上,她注意到许多往来的中国卡车,也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关于“一带一路”的点点滴滴。

当地人向她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正在进行的一些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去年6月开工的中塔公路二期关键路段建设项目,总长约92.3公里。目前,工程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于2026年正式通车。

在塔吉克斯坦,维娜还经过一条由中国公司承建的沙赫里斯坦隧道。

维娜拍摄的沙赫里斯坦隧道

别看这条隧道仅有5公里长,却被冠以“中亚第一隧道”的美名。

“这条隧道对交通不便的塔吉克斯坦非常重要,更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和赞赏。”维娜在旅途日志中这样写道。

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类似“一带一路”或者中国参建项目的地标还有不少,它们仿佛大漠中的灯塔为维娜指引方向。

在克罗地亚,她曾走过中国参建的佩列沙茨大桥。

这座公路斜拉桥长2440米、宽22.5米,横跨克罗地亚南部亚得里亚海斯通湾。

当得知这座跨海大桥是由中国企业建造的时候,维娜表示“感到非常震撼”。

在乌兹别克斯坦,她造访了中乌合资的工业园区。

听说中国滴灌种植技术被引入乌兹别克斯坦,她幽默地说:“想不到我未到中国就在中亚看到了大片种植的中国蔬菜。”

在中亚国家,她还看到整齐的厂房、先进的高科技机械。维娜对此很感慨,她觉得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实现了更大规模的生产,还减少了人力投入。

在维娜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增进了民生福祉,还展现出开放、友好、团结的力量。

“一路走来,我亲眼看到由中国参与建设的许多公路、铁路、跨海大桥等民生工程,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不断造福许多国家的人民。”

“感谢中国人给古丝绸之路带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是历史和现代的有机融合。”

中国是马可·波罗笔下的“百万”

按计划,2024年5月中旬,维娜将从新疆入境中国。她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喀什,亲眼看看那里是否仍在出产中国的瑰宝——丝绸。

然后,她将从喀什到北京,重走马可·波罗当年的东游路线。

“我会继续走完中国段的古丝绸之路,去看看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以及丝绸、瓷器、茶叶的出产地,包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

维娜与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合影

被问及为何执着于重走“丝绸之路”,维娜不假思索道,这与她最崇拜的两个人物有关。一个是马可·波罗,一个是孔子。

作为马可·波罗的超级粉丝,她想亲自体验“偶像”当年走过的丝绸之路,实地感受他笔下所描述的文明古国中国。

尽管背着20多公斤重的背包,维娜还是在包里塞进了《马可·波罗游记》。曾经,正是这本书,把遥远的中国展现在欧洲人的眼前。

在维娜眼中,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的“百万”(意即:无限神奇的地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界遗产如珍珠般闪烁,等待她的探索。

“中国有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我在沿途会探索这些项目。我也常在书中读到上海,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看看这座现代化大都市。”

另一个“偶像”孔子则用思想改变了世界。维娜说,儒家文化讲求“仁”“礼”“美”“善”,这些正是她想通过徒步向世界传递的价值。

“我会把到过的最美地方与大家分享,让人们明白‘世界就是一个家’,都应该把彼此视为朋友。”

维娜旅途中多次拜访当地孔子学院

不过,维娜坦言,即便是现在,大多数欧洲人对中国依然了解甚少,“欧洲人对中国人只有一个看法:埋头工作,夜以继日。”

但她的切身体验与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13年前,她从尼泊尔徒步走到中国西藏;在如今这段旅行中,她沿途拜访孔子学院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

“在我印象里,中国人不仅善良热心,而且智慧勤奋,有责任感,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维娜说,当年,马可·波罗将中国的风物带回欧洲,给欧洲人讲述中国故事,让遥远的东方变得更近。

她也希望用自己的丝路之行消除欧洲人对这片大地的陌生感和偏见。

想亲身感受丝路的厚重与魅力

面对这位独自徒步重走“丝绸之路”的世界第一女性,或许你会有这样的好奇和疑问:现在,交通工具如此发达,海陆空皆可通行。维娜为什么偏偏选择徒步这种近乎原始的方式重走丝路?

维娜的解释很朴素:“我热爱大自然,对历史、文化和考古有浓厚兴趣,之所以选择徒步旅行,是为了亲身感受丝绸之路的厚重和魅力。”

维娜在徒步中

然而,即便是对维娜这样的徒步达人来说,重走丝路也是全新的挑战。

比如,每当踏入边境时,维娜总会感到焦虑。因为前方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文明、新的语言、新的货币,以及新的SIM电话卡。

“每次遇到困难,我的第一反应是绝望,万千问题向我涌来——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何不待在家里享受宁静?”维娜说,但她会停下来反思,“我已经欣赏到别人未曾见过的景象,遇到别人未曾遇到过的朋友。我还学会如何生存、打听消息、制定路线。如此想来,我便重拾希望继续前进。”

好在30多年的徒步经历让维娜积累了丰富经验。每次出行,她尽量轻装上阵。这次重走丝路,背包里除了衣物,仅有地图、指南针、手机、小刀、应对动物袭击的辣椒喷雾等必备工具和书籍。

维娜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纸质地图

当然,维娜并不是一个人在行走。她的子女孙辈会通过手机软件实时监控她的身体状况和定位,并根据她的需求寄送衣食。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也会联系当地企业和人员接待维娜,解决她短期住宿和饮食问题。旅途中的美好邂逅也给她增添动力。比如,在塞尔维亚,一个9岁女孩特意为她画了一幅画像。

“通过旅行,我们学会欣赏所拥有的一切,拥抱未知,并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在引述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这句话时,维娜正在塔吉克斯坦边境不远处眺望中国,前方等待她的是百万个未知的故事。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徐晓语 廖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帕米尔高原   塔吉克斯坦   中亚   波罗   孔子   欧洲   丝绸之路   丝路   中国   高峰论坛   见证   公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